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21日 星期三

2015-05 奇妙的身體 生津止渴


 

哥兒姊妹吉祥:

2009年住加州聖荷西的初中同學良惠, 轉來一份在當地懸壺濟世, 潘同菋中醫師寫的 [解碼中醫], 敲醒了我對探討奇妙身體奧秘的高度興趣. 那本薄薄133, 在網路上免費發行的中醫奇書, 雖說是給現代人看的中醫說帖, 但是很簡明扼要地, 從漢代張仲景的中醫寶典 [傷寒論] 開始, 把疾病成因及應對娓娓道來, 讓一般讀者都能夠, 很快地掌握到維持身體健康的條件.

中醫把病症由輕而重分為: 風寒症, 腑臟疾病及經絡症. 醫師則以脈象為主要看診依據. 然而因為其中涉及到廣且深的經驗傳承, 潘醫師認為在舉證與重複性兩方面, 若能建立可檢驗的程序, 效果方面也能夠重複應證, 就可以建立起公信, 對中醫的推廣與精研, 會有正面的力量, 而他研發推廣, 經歷過萬例以上確診病例的 [電子經絡整斷體系 EMAS], 有最好名醫百分之三十的功力, 值得讓世人去了解運用. 不但能夠大幅改善中西醫學交流合作的環境與機會, 還可以大幅度節省醫療資源, 增進人類的健康福祉.

當年徵得潘醫師同意, 我曾把推廣 [解碼中醫] 之議, 送進 [總統信箱], 可惜只獲得自動回信系統之: [謝謝, 存參!], 我不信, 之後又送進行政院長信箱, 也只獲得相同回復.

以我這幾年的閱讀與實踐, 中醫重在養生,  所謂的 [醫於未病], 即使病重了, 深信只要應對得法, 仍可有機會得以 [起死回生], 並未如西醫輕易的就推斷出 [器官衰竭診斷] 之宣布. 以希望的角度說, 中醫是讓病患永遠懷著可以治癒的希望, 西醫則偏向於一個方向, 一個器官功能, 把路都走窄了, 最後讓病患很快的看到, 來到路的盡頭?

上個星期開社區例會, 遇到同棟住戶的溫醫師, 向他提起 [解碼中醫], 他有聽過, 也與學會中醫討論過, 印象是 [不夠精細], 無法取代打脈. 我會把這分潘醫師寫的資料提供他參考, 希望下個月會時, 可以略為交換心得.

一年多來我勤習深呼吸, 深深感受到這種簡單 [運動], 對身體的幫助. 這期間我體會到, 深呼吸與太極拳有相通處? 故重溫鄭曼青簡易太極拳十三式中, 五絕大師對初習者的提示: [慢與紮根], 慢需要耐性, 紮根需要有恆. 三十年前沒練習幾招就中斷, 因為青壯年的心境, 無法靜下來, 更不能體會 [慢慢紮根] 的旨趣. 一直以為太極只是軟綿綿的東西, 怎會把個叱吒風雲的神龍隊長吳國忠先生給收服, 而且盡傳衣缽, 又發揚光大的了呢?

吳掌門創立神龍太極拳, 應邀至全球講學, 弟子無數, 但在他的拳譜 [太極拳道幾] 中透露, 習太極而獲得健康者, 雖達八成, 但學生中真能習得功夫, 能養身, 健身, 護身者, 僅百分之七, 八爾.

然而吳先生在芝加哥大學的弟子, 微生物系的 James A. Shapiro 博士, 親身體驗到吳老師的太極氣功, 確實在大家圍觀之下, 把他舉起推出一丈遠, 其他學生的例子亦同, 因此拜在門下, 研習力量的來源, 他自己的體會, 認為是中國傳統哲學體系, 產生出來的能量立論, 對西方哲學及科研體系, 應該也是一種創新, 值得深入研習.   

哥兒姊妹對 [解碼中醫] 與太極拳, 可趁春節期間, 了解一番, 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體會, 相信對健康的想法與訓練, 會有嶄新的態度.

