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25日 星期六

2015-20 老英雄尚能飯否 止飲歌


 

哥兒姊妹吉祥:

這是春節期間想聊的最後一個話題.

漢書上說 [民以食為天], 客家話說 [吃飯皇帝大], 孔老夫子也深信 [食色性也] 之說, 所以過年後原本排在第二個想與哥兒姊妹們談, 如今卻陰錯陽差地成為最後的, 就是春節期間吃吃喝喝的 [飲食] 觀察, 謂之 [飲食文化] 也不嫌大, 謙虛的說, 或可稱之為 [飲食習氣] ?

[插播] 之一

四月22 星期三是個值得紀念的日子, 這晚我將正式告別輪椅 (: 就是那張我兒子的四輪辦公椅, 兩次左腳踝扭傷, 寸步難行期間, 成了我的代步工具). 這第二次的復發型腳踝扭傷, 從四月十一星期六聖地亞哥遊動物園事發起算, 到今天晚上整整是十一天. 這回因為我完全掌握了病發與反轉痊癒的過程, 所以一點兒都不心急, 天天都坐在兒子客廳沙發上靠電腦與電視, 還有書報過日子, 除開頭兩天的抽痛擾人清夢外, 其餘的日子倒也清淨舒暢.

可惜昨 (4/22) 晚仍有些微痠庝, 今天傍晚去做第三度門診, 又去 Outback 享用牛排大餐後, 還是多忍三五天, 才走路比較好.

[插播] 之二

四月21 日星期二是個重要的日子, 初中同學耀星返鄉, 邀芳慶與阿振在大江屋歡聚, 喝咖啡, 聊攝影, 追逐五色鳥芳蹤, 實現天堂樂年的標準生活. 巧的是美東的良惠幾天前也來信預告, 4/21-5/16 會在台灣, 問我回家了嗎? 而今天就收到她寫的, 花上三十個小時才返抵故鄉的 [機場神話], 我本想用這封信回她的, 可惜心有旁騖, 未能早兩天送出.

[插播] 之三

四月十八日星期六是一個有趣的日子. 這次來加州, 妻預定四十天足矣! 所以就訂下 4/18 的回程長榮機票, 可是我來到一個禮拜, 就收到女兒 4/4飛往舊金山的機票, 希望住上一個月, 可是因為第一次左腳踝扭傷, 所以兒子延到 4/18 啟程. 然而有趣的是, 我又因為腳傷尚未痊癒就急著趴趴走, 扭傷復發, 啟動第二次的療程,  4/18 飛往舊金山的機票, 再次延到 4/30 . 可巧的是住在巴西聖保羅的林師母, 難得來美國玩, 已經決定 4/26 飛來舊金山奧克蘭機場附近的老同學家. 下星期三就是 4/30 , 希望我的腳傷可以回復得, 讓我如期飛往舊金山.

回到老將軍尚能飯否的話題吧!

八十八歲的大嫂, 每天上午七點半, 就走到中正紀念堂打外丹功到九點, 接著參加誦經團, 一步一佛號地行經, 走到十一點半準備進午餐. 下午一點半又開始誦經走路, 到四點半, 一天的運動時間往往超過七個鐘頭, 分量是夠重的了. 每星期我都想北上, 到家裡去陪大嫂吃上一頓晚餐, 然而平均每個月也只有兩三回實現.

至今廚房的事仍都是大嫂在忙, 兩個人的飯菜, 很簡單, 吃完後還預留一份在電鍋上熱著, 給剛當上爸爸一年的侄兒阿皓八九點下班回來吃. 六點準時開飯, 大嫂每餐都要兩碗飯才夠, 從民國 53 年我來台北讀高中起, 就一直是這樣的. 可我卻是已經退化到一碗飯的階層了, 有美食佐就再添一碗陪大嫂吃久一些.  有時候在竹科上班的姪媳婦小玲回來掌廚, 從家裡摘來的青菜會多燒幾盤, 我也會多盛一碗飯, 哈哈! 我想說的是: 大嫂才是家裡的大將軍, 從年輕到現在都還維持著, 每餐兩碗飯的肚量, 真是讓我深感慚愧啊!

