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30日 星期四

2019-16 隨緣瑣記:七月台語 TV 連鞭來


2019-16 隨緣瑣記:七月台語 TV 連鞭來 






哥兒姊妹吉祥:



楔子:文化保育若不能在生活裡生養,一切都枉然。各國的文化村最現實:當作生意來経營可以,若想委以文藝復興大任,那是天要下紅雨。



五月二十五日紀事



清晨五點半不到,妻就把我們叫醒,昨晚設定的鬧鐘,都來不及響哩!



女兒要搭十奌的長榮航空飛舊金山,昨天傍晚從台北回來,日英就忙著訂計程車。幾次想告訴她,社區服務中心櫃檯,只要十到十五分鐘前告知 ,就一定叫得到車的。提早一個晚上,對司機、公關小姐、甚至乘客自己都是無形的負擔。現在車隊都是透過無線網路,即時媒合服務雙方,提早五六個小時,甚至半天一天,對三方都是不必要的壓力甚至困擾。



公共電視最近推出廣告:[ 台語台連鞭來 ]。公共電視台語台七月一日開播。客家話的 [ 立刻 ] 是説:[黏皮來] 也有說 [ 黏邊來 ]。或許是已經受到閩南語 [ 連鞭來 ]的影響。如果和閩南話的 [ 連鞭來 ] 聯結在一起,那畫面真的是有股令人皮寒的感受喔!與燃眉之急、唇亡齒寒等相較,更多血淋淋的迫切感。



上網去查看,台灣主要語言是中華民國國語,和閩南語、客家話兩種方言。一般人印象中全國人口語言分佈:

百分之七十會講閩南話。

百分之十五會講客家話。

低於百分之四會講原住民南島語系的二十幾種方言。



公共電視已經有客家台及原民台,或許是基於對弱勢族群的撫慰。如今在三立、民視兩個以上,以閩南語為主的 TV 台之外, 增設公視閩南語台,可能是對強勢族群有危機感的獎賞吧。



瑞士人普遍使用德、義、法、羅曼什四種國語加上英語。是印象中的語言天才。新加坡官方語言是英語、馬來語、華語、坦米爾語。學校採雙語政策,即英語和各主要種族的母語。這兩國的語言政策,都值得我們借鏡。



我們住在都市生活的原住民,普遍會講國語、閩南語

住在都市做生意的客家人,也普遍會講國語、閩南語

然而引發國人憂慮的是:閩南語家庭的孩子,漸漸不學閩南語。

原住民家庭的孩子,也漸漸不會講原住民話。

客家人的孩子,也逐漸把客語給遺忘了。



這兩年看了很多緯來日本台,介紹日本女性遠適世界各國的訪問紀實。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不論是在回教的阿拉伯世界、印尼、衣索比亞、還是喜馬拉雅山的尼泊爾、西藏。中南美的巴西、瓜地馬拉、尼加拉瓜。甚至新進的印度、柬埔寨、緬甸。她們的孩子,基本上都會說日本話,接受日本電視主持人訪問。讓我對獨自離鄕背井,在異地成家,還能保持日語傳承的日本女性萬分感佩。



我第一次收看國興日本台,大久保美梨子小姐主持的 [ 魅力妻在台灣 ],主持人訪問嫁給台灣人六年,移居台灣和公婆兄嫂共同生活四年的年輕日本媽媽時,倆人共同分享並指出,兩國年輕媽媽對於育兒責任的最大差異是:日本媽媽認為親自育兒,陪孩子一起成長到小學以後,是母親的天職。所以女性婚後,尤其是懷孕後,離開職場全心照顧家庭,是日本社會對已婚女性,尤其是年輕媽媽的共同期待甚至規範。在家照顧孩子的日本母親,更多受到社會的尊重和照護。



這和台灣習慣性地維持雙薪年軽爸媽,嬰幼兒從彌月後,就交給保姆或祖父母隔代育養的情況,有天壤之別。對於台灣母語傳承的負面影響,恐怕只是這種育嬰型態,對幼兒成長與民族文化帶來傷害的冰山一角爾。值得國人深思。



波里尼西亞有法國屬地叫大溪地,首埠巴畢地。三十多年前,八萬多人口中,有二萬多位客家移民的後裔。他們大多數是清朝末年移民到大溪地的。和遷徏到非洲留尼旺的客家人,情況相近。在大溪地當地經商的客屬,已經成為商界的主流,連當地的原住民,也都學會唐話,才能在市場立足。



大溪地客家人除法語外,也大多能夠説日用的原住民話。當時商界的掌門一輩,大多是移民的第二、三代。四縣為主的客家話,已經滲入法國話和原住民語。和我這位來自楊梅,熟悉海陸和四縣的三十歲客家人,已經存在些把的母語陌生感。顯然七十年的環境隔胲,讓兩邊的客家話,都各自融入外來語,仍需要多兩句的還原解説,才能暢通。他們也開始躭心,家裡的晚輩不太會講客語了。



二個禮拜前,初中同學鴻德在台北車站天成飯店,宴請洛杉磯返鄕的似蓉同學。我問餐廳經理,大溪地的華僑還回來嗎?她回說每年都會來。今年國慶期間我想去會一會。不知道三十年前,老照片裡面的鄉親們,還有親人代表歸鄉否?返鄉了,是否就能滿足幾成家國思緖?國人的接待親切否?眀後年還想讓孩子們陪伴回來嗎?



