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30日 星期六

2017-25 隨緣瑣紀: 告別戰後嬰兒潮的世代


 

哥兒姊妹吉祥:

 

楔子: 1945年八月二戰結束, 復原的景象帶來生兒育女的樂觀期待. 以我家六位哥哥兩位姊姊為例, 父母那一代人處於以農業為本的社會, 即使居住在還不算富裕的小城鎮楊梅, 鄰居親友們普遍也都養育十個子女. 到了我兄姊這輩, 平均是三到六名子女. 我是家裡唯一在1945年後才問世的戰後世代兒, 可以說是得天獨厚, 既未遭受過戰爭的動亂, 也未因戰後短暫的物資缺乏而長得瘦弱, 更多的是受惠於持續五十年經濟社會蓬勃發展的機會. 然而我的朋友輩中, 卻只承擔起以 [兩個孩子恰恰好] 為政治宣導的微薄責任, 我們的下一代, 也是被催眠似地接受了最多只能負擔得起兩個孩子的自我限制, 到了孫子輩 ? 我不知道會往我父親輩 [十姊妹] 的方向移動, 還是愚蠢到被嚇得不敢生育? 讓國族走向凋落的窮途?

我深信公部門在過去這兩代人來的教育方針, 是出現嚴重差錯而毫無反應/省能力! 該是時候向那曾經自詡敢於莽撞衝闖體制, 卻又自私逃避責任; 曾經高舉無神論, 卻又迷失在存在虛無的世代告別了.

 

 

話說12/14 把今年的第24封信 [2017-24 以色列樂齡中心的啟示] 寫完傳送給哥兒姊妹後, 心想就要封筆過年了. 沒想到12/23 初中聯照同學娶媳婦的喜宴, 帶來無比的歡樂, 很想急著與沒有機會參與的好友們分享. 然而一提筆時就擔心: 如此張狂傳佈歡樂, 會不會在充滿低氣壓的時局顯得突兀呢? 還是低調的好.

 

於是把年終封筆的話題方向改成 [迎接七十歲] ? 從七月開始已經收集足夠有關: 腳力, 視力, 牙齒, 記憶, 脾氣, 耐性等衰退的佐證, 正好來一次年終哀歌大清倉, 除穢布新, 送往迎來. 可是就在昨天清晨, 五點醒來時發現, 照西曆要到 2019.1.1. 的午夜, 才算是正式跨進古稀之年, 那麼, 會不會像上個月 (11/23) 就獨自跑去桃禧航空城酒店, 想參加聯照同學家的喜宴, 卻讓富態的經理先生於細讀請帖後, 才客氣地提醒我說: [先生, 您早來一個月了, 下個月來時, 請記得直接上二樓…] ?

 

 

那麼就轉個方向, 來個 [告別69] ? 不過這個數字有點兒詭異不正經, 還是具體的說出來, 是告別二次戰後嬰兒潮世代比較有豐富的話題.

 

如果說一個世代是三十年, 那麼戰後嬰兒潮的世代, 應該可以涵括1945-1965 或說是民國34年底台灣光復, 到民國54年出生的人. 依我們那個世代的時髦說法, 就是從三年四班到五年四班的同學們.  

 

對我這個三年八班的學生來說, 悄無聲息地就走過這輝煌的大時代, 來去都沒能留下什麼值得記憶的玩意兒, 本無所謂告別不告別的問題. 然而就那樣不聲不響地離去 招呼也不打? 似乎有違多年的教養.

反正就要七十歲的, 一時想不出適恰的告別理由? 沒關係, 不急! 別的本事沒有, 事緩則圓的道理早已融會貫通, 既然早早就讓聖地亞哥的倆個孫兒, 透過視訊給吵醒, 就到老街溪去走走吧! 好一個藍天白雲豔陽冬暖的星期六早晨.

 

帶著 7Plus 手機來到賞心悅目, 寧靜的翠綠河畔, 滿心歡喜的一張張設計著大蒼鷺的身影, 又頑心大起, 想以造物者般地角度, 用全景扭曲滑轉清溪錯置的小湍流, 恣意享用層出不窮的樂趣. 來到興南堰前, 一位略顯瘦黑的老哥, 走上前來, 口齒不很清晰地問: [新明國小在那裡?]

 

我走過但不熟悉, 正想著該是在元化路的夜市方向嗎? 略顯歉意地微笑著伸長左手臂, 指著元化橋, 正想說是夜市可是那位像是三年級前段班的學長, 已經轉身離去, 背上是時髦的雙肩帶近似空空的登山包. 猜想是參加畢業六十年的小學同學會吧?

