2023年10月26日 星期四

2023-12 兔年五月十九日紀事: 林晃同學

 



 

Akira San 吉祥:

 

星期五是北上東門探望

97 歲大嫂的日子。

 

星期一和二姊去梅山西街

拜訪大哥的小學同窗文圳哥。

見面後才知道身體已經不如昔。

九十二歲的圳嫂精神奕奕,

但言談之下,才知悉心臟開刀,

情況不如理想,心肝頭仍然紥紮。

每天都在吃薬,很不自然。

 

這樣看起來,家長嫂的身體,

是一番棒的。

二年前診斷出腰椎肯折,

在床上躺著也不自在,

仁愛手口北醫的主任都看過,

十幾萬的鐵衣止量身製成。

 

大嫂只是不甘心給打敗?

二個多月後,就堅持要

去中正紀念堂打外丹功。

她已經練了近三十五年,

一曰不練就全身不舒服。

當時大家都耽心,甚至反對。

可是之後,直到現在,

仍然每天都去紀念堂,

外丹功一個半小時回家。

行動是有些許影響,但順暢。

 

去年和哥兒姊妹提到過,

我們社區的人瑞牛大哥。

他也是民國十六年次的,

牙齒、眼睛都好。

身體也挺拔端正。

衣著齊整精神。

每天還當志工清潔環境。

是社區的凱模,大家卻

期待慶祝他的白歲生日。

可是上個月已經讓兒子。

接回家去就近照顧。

大家都十分関心。

 

國內疫情已經解除,

二個禮拜來我都少戴口罩。

但這二天衞生單位仍警告。

第四波的疫情似乎伺機而動?

因此在搭車及人多時,

我又把口罩戴上了。

擔心會影響到大嫂。

上個禮拜我社區的這棟鄰居,

全家七人確診,二舅子夫婦也是。

所以還是謹慎些好。

 

這次想到東京旅行,

是女兒年初換了一個崗位,

相當具挑戰性。也很辛苦。

所以早早就規劃六月返國。

媽媽就建議日本順道行。

行程敲定後,問我們要去否?

媽媽立即回說:

你爸爸不會去的啦!

我在客廳也立刻進房間說:

我要去!

於是幾天後機票就送來了。

哈哈!這是名符其實意外之旅。

 

其實內弟的掌珠是住在東京。

她和大西先生是留學澳洲的同學。

一男二女,大的都讀高中了。

 

本來這次旅程都想採自助式。

尤其十幾歲的二個外孫,

很有自己的想法和旅遊目標。

我們走人就成了 跟班 ]?

哈哈!加上時間還有,

根本沒放心思在東京行。

 

手上倒是隨時都有幾本日本的書。

最有趣的是1970 年代

日本外交官寫的[ 日本真象

那是剛舉辦世界博覽會後

為提醒國人別犯大頭病而作

但只是五號字,很吃力

或許行前會再看完一次

 

另有二本是隔壁曰本公司經理

買來學中文的教材

幾乎是沒有翻過的

我就用來學日文,哈哈

 

還有一本孫正義語彙

完全沒有翻過?

我試著用中文來試讀

效果還真好玩喔

 

我已經看電視學日語多年

也曾想手口大西透過網路

每星期聊上一二回?

未果。 哈哈!

 

也許六月前可以和晃樣

口語幾回哩!哈哈!

 

前兩天突然想起你

好久沒在群組交談

想試試看,在不在網上?

 

最近林志玲夫婦回台

在電視上現身,

說有返家定居?

才想起二位都叫

Aki ra 漢字也許不同?

這也是我想學日文的趣味吧?

 

既然聯上線

那民國五十六年

外雙溪的美好回憶

又歷歷在目

感謝你大二那年

將全新跑車借我

那時年輕不體貼

完全不懂保養車

三年級你也搬出

新車已經成舊態

 

其實在婆婆橋

及人民公社的日子

因為忠孝的哥哥

讀文化曰文系

我們和阿鵬就開始

用一本日語教材

伊伊唔唔學日語

 

算起來都56 年了

還學不會,真是慚愧。

哈哈!

 

幾年前也曾下決心

趁每星期探望大嫂

向她請教日語

她金鷗女子商務專校畢業

考入日曰新聞社

日語是夠當我師

 

只是太形式化吧

幾個星期後大嫂

就嫌我誠意不足

只為曰文才陪她?

哈哈! 冤枉啊!

於是只好暫停研習

 

又後來我看日劇

略有心得?

於是加重這個學習

不過如果能有

經常交談的業師

可能會記得該記得的吧?

 

女兒一家已經陸續

選出多項想去的景點

我仍然以為在日劇中

已經天天進出東京某街巷?

本也沒預想過想去那裡。

 

日英告訴女兒說:

爸爸只喜歡老廟寺院

看,又替我亂發言?

老實說只是想初歩

感覺一下日本即足矣。

 

能夠和近六十年同窗

相逢,已經是東京行

最完美的收穫。

我已經想到一籮筐

的話想交流了。

但,請不必放在心上,

一切隨緣就好啦

 

如果能在ANNEX 煎魚

啤酒長談,那就是滿分喔。

不知道那客房

會小得擠不下否?

不過上野公園

我在父親的老照片中見過。

是一位微胖的大臣銅像

身邊有一條犬吧?

已經多年沒想起

父親的這張照片

這大概就是我的日本。

 

趁今天北上東門

車上塗塗抹抹

略表來去沿革

 

敬頌 健康快樂

 

嗣洋上5/20 20:03 高鐵返中壢途中

 

PS:

我一直都想單騎自行車環島。

可是大學班長阿鵬,潑出剛七天環島的成果。

還說重要的是住宿安排。

於是我等著要請教住宿問題。

阿鵬在中信服務,分公司遍全島。

可是我沒有這樣的人脈?

但沒放棄單車環島念頭。

 

三年前阿鵬腦疾辭世。

我也忘記了單騎環島的事?

但是今年,

我一定會騎一趟

不需草鞋

也不要傘

更不要舟

 

有誰秋天要同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