淡水的水筆仔,在民國六十年代的環保論戰成為贏家,給妥善保育。然而曾幾何時,紅樹林漫衍失控,成為新竹、彰濱海岸的困擾。當初所謂的專家,訴求說這種像生孩子般,會走路的樹,是北台灣的植物瑰寶,不保育則行將滅絕。後來大家知道,全球海水淡水交界,尚未過度開發的水岸,幾乎都有紅樹林。非洲有長得比成人大腿粗的,當地人用來建造住屋。這種[ 後知 ] 在我心中帶來震撼?當年二十郎當歲的浪漫神話成為謊言嗎?



如今荒野保護團體,鼓舞青年志工,各地去清除 [外來種] 生物。擔任物種生滅的裁決神。然而超市裡的洋䓤、蕃茄、西洋瓜,都是友善管理的外來種。還有更多基因操控的野種食物充斥市場。誰又是另一個神呢?物種的保育,應該有更嚴謹更包容的思辯過程才對,不能像過去五六十年來,由象牙塔而泛政治化的胡整,浪費資源,甚至引發多年後更大困擾。



兒童時期引進台灣的南洋鯽魚,有斑馬的線條,比起當年河裡、田間池塘常見的鯽魚,是又瘦又醜。然而曾幾何時,桃園地區現有水生動物存活的河溪裡,百分之九十九都是改良後的吳郭魚/ 南洋鯽/ 褔壽魚。莫要説小時常見的鯽魚、鯰魚、鰻魚、狗母魚、禾花大肚魚、鱔魚、苦花、溪哥、𧎚公、蠏類、龜類等,都巳絶跡,連移民到北美、中南美洲、甚至日本,成為當地淡水河川湖泊災害的,所謂中國鯉魚,也消失殆盡。



偶爾還能夠看到幾尾,兒時視為珍貴嬌客的錦鯉。還雜夾著由水族箱裡棄逃的巴西龜、老鼠/ 琵琶/垃圾魚。為什麼呢?我猜是曾經有過的商業動機,加速天演法則吧。儘管如此,他們也都已經在這塊土地上生活,傳宗接代超過半個世紀啦!不論根據國際什麼法,情理之中,都不能再稱作外來/ 外省/ 外籍種吧?



語言文化的維繫,更是需要仰賴,日常生活使用的便利性,長期演變,潛移默化,方能盡功。然而台灣流行的社會、政治哲學,長期受到學生聯考及公務員高普考,高度競爭的淘汰式擇才方式影響,多年下來,形塑出急功近利、短視速成的扭曲性格。所謂的社會公評、公共輿論,對於永續的基本價值觀,已經失去裁決的力道。若干具有高度爭議性的公共決策,在泛政治化的操弄下,勉強執行,種下後日難以收拾的苦果,憑白虛擲國家資源。



回到傳承方言的話題,我想方言的原鄕,才是語言保護傅承的戰塲。身為大陸中原遷居來台第七代的客家人,儘管女兒、兒子都只會少少的幾句,孫子輩更是完全沒有學習客語的環境。但是我並不躭心,客家話會因為我這一支脈而失傳。



家父是民國前六年、家母民前五年出生的那一代。長大成家的二女六男中,孫輩有五哥和么弟我的小孩不擅説客語。目前父母親的第四代重孫輩,已經有大學畢業,成家養育兒女的了。除了還居住在客家莊的,幾乎都不會説客家話了。



然而在我的認知裡,就像半個世紀前,如果水筆仔在淡水河消失。在其他縣市的河口,在東南亞各國的河口,甚至在中南美洲,非洲的大陸、島嶼河口,仍然會有茂盛的紅樹林吧?每年輪流在世界各地舉辦的 [ 世界客屬懇親大會 ] ,已經將旅居全球的客家人,緊緊凝聚在一起。



就像在舊約聖經裡流浪了上千年的猶太人,並不只是在建國不到百年的以色列,他們在全球各國的學術、科技、文化,甚至公共事務領域,都有讓世人尊敬的表現。不論身處何處,不管環境困頓或是騰達,永遠記得祖宗的歷史與文化禮教典範。那才是值得吾人 ,作為文化以及語言傳承課題的標桿。



豐沛的梅雨,滋潤大地,帶來清新。

六月充滿生命力,讓大家一起務實努力吧!