 

走過中央路大橋, 遠遠瞥見橋遠端的小學牌樓, 猛然想起應該就是新明國小吧? 想轉身追趕方才問路的老哥? 可惜紅燈把我阻隔後路, 就讓那位老學長從民權路, 小小地多運動六七分鐘吧? 我想起本家明字輩的後生, 也曾擔任過新明校長喔! 二十年沒見了吧?

 

歡暢淋漓地從豔陽曝曬中回到家裡, 紅燒兩尾二姊送的竹夾魚, 打開公視正重播曹瑞原導的 [一把青]:

在台北的療養院中, 嚴重失憶的副隊長夫人小周 (天心) 喃喃的追問, 已經長大的女兒墨婷 (溫貞菱) : [芊儀 (楊謹華) 和小朱青 (連俞涵) 怎麼還沒來呢? 不是說好要一齊到機場去的嗎?]

 

抗戰勝利時才二十出頭的那一代大姊們, 如今都九十開外, 大多數也已經告別紅塵走入歷史, 我淚眼模糊地關上電視, 強事專心地把骨肉難分的紅燒魚吃完內心裡卻是一陣愣然? 曾幾何時, 我們十幾歲的小伙兒, 才從黃色檯燈下, 迭宕起伏地看完她們顛沛流離的大時代故事: [華夏八年], [藍與黑], 還有屬於沙坪壩的 [未央歌]… 告別? 真的不知道該從何處說起呢? 哈哈! 滄海一聲尷尬的苦笑吧! 

 

敬頌  新年新氣象  閤府健康快樂

嗣洋上  12/30/106  17:10 中壢書窗

2017年12月14日 星期四

2107-24 隨緣瑣紀: 以色列樂齡學習中心的啟示



 

哥兒姊妹吉祥:

 

楔子:

十一月下旬公視介紹以色列前議長夫人貝蒂, 1967年六日戰爭的女豪傑, 與十四位伙伴共同推動樂齡學習中心, [晨禱] 之名自我期勉. 選擇都會劇場, 博物館等黃金地段場域上課, 課程不同於消遣休閒的銀髮大學刻版印象, 例如最近就開列: 基因, DNA, 設計線控組合樂高機械人, VR/AR之運用, 遙控無人偵防車等, 均屬學院與產業熱點加值創新科技, 而廣受歡迎, 自給自足, 不需仰賴政府補助.  

 

學員分享出國旅遊經歷之外, 也安排資深軍事記者等專業分享, 徹底改善 [孤獨死] 的陰霾, 帶來資深國民生活新風貌. 學員每每都盛裝出門, 認真學習, 真心會友, 共進美食, 盡情享受歡敘時光. 激發生命動力與樂趣.

 

 

話說雞年的十一月二十日星期一, 午後四點例行邀請91歲大嫂逛大安公園, 來到第一站露天劇場, 巧遇幾星期前的星期一, 一位說是喜讀 [蓮華經] 卻不快樂的剛過半百小女子. 仍坐舞臺前緣, 也許內心正默默演出某段生活劇情? 我呼喊她前來觀眾席正中央的末一排, 兩位相距四十歲的女士, 二次重逢相見歡, 話說個不停, 我僅剩下, 隔十幾秒鐘, 勉強插上一個朗朗歡笑聲的空擋.

 

 

兩位年輕學生怯怯地走上前來, 女生手持筆記本, 男生看清楚了, 才只一隻A6手機?  生澀地表明是台大學生, 做銀髮族的研究題目, 想進行訪問. 我立刻爽朗應允, 還玩笑的說, 田野調查應該要有問卷啊? 男生搖搖手機說, 準備有三十個問題. 我又好玩的說, 只能問三個問題喔!  女生點頭, 男生說沒問題. 

 

市場調查是我職業生涯的老本行, 不論是接到家庭電話訪問, 還是街頭隨機抽樣, 我都會樂於配合. 至於三個問題為限, 那是希望達成 [問對題目] 的挑戰. 通常找對最重要線索可解決百分之五十的問題,   

第二個線索百分之三十, 再來一個線索就豁然開朗啦! 哈哈! 這也是我的職場訓練.

 

 

第一個題目:  銀髮族對年青人的建議

首先請允許正名為 [資深國民], 老外也用Seneer; 大陸稱 [老人], 台灣稱 [敬老] [銀髮], 對於健康的資深國民來說, 都不夠正式穩重.

