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3日 星期日

2014-39 天堂在鄉野路邊


 

哥兒姊妹吉祥:

十一月, 楊梅初中畢業五十周年慶後的同學互動頻繁.

二十二日星期六, 好一個晴朗舒適的冬日: 清風, 豔陽, 乾爽.

春香作東要在龍潭華映工廠邊上的湖南菜館, 請同學們吃一頓風味餐, 說是最近與將軍遊山玩水無意間邂逅的美食勝境.

中壢火車站月台上, 9:18 往新竹的區間車, 擠滿年輕的乘客, 大多穿著冬日夾克, 也許是這一代年輕人的想法, 早晚防低溫, 白天遮陽護膚? 透露出年輕人的美感彈性大, 但對於自然的感知與彈性變差, 也許對大多數身邊周圍的人事物, 以至於所謂的國際觀/世界觀也都無意間採取這樣的態度吧? 可笑的是愛面子的政府, 卻拚了命的想做些想讓這代年輕人 [有感] 的破事兒? 忙得六神無主, 馬不停蹄, 被討好的一方似乎並不 [領情]? 這當兒該說是大人還是小孩的問題呢?

走出故鄉車站, 滿街沸騰的選舉造勢聲浪, 好幾個把街道圍起來的活動場域, 好像把小鎮人的情緒都掀動起來? 像極了舊日鄉下圍路搭棚的婚喪活動餐會? 我也隨手拍下幾張紀錄照, 棚子裡的助選義工們熱情招呼大家說: [請吃糍粑, 中午還有餐會喔! ], 似乎也對我傳達著: [選舉就是很花錢] 的訊息. 難怪當選後就更忙著找錢了

九點三刻回到岳母家問安後, 稟告中午同學餐敘在龍潭的事, 她總是熱情地鼓勵多到外頭活動活動.  走到市立圖書館後門的昌增家, 半小時前在中壢月台上, 已經電話報備過我的火車班次了, 此刻烏龍茶已泡好在等我, 身為今日餐會主客的良惠夫婦, 幾分鐘前也已電話中告訴我, 區間火車已經抵達山佳站, 昔日火車站長兒子的昌增, 立刻就推算出門開車迎接貴客的時間.

他養的豐田小轎車, 停靠在舊日李家紅磚瓦廠拆平的收費停車場, 兩人閒閒地聊著古今方圓, 我則重複著近日一直在重複著的 [成吉思汗與忽必烈], 說那蒙古大帝國的種種豐功偉業, 戰爭對人類生命財產與文化的破壞, 還有歷史的千百遺憾.

楊梅新站落成後, 又因挖鑿貫穿鐵路地下道的偉大工程, 修修補補的火車站前, 剛好有一個停車的空間, 阿增泊好車上三樓去解手, 我在雞蛋花樹下的磨石子座椅上曬冬陽. 邊注視著幾十米外, 南下火車進站的消息.

一位身材健美, 一臉青澀的女孩, 蹬著尚欠熟練的高跟鞋, 邊講著斜在臉頰上的手機, 像是啃皮薩, 不知道為何年輕人會喜歡模仿這麼怪異的姿態講電話? 向我問路:

[請問這是前站還是後站?]

[這是前站…]

[那麼後站呢?...是要走回車站四樓, 再走另一邊嗎?...!...]

[是的…] 我手指著她身後的車站大樓, 顯然朋友約的地方是在後站.

阿增走出半點都沒有派頭的車站進出口, 來陪我曬太陽, 火車站門口右上角掛著的圓形鐘 10:55 一溜慢車剛進站來, 應該就是這列車了? 

假日小鎮的台鐵流量還是熱絡的, 幾撥流出, 又幾批過後, 趙家夫婦終於夾雜在灰色冬衣的旅客中現身, 看是在台北時穿厚了, 一位把夾克綁在腰際, 一位敞開領口直呼熱.

親切招呼完後, 先後走下台階, 阿增的車就在路邊上, 奇怪的是, 方才問路的女孩, 還在路邊人行道上, 向計程車大哥求助, 講著同樣的電話, 問著同一個問題? 我心中一陣莫名的酸痛, 這女娃一定是遇到惡狼了, 如果是真心愛你的楊梅人, 早就在火車站出口迎接你的, 一定不會讓你迷失在小小的前後站之間啊! 請醒醒好嗎? 小女孩!

