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日 星期三

2015-48 分享清洗頸項的秘密


 
 
2015-48  分享清洗頸項的秘密

哥兒姊妹吉祥:

南宮博是我小學初中時代的歷史小說家, 他寫的 [董小宛] 讓報紙副刊成為搶讀的熱點. 南宮先生也寫當代的輕小說, 他寫 [風信花] 描述昔日華航空姐的國際換日線愛情篇章, 絕對是公務員月薪新台幣千元世代的美麗新世界. 猶憶小說在徵信新聞連載時, 我才小學五六年級吧? 那已經是半個多世紀以前的往事. 不知道甚麼原因, 故事中的某個情節, 卻一直讓我記憶深刻?

 

記得 [風信花] 那位剛滑進中年的男主人翁, 是記者先生吧? 在與香港啟德飛台北松山機場的班機上初邂逅的空姐約會前, 在國賓觀光飯店盥洗室的大穿衣鏡前, 看到自己已然開始起皺鬆弛的頸項時, 感嘆地自語著: [四十歲的人必須為自己的容顏負責; 40歲男人的年齡是最先寫在脖子上的…] 不知哥兒姊妹們以為然否?

 

無端想起美味的雞脖子, 小時候是我喜歡吃的, 然而忘記打何時開始知道, 是網路上說的嗎? 雞脖子上充滿一粒粒的脂肪瘤, 是不好的東西之後, 就不肯再吃那看起來很營養的部位了. 有人說那可能是淋巴的病變? 然而吃烤鴨的時候, 在脆脆的鴨皮底下, 那凝脂欲凍, 玉白顫動, 還是引我垂涎的.

聯想起我那同樣多皺摺的脖子, 書上也說是聚集了淋巴線體的身體重要樞紐地帶. 早已過了 [花信風] 的年齡又匆匆逾越四分之一個世紀, 頸項鬆垮早已敵不過萬有引力. 有趣的是此刻又想起, 孩提時代學習自行洗澡時, 母親都會叮嚀著: [下頷要洗乾淨啊!]

 

然而都過去一個甲子的歲月了, 仿佛才聽懂了母親懇切叮嚀的真義?

最近沐浴時, 才開始真切地體會到, 身體皺褶多的地方: 脖子, 腋下, 鼠蹊, 膝蓋背後, 還有腳踝脛背, 都是洗戰鬥澡成為習慣的多數國人, 最容易忽略的部位. 偏偏又是吾人日常活動時, 運動最多也是磨擦最激烈的地方, 因此皮屑脫落最多, 替換最勤的所在, 自然要花更多心思與時間去清潔才對, 反觀習慣於洗三分鐘或七分鐘澡的哥兒姊妹們要留心了, 身體上多皺摺的部位, 若能每日清潔乾淨, 不但勝過抹上過多的乳液, 相對部位的皮膚也會因為更透氣而保持光滑緊實, 運動時, 關節也會特別靈活生動, 請參考.  

 

我最近習得的體驗是, 從頸項到腳踝的皺褶部分, 因為皮膚面積較大, 又不平整, 如果只是從頭到腳淋浴, 即使沖淋上一刻鐘, 也未必能夠洗乾淨. 必須先將溫水緩緩由上而下, 把各部位淋濕後, 打肥皂, 略為塗抹均勻後, 過了一分鐘, 才開始從頭頸而腳, 逐步耐心地搓揉清洗, 這才可以把皮膚碎屑, 像違章建築般清除乾淨, 直到感覺皮膚滑溜才止. 平常很少認真清洗的部位, 也正是淋巴腺分布豐密的地帶, 相信多次的搓揉按摩, 也能達到舒活經絡, 促進代謝的功效喔.

   

讓我想起正在片斷閱讀的抗戰小說 [杜月笙傳], 描述不論市井小民或是政商大亨都喜歡的上海澡堂, 搓背的師傅總能從客倌身上擦揉出讓客戶滿意的大量油垢皮屑來, 得到更豐厚的打賞. 也從寰宇遊蹤土耳其浴澡堂的老師傅搓身秀, 看過更驚人的皮屑清除量, 讓我感到意外的是, 即使客人已經在蒸氣房裡聊天耗上一兩小時了, 輪到躺上老師傅的工作床後, 照樣搓出一層層的皮垢來? 不久前客家電視台[作客他鄉] 的韓國紀行也有蒸房搓體功夫表演, 把那位年輕健碩的客家主持人大瀚, 搓得大呼小叫, 也揉出了半斤重的皮膚屑吧?