敬頌 健康快樂



嗣洋上 5/30/2019 午後四㸃補記  於中壢書窗


2019年5月23日 星期四

2019-15 隨緣瑣記: 調整時差的三日


2019-15  隨緣瑣記:  調整時差的三日








哥兒姊妹吉祥:



楔子:寫日記者最大的虛妄,是希望能世代流傳。奈何網路訊息的爆炸,使得萬分之九九九九的文字,只能在顯示器上出現三到十五秒鐘,之後就彷佛被永遠封存。即使至親友好也不會再看一眼。



五月十四日星期二紀事



女兒搭長榮航空班機返台,說是母親節的清晨五點抵達。

我前一晚子夜一時才就寢。請 Siri 設定清晨六點的鬧鐘。然而許久未在書房打地舖,一夜輾轉,四奌就醒來。乾脆就把白天寫的函稿給整理完,傳出去給哥兒姊妹分享,就算是母親節的問候吧。



六㸃四十分,大樓管理處通知女兒已抵達。立即下樓去迎接。雖說旅途上鄰座進出頻繁,未能成眠,精神氣色均佳。上樓後,母女二人興奮得邊打開行李,邊説個不停。久久才收拾停妥,分裝成幾個 SOGO 購物袋的伴手禮,整齊排列後,才梳洗更衣。



佩君說睡意全無,父女二人就決定去老街溪散步運動一下。這次回來,比春節前我們在加州旅遊時,又增加一兩磅重了。



我建議先去永和豆漿店,吃完湯包豆漿等早餐才繞去溪邊。興南堰的蓮霧,結實纍纍,二個禮拜前,爬樹採過二次,此刻又掉落滿地,十分可惜。樹上還有很多,可是新的枝頭上又開滿花蕊了。這是去年沒見過的繁茂景像。本想爬上樹採二粒讓女兒嚐嚐的,她當然會極力制止。加州好像種不起來?能在河邊欣賞到盛開的老菓樹,已屬難能可貴啦!



忙著介紹分享河裡成百上千的魚群、湍急水流中逆水補魚的夜鷺、黃頭鷺、攔沙壩上的白色鐵橋、小水庫河面對街的倒影、芒果樹下的長頚鹿、人工造景的竹里館在在都是我平日私房景點。然而時差漸萌的女兒,也許是一頭黑煞煞?



穿過中央西路,中山路,就來到劉媽媽菜包舖的中正路橋。我心中暗自安排,明天的早餐,要在這兩家相連的客家粄店,讓女兒百分之六百地,滿足對鄉愁的填補。方才的永和豆漿,只是預告片,水粄,艾草粄,菜頭粄才是正片啦,哈哈!



兩人來到老街溪水資源敎育中心,門前的那棵百年老香菓(蒲桃),竟然也已經是結滿黃澄澄的果實,地上還掉落不少,這是兒時在劉阿圳親家大莊園留下美好回憶的仙菓啊!讓我覺得惋惜難捨。每年都會建議敎育中心的志工們,設法將成熟的蒲桃菓子,摘集起來,譲孩子們與訪客分享來自古早時期的喜悅,可惜一直都難成案。



一個小時的運動,父女倆都汗溼了,非常暢快。回家淋個熱水澡後,還得趕回楊梅向九十歲的外婆請安、報到,祝福母親節快樂哩!



星期天外婆家的大廚阿滿休息,出門前媽媽就交代:要向外婆說有要事未及用餐。這樣就可以減少家裡舅媽的困擾喔。



高速公路上車少,九點一刻就到外婆家。舅舅説外婆去市場逛街了。等女兒向長輩們一一打完招呼,分送等路,茶也沖泡了二回,莎麗才推著輪椅和外婆進門來。原來是在市場和老鄰舍聊天打法子,忘了時間啦!為了佩君返鄕,外婆特別囑咐春梅舅媽,把三合院的母親節聚餐,延到明天星期一中午,避開母親節的人潮。並未預期佩君今天會先回來。



外婆笑顏燦爛、身子骨健朗、談笑間還持續做轉身擺盪雙手二佰下、雙臂高舉劃圓一百五十下。所以才能維持每日午後梅溪資深媽媽團契的健康班長。祖孫兩人又是一陣子擁抱,說不完的相思。佩君是前年十一月返鄉的,一年多沒見了,儘管視訊常見,如今面對面手拉手心連心,感覺自是不同。



十一點三人再不離開,就必須留下來午餐了。趕緊說與寶𡷊配眼鏡的老闆有約。回家後,母女兩人上街配眼鏡、用餐。我將冰箱裡最後一份焢肉處理掉。午後睡意濃得化不開,三個人都各自休息去了。



五奌半的母親節大餐,開在洋城義大利餐廳,和美姊夫婦作陪。她們住十樓,是這裡的常客。我們三人都是第一次進來,美式大衆化餐廳 ,以簡約堅實木質桌椅為主的裝潢,八十年代的美國流行歌謠,我喜歡這調調。菜單大大本的,由套餐到單點以及小菜,都有圖片,倒是便利。



聖地亞哥的崇耀及道晞媳婦,一再視訊交代,這一餐飯由他們買單。從舊金山趕回家的姊姊就負責照顧媽媽好啦,哈哈,那麼我就點單價最高的牛肉燉飯。女兒是霸王𧎚燉飯,其他三位點的,都是只有一半價錢,我也懶得去記著的品項。