 

其次做為一個有實際效益的學術題目, 請對於 [健康資深國民] 重新定義. 國人平均壽年已經超過八十, 可略分成四組: 20 以下 [尚青]; 20-40 [尚拼]; 40-60 [尚成]; 60-80以上 [尚熟]. 當前國人偏向在55-60 離開職場, 那麼去職後, 正值知識經驗最成熟的時候, 若能像經營之神王永慶先生, 和張忠謀, 施正榮等先生那般, 至少還可以對社會, 對世人做出二十年以上的貢獻, 而不只是狹窄地當做 [社會負擔] 來探討問題本始. 再說健康資深國民, 普遍具有: [心無旁騖], [解決職涯相關問題的能力最強] 的特質,  有時組織裡出現難解的問題, 他們的意見, 可以讓 [尚拼] [尚成] 的後生, 帶來醍醐灌頂之功. 對全國來說, 都是具有最高生產力的黃金歲月, 值得去建立引導珍視機制. 
 
 
 
 
 
 
以上觀點是想給55歲以上的朋友分享的, 一是勸大家慢點離開職場, 像王永慶先生九十三歲辭世的前一天, 還行程滿檔, 那才是一百分的完美. 二來是建議政策上, 面對健康資深國民比重漸高的國家, 要有更開放健康的因應, 期使資源做更恰當的分配, 望禮運大同的理想社會有實現之日.


1987年麥肯錫顧問社由大前研一領軍的小組, 給經濟部與外貿協會的建議方案之一, 是建立人力資源中心. 其中引介歐美日退休人才為我產業發展顧問, 是一條寶貴又負擔得起的道路. 如今國內建立並妥善運用 [資深國民資料庫] 的老藥方子, 仍然值得持續重視.




  

 

第二個題目:  健康資深國民時常懷念的事情 (謝謝正名)

我指出這是一個假議題, 回憶在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會有, 其重要性也不會因階段而異, 不值得花過多資源僅探討60-80以上的群組.

 

第三個題目: 健康資深國民常感困擾的問題

我的回答是: 問題出在年青人的想法上, 健康資深國民普遍都沒有沉重家累的負擔, 也都重視活動養生的生活調適, 本來並不存在需要動用國家機器來幫忙的大問題. 倒是大部份處在 [尚拼] 群組的年青人, 很少有足夠智慧與能力, 妥善照顧好小孩, 又兼顧事業上的挑戰, 因此極少費心去思考也極少例外的, 把孩子托負長輩照護, 形成普遍的隔代教養現象.

 

其實傳統理想的三代同堂家庭, 是最能夠解決幼兒照護與高齡孤獨問題的組織設計, 可惜四五十年來台灣教育的疏忽, 讓剛成家的年輕夫婦, 就以離開有長輩的家, 為首要的奮鬥目標, 於是為買房付出十到十五年的青春資源, 讓房地產業連連翻漲, 終至高不可攀.

 

如果勉強要談健康資深國民的困擾, 那大概就是孤單寂寞. 孔夫子說過 [君子慎獨] 的話, 拿到今天來探討健康資深國民, 如何面對孤寂時, 首先是要培養一或數項, 可以獨處時的嗜好或專長. 把獨處變成每天的一段功課, 變成可以自由揮灑的時空, 成為生活趣味的好朋友, 那來孤寂之插足惹上塵埃呢?  

 

 

初中畢業53年的同學, 每月吃吃喝喝的歡聚, 我早想讓大伙兒一齊練唱客家山歌, 輕輕鬆鬆的把山歌三大調給朗朗上口? 這是 2018 的功課.

 

東吳經濟系畢業 46年的同學, 每兩三個月也吃吃喝喝的歡聚, 我想組一個讀書會, 至少讓文久同學那套用生命寫作的 [重建經濟學], 得有傳人, 不讓在極樂世界的好哥兒, 嘴裡碎碎唸. 這是 2018 的功課.

 

 

似蓉這回返鄉參加慈濟研習會, 送我一件書包吊飾, 上面金質行書寫著:  [人生簡單就是快樂, 生活單純就是幸福.]

你我共勉之 , 可好?

 

敬頌  佳節 健康快樂

嗣洋上  12/14/106  傍晚時分  中壢書窗

Ps:

送上昨天二姊家的聖誕紅一張 洋洋喜氣  祝福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