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5日 星期三

2015-37 歷史的偶然與必然



 

哥兒姊妹吉祥:

 

端午節姪兒万丁分享一本英籍美國史丹佛大學教授Ian Morris 2010年出版的為何西方引領至今 Why the West Rules for Now 的中譯本, 概以生物學與考古人類學的發現, 力陳自古至今地球上的人類歷史中, 除了短暫的歷史意外因素, 長期社會的發展演變, 決定該族人引領潮流的時間長短.

 

進而指出影響社會發展演變的主要原因, 是地理位置與氣候變遷的因素. 前者以地中海與大西洋最具代表性. 因為海洋成為遠古人類尋求擴大領土, 出外探險的交通捷徑. 所以地中海周圍的小邦國, 很早就經由海路連結起來. 成為歐西文化的搖籃. 到了十八世界中業, 大西洋再度成為歐西發現美洲新大陸的海洋公路.

 

Ian 還推論出, 七百年前明朝的鄭和下西洋, 已經具備全球航行的科技能力, 但是為何讓晚了三四百年的歐洲發現美國新大陸呢? 那是因為大西洋比太平洋更近更容易找到美國新大陸. 哈哈! 我私下認為這是Ian 的敗筆, 根本沒有從中華文化愛好和平的觀點出發, 仍然以西方物競天擇的狹隘角度, 認為我中國憑空失去統治世界的歷史好機會? 可是鄭和七出東南亞, 也並未設郡派官, 想進一步統治當地各族? 這就是中華與古歐西文化差異的最大分野啊!

 

至於氣候變遷影響社會發展演變的證據, 就比較明顯. Ian 在地球上標示出七大人類文化領先發展的核心, 都在他所謂的 [幸福/幸運緯度/走廊] 的溫帶氣候帶上. 當地球結束冰河時期之後, 當地最適於農耕. 可是每當氣候些微變遷後, 人類靠著遷徙的運動, 又形成了另一次的 [地理位置] 新選擇. 換言之, 地理位置的先天優勢, 也會因為氣候的因素, 做相當幅度的調整. 從遠古兩河流域的米索布達米亞逐漸乾燥, 形成今日沙漠化只剩石油的中近東諸國, 在中國不算太久遠的漢唐時代, 都還是千里綠洲沃土農耕, 文化鼎盛的西域富裕國度啊!

 

他說歷史學者找出衡量人類文明發展程度的尺度: 即是 [駕馭自然能源的技術], [社會組織架構], [戰爭的技巧] [資訊教育與傳播]. 社會群體學會使用較精良工具的先後, 久遠的姑不論, 就以兩百年來歐西產業革命以降, 即是西方勝出至今的理由, Ian 在書裡大膽預言, 未來百年東方的中國與印度等有機會勝出. 但我們也得體認到想要參與競爭的各路英雄, 仍就有賴各自的研發創新能力了. 我看了前幾章, 了解立論基礎後, 找來英文本, 就把書還回去了.

 

前兩天上Youtube 找來2013年十月 Ian Morris 在芝加哥大學東方學院的演說,  

仔細聽過幾回後, 就準備把這個說法給忘記了. 雖然去/次年他又出版了一本討論戰爭功過的暢銷書, 我也從 Youtube Russian Today 專訪了解到Ian 的戰爭論述, 確實認為已經是明日黃花. Ian在芝加哥大學的那場演說, 在開頭的五六分鐘仍一再紛亂地強調 [歷史的偶然性]. 他指出在他研究長達一萬四千年的人類活動歷史中, 東西文化發展與制度的變遷並無太大的差異. 僅僅是最近的兩百多年裡, 才有天壤之別的大劇變.