或許是太早起床已經睏乏了,我不欣賞這裡的燉飯。沒有解決台灣米的黏性,飯就成了稠稠的粥,失去粒粒分明的口感,也沒有油亮的色澤。切片的牛肉很嫩,但是沒有甜味,也沒有嚼勁,減少對牛肉的期待。女兒剝一隻所謂的霸王蝦給我分享,炸得很乾沒有鮮蝦的鮮甜。湯和點心也是聊備一格罷了,單薄得無法回憶。我點的美式咖啡倒是合乎標準。



晚餐後,母女二人隨之到和美姊家聊天,我先回來,早早梳洗。等她們回來後,大家也都累昏了,各自於九奌剛過就上床。沉沈的腦袋瓜,忘記今天是母親節。



次晨二點就睡飽醒來,想起古時候做官的,也都在丑時寅時之交起床,準備上朝。心中惦記著一篇東坡先生,在出門前曾趺坐椅上假寐片刻的趣事。起身翻出古文觀止來,可惜末能找到出處。靜下來從序開始看,作者小傳也匆匆瀏覽,一遍。若干耳熟的人物,竟然也有了新的瞭解。



今天挑了卷一周文的開頭第一篇 [ 鄭伯克段于鄢 ] ,再度細讀。左傳文字的精簡,讓我想起五十年前,連傳真機都尚未普及時,越洋書信用電報行文時的斟酌。若非兩位康𤋮年間,署名山陰吳氏的編者 ,加以注釋,大半內容都會讓今人費猜疑,甚爾阻斷閲讀之緣份喔。茲錄第一段分享:



[初,鄭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莊公及共叔段。莊公寤生,故悪之,愛共叔段,欲立之。亟請于武公,公弗許。]



這是一段母親引起事端並介入兄弟王位爭紛的曲折故事。文字非常精彩,請自行翻來細讀,會有意想不到的,掘地至黃泉,母子隧道中相會的悲喜劇趣味喔!



我想到舊約聖經,夏娃生該隱務農,弟弟亞伯牧羊。二人祭拜耶和華時,神看中弟弟的祭牲並嘉許他。哥哥因生妒恨,於田間打亞伯,把他殺了!中譯本的文字較平實,二則故事都讓我震撼。



接着跳到卷五的漢文,從五帝本紀贊看到孔子世家贊,感動於太史公下筆前的謹慎,對於各帝王尊師的評斷更是精闢絶倫,讀完史記的部分,已經四奌半。暫停片刻之後,想起蘇東坡上朝前的假寐,我也在書窗前閉目養神起來。



六奌母女二人也睡醒了,七奌半父女倆去老街溪散步,到了中正路轉角的劉媽媽菜包舖,女兒歡欣雀躍。所有兒時的思念都整齊排列在店面。店裡的幾床大烝籠霧氣氤氳,增添兒時節𪊴的記憶。胡亂買了幾個水粄,艾草粄,我提醒說中午外婆訂了大餐喔!才說十天後,澳洲旅行回來還要再來三角店。



繼續來到延平路口的吳鴻麟醫師紀念館,日本時代的洋樓建築,女兒說有外公老家的味道。我告訴她日本時代,大伯和吳家兄弟曾経共同擁有紅茶公司股票,處理完後,分別將楊梅老家改建成四層樓,並標購東門西藥房後巷的官方日本宿舍。轉眼長我二十二歲的大哥已經做仙七年了。



外孫子銘說要買莊子的書?讓我暗自驚喜。來到墊腳石書店,只一樓在營業,二樓十奌才開,兩兄弟要的圖書文具,要下次來才能置辦啦。我問店員有関古典文學的漫畫系列,是蔡什麼畫的,店裡有嗎?那位店員一臉茫然,表情還有些不耐煩,真是不夠敬業。父女倆在走出書店前,才想起是蔡志忠的漫畫莊子。



一個鐘頭的散步,已經汗溼運動衣,洗澡完享受古早味早餐後,睡意又上眼臁。這兩天並非我旅行,卻有莫名的時差?趁著午餐前的空檔,假寐一會兒。



十一奌半SOGO百貨樓上的三合院餐廳,我們住在最近的三人,卻是最後抵達的。岳母主辦的母親節大餐,共八位母親,四位父親齊聚。三位內弟買單,長媳㸃菜。有三分之一的客家菜,三分之一家常菜,三分之一的廣東飲茶㸃心。每樣都吃光光,最後只剩一分的㸃心嘮叼打包帶回家。一百分。



餐後洛杉磯剛回來的二媳婦,請大家到她家喝茶。就在對街的新社區大樓。岳毋想挑戰自己,步行到小瑜的新居參觀。孩子們還躭心會有難度,輪椅隨侍在側。約二百米的距離,岳母和大伙兒,先在大廰後側的咖啡廰聊天,再上樓走動走動。大家都很欣賞設計格調和傢俱。我來過二次了,仍然有新的驚喜哩。



岳母三奌在梅溪公園,還有資深姊妹們的固定約會,必須先離開。二舅子夫婦開車,我也陪同下樓,回到家後眼睛已經睜不開了,暢快睡個長長的午覺吧!