但我這封信, 不再討論這兩件事, 而是想說說, 我對身體機能 [口渴]的些微心得.

人體水分佔72%, 駱駝稱為沙漠之舟, 身體的水分比例, 也跟人相近吧? 為什麼駱駝過沙漠時, 可以比人支撐得更久的時間, 才補充水分? 我從維基百科引來一段敘述:

[上引]

鼻孔能開閉,足有肉墊厚皮,適合在沙漠中行走,背有肉峰,內蓄脂肪,胃有三室,第一胃室有20-30個水脬,可以貯水,紅血球可以大幅膨脹吸水來貯水,所以耐飢渴,可以多日不吃不喝,一旦遇到水草,可以大量飲水貯存。所以被稱為「沙漠之舟」。駱駝以駝峰著名,但是它們的駝峰並不是用來存儲水,與人們想像的不同,駝峰利用另一種方法達到相同的目的。駱駝的駝峰是脂肪組織的聚集,而水是存儲在血液中。但是當這些脂肪組織發生轉換時,駱駝不僅可以得到能量,並且通過與氧氣的反應,每1千克脂肪可以轉換成1111克水。這一能力讓駱駝可以在沒有水的條件下生存2周,沒有食物可生存一個月之久。駱駝的血紅細胞呈凹槽橢圓形,與其他動物的圓形細胞不同,這是為了讓血紅細胞在脫水狀態下仍可以流動。這種獨特的形狀這些細胞還更加穩定,在飲用大量水時(成年駱駝一次可喝下20公升水),不至於因滲透性的改變而撕裂。駱駝的非常強大,尿液是以濃汁狀排出,而糞便乾燥到可以作為引火之物。

駱駝可以忍受其他動物無法忍受的體溫和飲水供應的巨大變化。駱駝的體溫晚間為34攝氏,白天高達41攝氏,只有在高於這個體溫,駱駝才開始出汗。這樣駱駝可以每天節省約5公升水,並可以忍受出汗引起的25%的體重損失。

[下引]

人口渴時飲水是很舒服的, 但若是因為晚餐, 吃得太多調味料的菜, 或是過多的酒精, 夜裡口乾舌燥, 喝水夜尿, 那可是有點兒麻煩的喔.

前兩天大舅子慶炎才說, 為了減少冬夜起床如廁, 他從 Youtube 上學會提肛的運動, 可以一覺到天亮, 睡眠品質很好, 舒暢.

今年入冬以來, 我也每晚都會起身一兩回, 或口渴, 或如廁. 儘管長久以來, 都習慣少鹽, 少調味料的餐食, 但仍難免會吃到外面帶回的菜餚, 為了減少半夜起床的困擾, 我又想起幾年前曾想過的 [生津止渴大法]. 基本上與三國演義裡的 [望梅止渴] 相映成趣.

當口乾舌燥時, 心著到駱駝, 然後設法讓舌頭蠕動, 把唾液分泌出來, 滋潤幾乎黏在一起的口腔, 於是一股清泉似的注入, 把更多的口水引發出來, 幾秒鐘之間, 就可以聚足夠量的津液, 灌溉乾涸的上下顎與舌頭. 達到 [生津解渴] 的功效, 就不必引用床頭櫃上的冷茶了.

羊年裡, 我已經試過了幾回, 雖然還未熟練, 但是已經可以減少夜尿飲水的次數, 唯一的疑慮是: 不知道會對腎功能造成負擔否? 哈哈!    

因為這樣的小遊戲, 讓我對: 水果乾燥, 稻米乾燥, 木材乾燥等, 有興趣繼續玩下去. 對於媒體引用醫師的說法: [每日飲用清水八大杯 2000 CC, 茶和咖啡等飲料並不能替代喔!] 也抱持恨大的興趣, 想了解其真實性. 還有 [水與檸檬汁] 的問題, 以及 [人與動物乾渴到甚麼程度, 仍可以健康存活?] 的問題. 不過, 那是下封信的話題了.

敬頌  新年快樂

嗣洋上 1/22/104  9:38 am 看完 [客家高峰力袁万丁專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