大嫂是我們家自祖母以來, 活得最長壽的人. 祖母84歲歸仙, 父親 80, 母親73, 大哥辭世時是 85, 其他兄姊都沒過八十. 我很清楚的知道, 外表看起來單薄精瘦的大嫂, 除膽固醇 210 之外, 每三個月的健康檢查, 都是非常健康, 她一定可以成為我們家的百歲人瑞.

羊年來到陽光南加州的第一個禮拜, 每天晚餐都要下三杯米, 兒子兩碗飯, 我一碗, 盛上次日的便當, 剩下的剛好是我第二天的午餐.

在中壢家裡, 也只我夫妻倆用餐, 也是習慣一次煮上三杯米, 但是可以吃上一個禮拜, 因為妻基本上是只吃菜, 至多吃了兩口飯爾, 我不很清楚所謂減肥餐的邏輯是怎樣? 但是好像都是從 [不吃飯] 開始的?人是鐵打的, 飯是鋼啊! 光吃菜, 怕吃澱粉? 這一定不會是維持健康的好法子.

然而有趣的是, 當我意識到, 我們父子倆, 每天都要煮三杯米, 吃飯的份量好像太多了些時, 兒子立刻接受建議, 試著把晚餐的兩碗飯減少成一碗. 但是沒兩天, 他就必須吃宵夜才能上床, 即使勉強上了床, 也都還曾因肚子餓, 起來吃完東西才睡.   

兒子家用的飯碗, 是比台灣的大上一半, 每餐我都只盛上八分滿, 就已經很飽足了, 所以我才估算到, 兒子的食量好像是造成小肚子的原因? 才建議他試著少吃點飯的, 沒想到竟會帶來吃宵夜的麻煩? 可見兒子的工作量是夠大的, 與大伯母依樣, 都是每噸餐得吃上兩碗飯才飽足的階級. 哈哈! 我這隻米蟲, 就省省的吃少一些吧! 哈哈!

: 其實到今天 4/24為止, 已經來加州快五十天了, 每星期我們父子兩人都要吃上九到十磅的豬肉, 除開頭兩星期是三層肉外, 都是不帶皮的夾心肉. 我終於學會烹飪夾心肉的程序, 每晚餐時煎一回都像是新鮮沙朗牛肉那般好吃, 肉非常的甜美軟嫩, 略帶彈性的咬勁.

每天晚午兩餐, 父子倆一直都吃不膩似的. 即使有三四回, 因為我腳扭傷要配合王針藥師的門診時間, 不得不在大華超市買便當, 那便當菜, 也是讓我們倆都不滿意的, 更彰顯出家裡夾心肉料理的美味.

哥兒姊妹吃鮭魚與蹄膀瘦肉時, 大部分的經驗是吃到燒得太老, 太柴的精肉? 這是非常可惜的, 我每每紅燒三層帶夾心肉 (台灣豬肉攤都喜歡這樣夾帶著賣), 都會為燒得太柴的瘦肉, 感到很難處理, 這也是我這回來南加州, 下定決心處理這個難題的理由. 我想到就像煎新鮮牛排那樣, 只要掌握好火侯, 時間, 就能燒出鮮嫩好吃的牛肉.     

我的處理程序是: 把買來的三四磅夾心肉, 逆著大多數紋路垂直橫切, 每一公分多一點一片, 大約可以切出漂亮的五六片 (每片約八到十兩), 還有一兩小團碎肉. 用一隻磁缽, 半碗醬油, 一整顆大蒜切片, 料酒少許也可以. 把肉片逐一醮醃, 等把所有肉片都沾到醃料後, 用玻璃蓋或是保鮮膜蓋著缽口, 置冰箱半小時後即可煎煮.