 

這讓我又想請大夥兒共同思考分享兩個角度的問題:

其一, 公共澡堂溫泉池, 多數人士都只匆匆沖淋兩三回就下池去浸泡, 但是皮膚屑一定是等浸泡一段時間後才鬆落的, 大池裡就很難維持清澈見底的了. 莫若野溪溫泉長流水才能暢歡.

其二, 若說皮膚像洋蔥層層剝到裡, 那麼依澡堂師傅那般搓揉法, 先是角質, 後來恐怕會傷及深層真肌? 不禁想起陳昭妃細胞學博士提到過, 人體細胞凡再生五十回的疑慮? 恐怕人體細胞的更生次數, 也會因各部官能而異吧? 否則: 頭髮天天掉, 頭皮, 頸垢等日日搓, 怎生了得? 哈哈!

 

十二月初二日, 農曆上說出七日即為節氣的 [大雪], 一周來氣溫也開始明顯下降, 哥兒姊妹們或許可以沐浴時, 比平日多花上一半的時間, 天天將身體的皺褶好生調理一番, 一定能找到很大的樂趣, 說不定也能把南宮博所說, [脖子上透露的年齡] 拋出九霄雲外喔.

 

三天前 (11/28) 天晴氣朗, 從楊梅陪岳母午餐後返回中壢, 來一次鐵馬青塘行, 巧遇一對初訪青塘美景的戀人, 為我拍下幾年來, 單車獨行的難得紀念照, 請分享. 另外也把南宮博從維基百科上抄下一段附在信後頭, 請哥兒姊妹共同懷念一下時代的大作家.

 

敬頌  健康快樂

嗣洋上  12/2/104 21:15 中壢書窗

 

附錄:

南宮搏1924-1983年),港台歷史小說家。本名馬彬,字漢嶽,浙江省餘姚縣人,另有筆名史劍、許劍、馬兵、碧光、齊簡等。浙江大學畢業。曾任《掃蕩報》編輯,重慶《和平日報》編輯主任,上海《和平時報》總編輯。新中國成立前後到香港創辦南天出版社,後赴台主持《徵信新聞報》,繼而出任《中國時報》社長兼評論撰述委員。他擅作歷史小說,留下作品六十餘部,其中一些有英文、法文、西班牙文和日文譯本。1972年,他的《洛神》由楊喜松先生翻譯後交日本《文藝春秋》雜誌連載,得白樺派以「現代中國歷史小說的第一人」相譽。

南宮搏歷史小說的風格不一。概要說來,早期作品只講男女相思,有言情小說神髓,文字舒放有致,纏綿動人,對天下大勢常避而不談;後期漸關注歷史事件,行文間喜加按語,渾厚有餘而靈動稍損。他諳熟史料,對重要人事往往有獨到之見,這使得他的作品又不乏給古人「翻案」的效果。譬如《貂蟬》就翻了董卓王允之案,指王允權欲太重,完全不顧惜董卓締就的和平繁榮。

南宮搏嘗謂:「我處理中國歷史,以夏禹為有史之起點,以前自然有,但只是一些傳說,完全不能稱為史,此後,我的大劃分代為:秦始皇統一中國;南北朝的大混亂;唐玄宗天寶之亂;蒙古人統治中國;孫文創中華民國。這個大劃分,以唐玄宗天寶之亂為中國命運的轉折點。自天寶之亂以後,中國就長期向衰了,這是從文治教化整體的輝煌而言,一時的武功或疆土擴大,是不足道的。」(南宮搏《楊貴妃·前記》)所以他十分重視唐玄宗楊貴妃,再三創作這一題材的故事,前後計有《楊貴妃》《楊貴妃外傳》《楊貴妃新傳》《天寶貴婦》等五種。

南宮搏又曾以「史劍」之名出版《郭沫若批判》(1954年),以「碧光」之名出版《脊樑挺立的人生》(時間不明)和《陋窗小品》(1977年),以「馬彬」本名出版《轉型期的知識分子》(1956年)等。1961年曾任《妖女何月兒》的影片編劇。(抄自維基百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