晚餐大家湊合著分享了女兒,傍晚帶回來的糯米飯團、烤蕃薯、䓤抓餅等點心,中餐的飽足,還可以維持幾個鐘頭喔。



明天晚上母女兩人,即將飛往澳洲旅行九天。晚上就花在打包行李嘍!十點左右三人都熄燈入夢。



五月十四晨,大家都早起,只是窗外陰霾的天氣,只適合到比較近,又有遮蔽建物的地方散步。於是父女倆往加樂福前去。女兒先上網得知是24 小時營業,沒問題。路上經過昔日六和高工的校址,目前已經規劃成萬人大社區,第一批推出中,市場反應良好。眼前萬坪的停車場,或許大選後會有大動作。



早上七點半的大賣場,說是全天候開放,然而店裡的顧客,十指可數。我耽心是否真有二十四小時營業的必要?我們先到想讓女兒驚喜的熱食區,可惜尚未上架。西點區也尚未見剛出爐的麵包,我経常買了當早餐的起司卷也是空空的。女兒卻對於米菓、小餅乾的零食區大喜望外,長孫子銘特別拿出一百美元零用錢,託媽媽買臺灣零食,以及老街溪傳統玩具店的戮戮樂洞洞樂回去。於是佩君興奮地在新產品區拍照,要傅給 Pleasanton 幸福鎮的三個大小男孩挑選採購。



心滿意足地走出加樂福後,穿過戶政大樓走一小段新街溪。河面給整治得平坦,水淺魚顯,太早,只看到一隻中白鷺在覓食。過撟抬頭就面對著,略有古趣的洗石子宮殿式牌樓 [ 仁海宮 ] 新街廟。新街廟前廣場菜市的大湯圓,也是女兒念念難忘的美好回憶。可是今天不光顧了。



修整中的新街廟,正面屋頂飛檐已經完成。走進廟門仍重重鷹架,女兒匆匆取二本空白的心經抄本,然後由後門來到元化路上。穿過土地公廟,轉角兩輛快餐車之一,就是此間聞名的飯團、蛋餅、水煎包、炭烤土司。



豐盛的早餐𢓭,母女倆上美容院,佩君要把自然捲的短髪給燙直。沒想到前後竟然花上四個鐘頭!因為要遠行,時間總是過得很沒有介意。午餐後,微熏離神的昏睡,譲整個午後,在幌幌忽忽的母女二人打包交談聲中盪過。家裡三人都有體重過人之虞,所以晚餐又是隨意的煎餅小㸃⋯⋯



晚上八奌四十分,約好的計程車已經在社區大門等候。行李一大件一手拉,還算清爽。我也臨時起意,隨車往第二航站,接觸袋鼠團増長見識。哈哈!



華航七號櫃檯後側,陸續有旅客滙集,二個相同旅行社的旗幟二個澳洲團。導遊説一個是遊二個城市,另一是玩三個城市,請大家不要弄錯嘍!



母女倆順利找對導遊,完成報到後,拍張照片。我就放心往回走了。搭捷運十奌到家後,打個電話祝福旅途愉快。今晚,可以像往常般,暢快網遊後上床啦,三天的時差終於結束,真好。



敬頌 健康快樂



嗣洋上5/23/2019 補記 於中壢書窗



PS

5/22 晨六點毋女結束愉快的九天澳洲之旅返家。

加州幸福鎭的二個小男孩,不停的視訊追隨媽媽的腳步。

表面上是詢問買了什麼禮物啊?

其實是按耐不著遙遠的思念。

女兒匆匆更改提早回程班機。

星期六晨我將送機。

2019年5月11日 星期六

2019-14 隨緣瑣記 : 今天沒事


2019-14  隨緣瑣記: 今天沒事



哥兒姊妹吉祥:



楔子:寫日記的最大挑戰是,沒事的那天該寫些什麼?



五月十一日星期六  母親節前夕紀事



今天又睡到九點半才起床。真是丟臉。我又想到那位司夢人的卑鄙伎倆。那就是在夢境裡提供老舊的交通工具,不論汽車、帆船、巴士甚至電梯,總是狀況百出,讓我費盡心力,都無法準時順利抵達目的地。直到天亮才精疲力盡的甦醒過來。那是老頑童的魔咒與陷阱, 掙脫乏力.



十點一刻, 兒子從加卅河畔市視訊過來,我正在煮咖啡。還想要把這兩天讀了又讀,白居易的問劉十九五言絕句,用自已的方式唱出來,手機才錄到一半哩!



兒子和孫兒芳硯剛用過晚餐, 感冒正收尾中,媳婦道晞八點才下班,收拾行李和小孫兒湯圓回到河畔市老爺的寓所,當在十點左右。三個星期五十嵐飲料店的訓練課,進展到最後一,地點移來聖地亞哥大華超市的門市。離家近了,星期一將比較從容些。小湯圓博晨都三歲了,媽媽想要回到職塲,家人既然已經討論過,那就去努力嘍!