(: 平日, 我一定會上前去管閒事的, 畢竟讓外鄉人在故鄉忐忑不安, 不是我的風格.)

一路從大成路輕緩爬坡而上, 分局左側的校前路, 經過百年楊梅國小背脊, 張校長的楊梅故事館, 黃厚源老師家的人與地出版社, 初中校門口, 跨過中山高, 東森山莊, 涼扇頂, 101咖啡屋群聚, 電視載波站, 南蛇峽, 過了山頂稜線, 華映就在眼前, 所以路程事實上只是十五二十分鐘的, 可是沿路景觀數變, 尤其遠方復興鄉的中央山脈群巒疊翠, 煞是好看. 我要良惠夫婦別要盡顧著講話, 兩側車窗外就是旅途的迷人風景啦!

湖南菜館果真是一處秘境, 雖然阿增早就向一個禮拜前就前來打探路況的阿亮問清楚路線, 可是若非剛巧過了三立家具招牌, 仍找不到入口, 正停在路邊找路時, 遇到主人阿香的三菱轎車, 在身邊按喇叭招呼著, 否則還真的需要費幾番功夫才能窺其堂奧哩!

從幹道右轉進去就是一片寧靜, 右側茶園, 左側埤塘在濃密樹蔭中,閃著遴巡光波, 一座小橋橫過池塘, 有鴨游水, 有擱在岸上的竹筏, 引人泛舟垂釣之趣, 池底哈密瓜大的卵石, 圍成石滬狀的景觀, 池有兩甲細長, 草亭造景, 不失天然, 很有斜柳垂楊的清幽. 看著, 看著就彷佛進入畫境.

二十餘坪的農舍呈長條狀, 三分之二的廳堂, 擺得下一張十二人座圓桌, 一張八人圓桌, 一張六人長條桌, 一張四人方桌. 廚房與廳堂用塑料透明垂簾分隔, 客人可以親切招呼點菜, 自行開啟冰箱取飲料.

女主人是剛過四十的道地湘女, 她說是母親嫁來台灣後, 接她來台讀的大學, 兩年前才嘗試與先生家人, 在自家田庄, 合作經營茶園池塘釣魚湘菜館. 一里外就是宏碁電腦總部的渴望園區, 除騎腳踏車健身的散客之外, 採取預約方式接待來客. 目前口碑已然建立, 常客已可維持基本的經營與生活條件, 主客都相當滿足.

門前停車位特別寬敞, 小橋涼亭都是用心布置過的, 雖然是鄉間產業道路, 但是只要路過的遊人, 一定會想要走進來小歇半晌的, 路口招牌就亮著充滿家鄉色彩的: 剁椒魚頭, 湖南臘肉, 香辣炒蛋, 甜辣豬排..引人垂涎. 天氣好時戶外的空間, 還擺得下七八桌的來客量, 女主人說隔天老顧客即已訂下十三桌的喜酒宴, 對外就不再接客了.

香子一反平日牛仔褲裝的帥勁, 這日穿著一襲碎花深色白點洋裝, 淡色針織薄披肩外套, 從來沒見過的一派淑女貴氣, 好看! 謝足照例帶來一瓶我沒見過的威士忌, 她說自己也小酌, 但不識酒名, 到了酒鋪, 本想買白蘭地, 但是老闆說是 [過時了], 就介紹她帶來這一瓶?

湖南菜, 加上滿滿兩扇透明玻窗外的明豔田園景色, 一席盡帶笑顏開, 慈眉善目熾情純, 言語不論憨厚木訥或是睿智機鋒都動人的半世紀老友, 三兩碗白飯, 四五巡洋和尚精釀的麥芽酒, 即使配酒下肚的是無端的八卦, 到尾來還是酒足飯飽, 真是秀色可人哪! 感謝香子濃情厚誼, 精心安排, 永銘於心啦!

(插播: 如此鄉間天堂美景, 最好一個月來上一回喔! 哈哈!)

回家的路上, 經過中壢市元化路邊上的桃園藝術館, 此刻展出的是 [畫外之境] 第三十二屆桃源美展 (展出時間11/13-12/07), 前兩天我也曾路過, 只是閉館只剩五分鐘, 匆匆驚艷之後, 決定好好安排半天, 暢快分享這批藝術菁英, 心中的天堂情境.