中火熱鍋後, 將兩片或更多 (依用餐人數決定) 醃好的夾心肉片, 平放在鍋底, 撒上黑胡椒, 上鍋蓋. 四分鐘後翻面, 再撒黑胡椒. 又四五分鐘後, 再翻一次, 然後蓋上鍋, 關小火, 悶上六分鐘, 即可關火, 等上菜.

食用時可以用牛排刀依紋理切成半吋碎塊, 或是用廚房料理剪刀處理, 都會得到意料不到的美味喔! 一頓類似沙朗牛排的大菜, 半個鐘頭內就可以搞定.

煎肉的空檔, 可以切半顆高麗菜備用. 煎肉會有很多肉汁 (不知道台灣豬肉會否?), 等肉起鍋後, 爐火調到中大, 把高麗菜置入鍋裡, 稍稍鋪開, 撒上鹽, 黑胡椒, 上鍋蓋. 兩分鐘後, 用筷子翻攪高麗菜, 蓋上鍋, 熄火, 等上菜即可. 等煎肉切好, 高麗菜也正趕上上桌. 也是半個鐘頭加上三五分鐘, 一肉一菜豐盛大餐完成.請享用.

(: 原話題是要談少飲的, 可是春節已走遠, 下次吧!)

敬頌  健康快樂

嗣洋上 4/24/104 晚十點於聖地亞哥

Ps: 剛來南加州, 多年未連絡的聖保羅有人來函, 也一併分享吧!

[回復永西]

永西吉祥:
 
再度謝謝你的熱心, 已經與三怡說上話, 還寫了一封信給大家, 急事緩和了, 如附. 貿易中心的顏貽斌主任是開朗的老哥兒, 亦請多照顧喔! 你在關西嗎? 去年夏天的僑委會, 除洛城的姜義正是我連襟外, 馬德里的陳文楠是我楊梅初中同學, 我們在畢業五十年慶祝會上才重逢, 雖然會後他就匆匆離去, 仍提起你兩位, 或可以在僑務會議期間招呼一下.
 
六十六歲了, 才更覺得人生的積極面, 好好鍛練心身靈, 管他要為時代擔負起何種責任呢? 哈哈還記得 1990's 初期的歌 [瀟灑走一回] ? 人生如江湖, 家是避風港?
 
羊年開春, 就溜到聖地亞哥來曬太陽, 真是有點兒不好意思喔!
明後天把藏了一整個冬季的臭皮囊, 鍍上古銅色後再設法請泳池的鄰居拍一張與哥兒姊妹們分享. 我準備寫來到南加州的第一封信了, 就此打住.
 
敬頌    健康快樂
嗣洋上   3/11/104 San Diego
ps:
讓大家找得翻天覆地真是有失厚道啊! 失禮!

[永西給辦事處三怡的信]

宋先生:您好。

直接與袁主任通電話才知道兩天前陪著𠒇女到美國渡假、預定四月中下旬回來,這期間他老婆説一有空袁主任也會上網、所以我亦將您的來函副本轉發給他,目前只有等待了!

耑此

永西 從我的 iPad 傳送


三怡 201539 下午10:19 寫道:

張主委,您好:

麻煩您告訴袁主任我上週六 (7) E-mail給他,請他上網查收,至於E-mail中要求他幫忙之事,暫時取消,因為我這裡另採其他解決之道,且傳給他的葡文信內容有小錯誤!謝謝幫忙。

  旅途愉快

宋三怡  敬上

2015/3/9 (週一) 10:51 AM 寫道﹕

宋先生:您好。

袁主仼臺灣地是:中壢市環北路34x20樓之2   

電話:03-42222xx   網址;syyuan@

耑此。     我在台灣有沒有事要幫忙?

永西

三怡 201539 下午7:31 寫道:

張主委,您好:

請問您有袁主任嗣洋先生在台或在美國的電話

聯絡號碼嗎?若有,請告知,謝謝。

  愉快

宋三怡  敬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