通完 Skype 繼續花了十幾二十分鐘,才把:[綠螘新醅酒,紅泥小火爐。睌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錄起來。聽起來像是古裝宮廷大戲,哈哈!想聽嗎?



今天下午是邱姊來家裡清潔的時段。十二奌半我就準備好要出門。先倒垃圾厨餘,接著順路送小姨子星英托日英買的梅花松板肉到她家。



天氣熱到三十度吧?背了雙肩帶書包, 又提一袋圖資料回楊梅。到了中壢火車站月台,就已經汗溼內衣了。



奇怪的是這班往新竹的旅客不多,還有座位。一個多月沒搭火車了,觀察車廂裡的衆生相也很有趣。有一半乘客是桃園新竹工作的外籍人士,這是這段旅程假日的特色。右側手機響起,是一位壯碩開朗的東南亞籍女孩,意外地操著流利的國語,和一位阿嬤親切地交談。似乎是以前的主人,関切的言語充滿著濃濃情感,讓我感動。



三步外的門柱側,一位束著馬尾,時髦白上衣,深色七分寬裙的年輕女孩,也在説電話。左手一杯奶茶,右手持紅色套子,六吋半手機。腳邊是一隻大型黑色運動袋,像是做服裝生意的精明老闆。也是要去楊梅的,難怪還有空位,方才看她上車後,只輕輕擺動一下身體就打住,把大袋子重重摔在地上,倚在門柱上,打電話請人來火車站接的樣子。



沒想到在故鄉楊梅下車的旅客還不少,上樓梯出月台時,前後幾乎都會碰到了。



習慣地從新農路的巷子往上走,快到家時,巧遇小學秀琴同學的叔叔。是我從身後超越過,他才發出聲音説:[後生人走得比較快喔!]

我停下腳步笑問是那位?他戴著口罩説好像認得我, 又說已經九十歲嘍.

我回說是民國十九年次的,和我二哥及岳父母同庾。兩人來到家門前了,

他還說後門隔鄰的彭阿煥先生也是他的同學,去年年下過身了。



懇請他摘下口罩說話後,很意外地聽到我立刻就能說出他哥哥石松大哥的名字。相信內心真的很欣慰,竟然還有看似陌生晚輩的鄰居,在小巷弄裡,還認得出他和家人來?我清楚記得他年輕時壯碩專業工程師的身影, 請他進來泡茶,有要事在身。



打開家裡門後,隔壁賴家的二弟, 倚在牆上抽煙和我閒聊。

他說早上陪九十歲的父親,去新竹市內的河川綠蔭遊玩。

資源回收尚未更衣, 不肯進來喝茶,我只好獨自把客廳收拾一下。



替兩盤幾年前從舊金山落日海灘拾回的錢貝及小石頭盆景注滿水。

再把牆上三月份的月曆撕去兩張更新成本月份.



WIN 頻道轉播職捧,統一對富邦, 看了二局就想轉台

福斯電影頻道上演[地心引力]。是以前曾聽過的太空驚魂記。



廣告時小學到初中同班的昌增, 正巧打巷子路過,喊他進屋喝茶。猶豫了幾秒,踏進客廰來。他説剛從中壢來, 公所前下車,圖書館繞一圈。阿亮同學正在看報紙,去全聯想買牛奶, 見人㨈人放棄了。正想回新家燒完香後就回中壢。他說沒有在楊梅新居睡。



這位台電核能電廠退休的老同學,一口茶都沒喝就離去。倒是認真地提到另一位初中的白光同學,說他一直想來楊梅和老哥兒們喝一埸酒。但是星期六日兩天,昌增都和兒女有約。我沒出意見,等二位哥兒自行敲定後,通知我即可啦。



三奌四十 [地心引力]正演到珊德拉布拉克要前往神州太空站求救的緊張時刻。我趁著廣告時間,趕去梅溪畔的公園,和岳母及她的老姊妹們打招呼。



涼亭前已經設立 Ubike共乘自行車服務站, 一夥五六人正準備消費.

涼亭裡㨈滿了七十幾到九十幾歲的資深大姊們, 岳母很訝異我會來.

我心裡很是惦記著, 要如請已然衰弱的梅竹阿, 開始練習踮腳復健的挑戰? 否則眼看著八十八歳的大姊就要逐步凋萎, 實在不捨.



涼亭裡的老大姊們有一半識得我, 自我介紹後大家就熟了. 八十二歲的山歌老師羅大姊今天沒有來, 我就即興演出地邀請大家一齊唱山歌.

就只一句:[ 山歌唱來鬧連連 ] 好嗎?我先領唱喔⋯⋯

試了兩遍大家仍張不了嘴, 岳母也勸我說, 不好勉強大家啦!

回到家後, 我倒寫下了一首 [ 溪畔教唱 ] 的老山歌:



山歌唱來鬧連連, 阿姐歹勢不開口;

嘴講舌麻不聽話, 鮮趣骨董阿醜斗.