 

然而即使是面對這樣確鑿的史實, 然而 Morris老弟仍無法肯定那就是 [歷史的必然]. 在他那本西方引領至今的暢銷巨著裡, 一開頭也以石破天驚翻轉歷史的假設情節: [鴉片戰爭大敗, 英女王在雨中的倫敦碼頭跪迎清代表耆善, 夫婿被押去北京當人質…] 展開四百幾十頁的敘述. 我相信他對於歷史的偶然與即將做出[社會變遷引領風騷乃屬必然] 的推論是有掙扎的.

 

因為他心裡明白, 也在書裡巧妙地透露著: 當年船堅砲利的英軍強行打開中國的通商口岸, 做成生意後, 卻意外地成為一面倒的貿易逆差局面, 中國的所有商品成為歐洲市場所愛, 英國與歐西的銀子不斷地向清廷輸送, 幾乎會讓英國破產? 要不是一種歷史偶然的意外, 讓英國找到了印度殖民地的鴉片, 更黑起良心地幹起毒害中國百姓與政府官員的醜陋勾當, 才讓貿易逆差的歷史命運大反轉, 讓當時的英國賺進更多的銀子, 發展更厲害的船堅炮利否則歷史真的有可能, 會照著Ian 書本天馬行空般的開頭情節一路發展下去

 

芳慶同學分享舊日僚屬馬先生寫的 [從相權的衰落看氣候變遷對中國政治制度的影響], 同樣是看完十幾頁後就打住了, 但是心中卻充滿著無奈. 從五四以來就自稱是象牙塔的杏壇, 近百年後, 讀書還可以讀到這般地步, 真是認命啊! 至少人家 Ian Morris 教授是花上幾十年, 從人類考古廢墟中苦幹, 又因緣際會有幸參與聯合國在世界各洲的多次人類考古開挖活動, 加上博古通今地精讀苦幹才累積了這兩本著作的假設論據. 即使寫書出版, 仍然戰戰兢兢地採取偶然與必然共存之說.    

錢穆先生雖說過宋朝皇帝削弱宰相的權利, 成為中央集權的積弱之因, 但是並未

推論氣候變化逼迫胡人南下擾邊, 加深皇帝攬權發號施令獨斷獨行的原因.

 

歷史學者公認, 自堯舜禪讓成為典範之後, 歷朝開創勳業的皇帝, 必須都是具備了立德, 立言之後又能立功的頂天立地之人. 唯獨來到了大宋的趙家, 是既不具備讓人景仰的 [德行], 又無學術成就, 更無頂天立地之功業的小小帶兵官, 所以登基太祖之後, 極度不自信, 才想出各種方法, 不顧歷朝法度, 削減朝臣的權力, 只為了能讓一家基業穩當傳承下去, 這才是因為 [歷史的偶然] 讓陳橋兵變, 黃袍意外加身的趙匡胤, 改變了所謂 [宰相制衡權力] 的真相.

 

明太祖朱元璋如果不是比宋太祖更不堪, 至少與 [立德] [立言] [立功] 是沾不上邊的. 所以登基後也步上趙家後塵, 甚至變本加利地誅殺功臣, 中央集權, 全面監控, 設立人神共憤的東廠特務部隊, 做官的都必須拉攏太監, 毫無官箴可言, 更別說是相權制衡皇帝了. 這又是蒙古大元末年, 國家社稷崩壞, 盜賊四起, 讓無籍籍功名的朱元璋撿到大位, 之後的所作所為, 只因為其位不正, 必須想方設法以保全朱家王室, 胡人來了, 既顧不得, 哪還能與氣候變遷扯得上關係呢?

 

媳婦道晞的妹妹道田, 秋天將上東部的波士頓大學歷史系, 去年曾略微討論過將來學歷史的甘苦與堅持. 那一定是比十年寒窗還更厲害的挑戰. 能真心去接受磨練挑戰的, 那是比選擇讀經濟學還要高尚的人生志業, 請以周朝史官老子李耼為榜樣, 共勉之.

 

敬頌  健康快樂

嗣洋上 8/5/104 22:42 中壢書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