先前出了中壢火車站後, 一頭鑽進光南大批發的舊書攤, 習慣地掃描整個專櫃的全新二手書後, 那本 [臨界天堂] 硬生生地竄進眼簾, 好藍好藍的台灣高山雪景啊! 我要, 我要! 我要定了! 去年春節烤鴨歡聚時, 貿協老戰友慧君才送我一本她參與製作的 [台灣海岸植物攝影集], 已經讓我感動得一整年啦! 這本看一眼就會震撼心弦的攝影集, 一定可以讓我暢遊另一整年的台灣高山寂寞天堂啊!

這本書是從事教職的黃漢青先生, 四十歲後從民國 84/8 89/8 的登山紀實, 山友老師王拓民提供攝影作品, 女兒資絜手繪山間植物. 對我中年後的眼力, 除了字體小了兩號, 讀起來稍稍吃力之外, 一切都是非常完美的傑出作品. 感謝作者與團隊的分享, 仿佛我也親身登臨雪峰, 親熾日出山頭雲靉的燦爛輝光.

才讀了四五頁, 就愛不釋手了. 從扉頁上可以聞到寫書人, 也必定是舊日裡的科技系文青, 中西哲人的話語, 縱橫滿篇章, 可是讓我心疼的是, 作者四十歲才開始學登山, 多年間記錄下本書裡的種種, 民國89年底出版問世, 可是又過了十四年, 才在書攤上與我巧遇?

不禁讓我想起兩個問題:

其一, 這麼美好的出版著作, 應該擺在公眾圖書館理才是適當的啊? 怎會流落到二三四手的風漬書攤呢? 而且是連書名頁半截廣告都完好的新書狀態. 媒體說台灣每年出版超過四萬冊新書, 可是偏偏台灣已經淪為世界最不愛看書的落後國家之列, 因此百分之九十的新書, 可能是從印刷廠的倉庫, 直接就被送到舊紙回收處理廠的堆棧房? 只因為這幾年有若干年輕人想起了, 讓來不及上架就陣亡的新書/ 好書, 從碎紙機的虎口上搶救下來, 重見天日, 除了還能算是 [營運模式創新] 得以養家活口外, 對這許多充滿文藝精靈的圖書, 應該也是勝過七級浮屠的不世功德吧! 當然也德被我這樣的邊緣讀書人嘍.

其二, 自從一年多前, 發現中壢光南大批發的二手書攤後, 幾乎每回散步都會繞進去看上一眼. 轉眼間也買下了滿書架的 [新書], 讓我彷佛又回到了高中二三年級的瘋狂購書年代. 記得當年國文老師祝豐先生二年級第一堂課, 就開出一百本書單, 要同學找來看, 於是幾乎天天下課後, 就與伯權或是台發等去逛重慶南路各大書店, 與每周一次峨嵋街文星文庫的新書出版, 假日也繞道牿嶺街舊書攤, 兩年下來書櫥增加300本書, 平均不管晴雨每兩天就買一回哩! 哈哈!

不過二手舊書攤 ( 真不知道該如何稱呼, 才能不失真?) 真的有許多遺珠級的珍品, 可依個人喜好進行篩選, 但是不能預定, 因此巧遇時, 真的有中彩券的意外驚喜喔! 這又讓我想到, 有人千辛萬苦爬山涉險去挖寶石, 我則在大河出海口, 安上一張小小的網, 有空就去張網處溜一溜, 看一看, 有則驚喜, 無則宛然一笑. 這種比姜太公還不著跡痕的釣魚, 豈不更樂上幾分哉?

敬頌  健康快樂

嗣洋上  11/24/103 14:17 中壢書窗

Ps:

1. 良惠今設席濟南路蘇杭小館, 因妻與石醫師有約, 我看家也! 失禮! 所幸週三桂梅又請關西客家雞酒, 自請三碗可也.

2. 龍潭湘菜行, 席未散, 又聯絡上正在石門修仙的鳳姬一家人, 於是匆匆趕赴, 咖啡一杯, 果點若干, 卻忘了香子鄉間漫步之邀? 失禮!

3. 鄉間照已潑 Google 請點入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