[ 地心引力 ] 最後女主角返回地球的驚險片段正好趕上. 接下來是選看國家地理頻道的 [ 三峽大壩] 營建工程紀錄片. 這倒是我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欣賞到, 有關上世紀最大工程爭議事件的軟性呈現.



五點十分我打電話給岳母, 說晚餐不回家去吃了. 岳母家的晚餐總是準時五點半開出, 我想等稍晚, 或許會遇到林老師三人, 一齊去吃越南餐吧? 春節前從美國旅行回來後, 也只在家裡與老師喝過一次茶, 遲遲未能安排同學們的歡樂餐敘.



傍晚過後都六點五十分了, 那就收拾一下, 準備回中壢吧!

家裡的清潔工作應該完成了啦!



敬頌  哥兒姊妹們  母親節健康快樂

嗣洋上  5/12/2019 6:19 補記於中壢書窗  



PS:

女兒佩君從舊金山搭早上五點多抵達中正機場的華航, 回來陪媽媽和外婆過母親節. 再過半個鐘頭, 計程車就可以回到家啦!

(又按: 六點四十分樓下警衛室通知, 女兒回到家了!)

2019年5月8日 星期三

2019-13 隨緣瑣記 :咖啡滋味


2019-13 隨緣瑣記: 咖啡滋味




哥兒姊妺吉祥:



楔子:寫日記是一種很難養成的習慣, 但很容易就失節。

我從高二聼國文祝豐老師建議開始記的。

2005 年有了 Yahoo 部落格,大多內容是和日記重複。

就想逐歩以部落格取代。

內容多了些,也不必是每天都傳給親友分享。

有時以一星期一封信的方式分享,有時二星期。

偶爾也有一天寫二三封信的時候。

這樣心情十分愉快,也對寫了四十幾年的日記算是有個交代。



五月八日星期三紀事



今天早上九點半才醒來,凌晨一奌上床後的微微心痛。我試著改變幾次睡姿,又嘗試幾種胸頸部位的自我調適才緩和。



夢裡亂七八糟單調重複的荒謬情節,算是司夢人對需索無度客戶的敷衍吧?不過醒來時不管窗外的陰霾,心裡只有滿滿初夏的草木芬芳。



日英好像是出門運動了? 一個人的早晨就從煮咖啡開始吧!



豆子是萬丁姪兒送的越南麝香咖啡,參雜了 Costco  的 espresso 混合豆。這是試了幾次的配方,上星期五在岳母那兒,煮給大家分享,也都讚許。



壺是買來兩三年的義大利 Bialetti 六杯份濃縮咖啡用。

煮了剛好是普通英國茶抔的兩杯量,有時妻也會分享一杯。



上下兩層式的咖啡壺,中間的過濾斗可以裝滿六匙的咖啡粉。通常我是裝滿滿的五茶匙,煮出來的湯汁已經十分濃稠了。



上週五在岳母家分享時,曾經在楊梅老家成功地經營過老虎的店咖啡屋,方返鄕探視父疾的洛城 Holly  小築女主人小瑜説,最近才喝過一位花店女主人煮的,像茶水般清澈,卻仍然濃厚的咖啡,十分滿意又懷念。



前天早上我下了三茶匙試看看,不成功。

今天我用四匙半,嘿嘿,居然通過了。

相信咖啡滋味不但依物質不同而有別。

還會因人的嗜好不同而有區分。

也許也會受心情的影響而有差異喔!



一直以來都用瓦斯爐最小火煮咖啡,因為壺身比爐架小很多, 中間必須隔一層多年前流行的聚熱銑鐡板。廚房用時計設在十二分鐘,鐘響後再守著一兩分鐘下壺的水就滾上來了。



我分別試過,等下壺的水煮開,傳出聲響就関爐火。或是等上壺噴出烝氣才熄火。還是等上壼停止噴湯汁才関瓦斯爐。並未得出分曉。最近都是採取第一時間就熄火,然後等上一段時間,壺子全無動靜才享用。



上週在岳母家煮咖啡時,小瑜老師倒是很小心地注意火候。

她說水一開就要關火,否則咖啡煮老了就會變酸。



其實我民國六十二年七月服完預備軍官役後的第一個工作,就是在進口義大利 Faema咖啡機和 Cimbalino霜淇淋機的僑泰機構上班。也才第一次正式接觸有關咖啡的相關知識。二十多年後又到咖啡的故鄉巴西工作近八年。幾乎每天都會想用大量的咖啡。然而並未過度講究咖啡的價格和所謂的品味喔。



因為工作和岳父家曾經是台灣茶外銷工廠的淵源,略為知悉咖啡和茶的國際行情,多年來都在每英磅一塊美元上下。剛查看了一下國際咖啡組織今年四月份的平均價,最貴的哥倫比亞咖啡是每磅 1.29 美元。我印象中舊金山或加州其他大城市超市及量販店的零售價在十五美元左右。中間商的加工包裝運銷成本與利潤就在兩者之間。



國際貿易的大宗農產及其加工品,都有相同的長期低價結構性囷擾。國人逐漸熟悉的葡萄酒,在主要產區酒莊的批發行情,每公升大約也在二塊美金吧。這也許是我不想深入學習如何: 品茶品咖啡甚至品葡萄酒的內心反動吧!當然只為一小部分消費者產銷的農特產品,不在今日話題內喔,哈哈!



