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9日 星期三

2017-13 隨緣瑣記: 時(zi) San 與銀霞


 
 

哥兒姊妹吉祥:

八月七日午后, 兩位雙十年華就相識的閨蜜, 七十多年後在東門相見歡, 當時正經歷大時代巨變的少女, 如今已然華髮覆額, 都九十一歲了.

 

民國三十四年八月十五日本戰敗, 台灣光復. 大嫂銀霞任打字員的 [日日新新聞社] 改隸台灣新生報社. 日方派李憲龍副社長成立統制會社, 專責交接事務, 大嫂轉任新機構打字員兼社長 [機要] 秘書. 大嫂透露, 接收方文書多以行書或草書為之. 時常私下攜回家裡, 請飽讀漢書的父親梳理後才打字. 

 

民國十六年元月生的張時小姑娘, 當時是在台北地方法院工作, 即使改朝換代, 生活依然穩固, 畢竟也經歷過重新學習中文的陣痛吧. 大嫂說: (zi) San 時常到北門口博愛路五樓的辦公室來找同學共進午餐, 兩人才結緣的, 偶爾會三人來到街角的 [一樂園] 喝咖啡.

 

Zi-San 張家掌珠也, 單名一個 [] , 奇怪的是並不讀作 toki ? 比大嫂長九個月, 夫婿大龍洞書香陳家. 過門後長輩賜名美鳳, 育有三女, 均台彎大學卒業, 較遺憾的是, 先生五十歲多一點就先行辭世. 大嫂說: 記得從送嫁到先生告別式, 都是搭市公車去到孔廟與覺修宮的那方世外仙鄉, 親身分享與分擔的. 大哥過世後, San 除參加告別式外, 五六年來問候未曾間斷. 更久遠的那年, 父親辭世, San 更親赴楊梅悼慰, 情誼深重.

 

在下是民國54年三月22 觀音生那日, 我讀成功高中一年下, 東門做拜拜, 大哥西藥房在二樓家裡請客, 爸媽從故鄉來, 我也拉了鴻德等幾位, 來台北讀書的梅中畢業同學. 不善料理的大嫂, 特別請來任職地院的閨蜜 [ San] 前來助陣. 看得出大姊她是剛從辦公室趕來的. 黑色長褲, 白色絲質襯衫, 香氣襲人, 舉止風度, 還有美味菜餚, 在在都讓我與同學們印象深刻.

 

轉眼也都半個多世紀過去了. 大嫂說, 一向行動矯健, 身體健壯的時 San, 半年前竟然毫無徵兆地就摔倒住院. 三位掌珠都十分訝異, 悉心照護後, 已經復原. 但是腳勁大不如前, 時常想邁開腳步, 卻發現身體先行, 膝蓋不聽使喚的窘境. 我憶起岳父晚年臥病時, 小腦萎縮, 也有類似狀態, 想起醫師從起床, 下床, 站立, 開步走, 都要等個30 秒鐘的建言.

 

倆位姊妹雖然電話時相問候, 倒也有幾個月未見面了. 女兒素美送來幾張生日宴的照片, 堆積在心裡的話, 就決堤般地沖洩, 分不出誰先, 誰後; 也聽不明白是從這個話題, 跳到那個話題不停止的說著, 笑著, 拉拉手, 拍拍肩背, 握著手掌心, 前傾, 側移, 時而壹對壹的專注, 時而二對一的相互擱搭歡笑著, 更有三對三分不出你我還是她的捧腹爆笑著. 我負責不停歇的泡著東方美人茶, 也不停歇地按著手機的快門, 還偶爾插渾打科搖旗吶喊一番, 倒也其樂融融.

 

四點很快就到來, 素美意識到該是告辭的時候. 自從摔跤後, San 就減少運動, 體重也增加許多, 因此晚膳都是簡單進食, 嚴格管控. 任大嫂再三以東門美食相邀, 均未能留下母女共進晚餐.

 

陪兩位下樓, 素美原先是要搭計程車的, 我說服母女嘗試一回, 搭捷運到圓山, 再轉計程車, 捷運站就在隔壁巷子口郵局的地底下, 有電梯. 買好媽媽的敬老票後, 目送倆人搭扶梯, 消失在地下一樓樓板, 我才離去.

 

大嫂總以錯誤的減法去看人生, 說甚麼見一回, 少一次的蠢話?

我決定要用加法的角度, 去匡正她不知從何處沾染的世俗謬誤, 儘快與素美連絡, 也以送相片為由, 請轉奉母親, 下週銀霞大嫂將親訪大龍洞. 日後姊妹倆當時常會晤, 見一回就多賺一分歡喜, 直到長長久久喔!

 

敬頌  健康快樂

嗣洋上 8/9/106  22:21 中壢書窗






[素美回應]

袁大哥

你實在太有心了,還記述了歷史加會面實錄。更正一下 : 我們家只有我是台大畢業,並我父親過逝時已 71/72 歲。會讓我媽看你的大作,她一定會非常感動。

了解下週一你們預備的行程,會在家等候。我的手機號碼是 0910-165-aaa,家裡電話 2593-aaaa

期待下週一見 !

素美 8/1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