至於麝香咖啡的滋味,在七十歲以前,也就是姪兒万丁送我之前,不但未曾嚐過,甚至連想都不曾想過這個話題。拿回家後,先上網去弄清楚後才肯放手烹煮。網路上說原產地是印尼雨林為大宗,咖啡獵人尋找麝香貓的排遺, 取回交行商加工處理, 原豆以每公斤四百美元賣到國際市場, 產量很少.輾轉到了消費者嘴裡, 就是天價. 讓我想起兒時李家中藥鋪的犀牛角和羚羊角, 那得要發燒過了頭的病患才能磨水服用的呦! (請上網了解更多資訊)



煮過兩三回與妻分享後,心裡還是無法克服, 從麝香貓腸道經過的懸念.結果就是哥兒姊妹都知道的,還是混合了其他的豆子才較順我心吧!下回來老家歡聚時,就親自驗收好啦。



不過早上煮咖啡時,在未開燈的流理台邉守著爐火。內心突然閃過詩詞中,冬雪之夜,煮酒烹茶的浪漫?回書房翻查, 是白居易問劉十九,五絕的頭兩句: [綠螘(以)新醅(胚)酒, 紅泥小火爐] , 取手機回廚房拍下三張留念。其實這偶爾漾上心頭的愉悅,才是我想要的咖啡滋味喔!



敬頌 健康快樂

嗣洋上 2019/5/8 午夜子時於中壢書窗

2019年5月7日 星期二

2019-12 隨緣瑣記:電視良醫傳習錄


2019-12  隨緣瑣記:電視良醫傳習錄





哥兒姊妹吉祥:



楔子:寫日記是習慣也會成為負擔和責任。若無紀律很容易就失責了。



五月六日星期一紀事



昨天日本電視台的家庭醫生討論睡眠造成腰疾的問題。

有五分之二的人會遇到這樣的困擾。醫學院研究的結果是床的硬度不適合。

研究顯示一個人平均 ,熟睡後到天亮起床會翻身二十次。主要是因為平躺時身體器官一半以上的重量壓在腰椎上。翻身是借用運動分散腰椎的負擔。

翻身次數少到十次以下的人,腰椎會因為過度疲憊產生痠痛。



研究提供的解決方案,是睡前在腹部圍上一圈摺疊的大毛巾,用膠布固定。熟睡後就可以讓翻身的動作變得容易許多,增加翻身次數,讓腰椎有足夠的休息。兩位接受測試的中年女士,三天後腰痠的困擾就沒有了。身體向後仰彎的測試,也達到二十度以上仰角的健康標準,甚至到三十度。



日英許久以來就有腰痠的毛病,去承安骨科復健獲得暫時性改善。

自己也有起床時微微腰痠背痛的現象。都設法自行按摩舒解。

看完這個報導後,才意識到,晚上的確有翻身不順利的干擾。

然而幾十年來,都以平躺不翻身,一覺到天亮為傲。

長我二十二歲已成仙的大哥也有這個不良習慣。哈哈!

原來還是身體健康的威脅喔!



在東門家裡,吃過淨空唸經團為浴佛節準備的便當後。向大嫂提起肚子圍大毛巾可幫助翻身消減腰痠。然而九十二歲的大嫂只搶着回憶圍肚子只為減少感冒的老故事。我只好打消這個話題。



四年多前,在同一個節目看到深呼吸可以健身減肥的簡單體操。

不但身體力行至今,也介紹給大家,希望親朋好友都能擁有美木良介敎頭的身材和健康 。幾年來我已經把腹腸間的肥油給降伏了。還能夠儘情享用口腹之欲。雖然沒有每天很正式的做完二分鐘每節十秒鐘的體操,但是已經能夠隨時隨地隨心入境地比劃十秒二十秒,達到舒活筋骨的目的。相信許多好友也都已獲得不同程度的健康果實。



又二年,在同一節目介紹用踮腳訓練脛骨背後肌力,改善膝疾。直到目前,身邊最大的受益者是九十歲的岳母。每日午後三時在梅溪畔老太太們的歡聚。岳母是第三年長的,身體卻是最挺拔的健康班長。相信多位膝蓋或腳踝曾遭受高跟鞋所苦的女同學,也都有腳疾改善的經驗。



這回的睡眠困擾,應當也㑹讓更多分享的哥兒姊妹受益。

自己也會弄一條良好便利的腰圍來改善翻身的困擾。

哥兒姊妺們在未考慮換床墊前,也來玩玩吧!



雖然網路醫師巳經汗牛充棟,到了半毛錢不値的冏境。

然而我還是相信有些好節目,是有益大衆的。透過他們的廣宣,

一定可以為醫療健康帶來大褔𧘲



敬頌 健康快樂



嗣洋敬上 2019/5/6 午時 於中正紀念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