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6日 星期一

2014-03 十八度C 的空間思維



2014-03 十八度C 的空間思維

 

哥兒姊妹吉祥:

 

馬年一月六日星期一, 昨晚氣象預報說會降溫到十一度C, 心裡已經調整好了, 可是戶外溫度好像已經上升到二十度? 午後去市政府領取敬老卡, 轉到國民年金部門去理解一下規定, 再到郵局領取金融及VISA, 有關資深國民的手續, 大概就完成了. 我穿一件岳父留下的POLO 卡其色薄夾克, 套頭黑毛衣是很久很久前, 在台北東門住家邊上, 國際學舍商展時買的? 我喜歡那粗粗的羊毛與卡司米龍混合的感覺, 但一年也難得穿上三回, 衣櫥裡冬衣實在太多了, 輪一回大概就要到了春暖看花開?

 

市府前馬路上人車都少, 沒有風, 暖暖的. 遠處有水氣, 能見度約500, 方才二十樓書窗外, 也看不到二十公里外的海與風機扇葉, 天空薄薄的一層灰濛, 破裂的雲霧後, 透出藍藍的第二層天際, 仿佛深不可測, 其間有陽光的蹤跡, 心情平靜中透著說不出的安詳, 把步入熟年的一絲絲失落, 安撫起來?

 

市府社會課仍是只有三位 [客戶] 上門, 志工加上八九位公務部門女士, 特別親切地招呼著, 讓人一下子就感受到資深國民的慰藉, 那位重噸位的承辦小姐說, 很面熟 ? 我有些不好意思地說是兩個禮拜前, 剛來填過書表的啦! 很想學學日劇裡的邂逅: [初見面, 請多多照顧!] 到底這麼早就來這個部門報到! !

 

回到家, 妻說公司財務部門來電, 已經收到國民年金單位的停止繳付通知, 需要郵局存戶影本, 我又出門去百步外的 Seven. 此刻寧靜的六和路走廊間 (: 每每經過Olia 咖啡店, 都會往裡頭張望, 會否看到熟悉的臉孔? 真是麻煩!), 僅我一人走進便利商店, 服務小妹妹很快步出櫃台為我影印. 才兩塊錢, 還要開立發票, 真的是太超過 [便利] 了吧?

 

此時又有一位年輕, 看起來剛結婚的女士進門來說要影印服務, 我等在櫃檯前, 另一位沒穿制服, 體型圓潤的小妹妹, 很有精神地上前來招呼我, 身後跟隨一位身高一七五穿制服的小男生, 猜是店長, 大概是剛交班吧? 我拿著尚未結帳的A4影本, 兩秒鐘之內, 決定加點一杯35元的美式咖啡, 她問, 我答: [中杯, 熱的.] 盡管早上我已經煮過一壺, 兒子返鄉為外公送行時, 買回來的哥倫比亞咖啡.

 

(: 這真的是當下台灣年輕人, 寧願進入所謂的服務業, 而不願意進工廠, 上生產線研發, 吃些苦, 學習積累技術的經濟發展困境嗎? 莫說時薪110, 即使趕上洛杉磯速食店的350元又怎樣呢? 難道那就是當前我國大學教育, 期望培育出來的人力資源嗎?)

 

今天原想聊的是氣溫, 空間與心情的話題. 這個點在心底存在很久了, 一直沒有機會與哥兒姊妹分享. 直到上封信聊到重慶台北, 與兩個政權相隔六十年後的時空變遷, 在我心中感受到的某些兩地居民不同的思維. 這才連結上了今天這個時空變換與心情適應的話題.

 

家裡原設計是四房的格局, 海華建設備有兩台開立分離式冷暖氣機, 夏天氣溫高過三十二度時, 偶爾會使用冷氣空調. 但是冬天幾乎都沒開暖氣. 或許是因為高樓層, 加上密閉式的門窗設計, 讓室內溫度幾乎都維持在 18-22度間. 可以說一直都是初秋的舒適感覺. 一件長袖襯衫, 或是薄毛線衫就可以輕鬆地起居作息啦.

 

記得五六年前從洛城返來時, 冬天也是十七度C, 感覺很舒服, 晚上也只蓋一件薄壓克力仿羊毛毯就夠暖了. 說的也是: 十七八度的白天, 穿一件長袖襯衫, 加一件薄夾克, 就可以出門去, 照說夜裡有毛毯就足夠保暖的了, 可是不久之後, 室溫也差不多是這樣, 但是冬天的厚棉被, 就很順手地給鋪上床嘍, 而且還跟著氣象報告再調整身體的適應, 說是寒流來啦, 氣溫降到十度, 妻那晚就會想空想缺的去弄一個電暖爐來, 當然現在就是開暖氣空調啦!

 

我時時都會笑她, 室內溫度都沒有變化三度啊, 用得著如此不相信自己的身體嗎? 不過說也奇怪, 不蓋厚厚的被子, 還加床罩, 幾天妻就鼻流涕串啦? 不禁讓人懷疑, 人的身體真那麼嬌生慣養嗎? 好逸惡勞也像趨暖棄寒一樣快就讓身體 [墮落] ?

 

想起在巴西聖保羅工作時看到朋友的初生嬰兒, 醫院護士總是用紗布般薄的娃娃衣, 換做台灣的外婆, 那就是一層層的棉布衣, 把娃兒裹得密不透風才安心. 從那裏我才學到了初生兒的天生稟賦, 皮膚能夠隨著外面的氣溫, 自我調適, 因此免疫系統特別靈敏, 不容易生病. 後來回到加州, 才更深刻的應證, 老美的育嬰方式也是這樣的.

 

(: 其實不只是幼兒, 聖保羅 (緯度與台灣同, 只一南一北爾) 與洛城的男男女女也都是過著 [好像沒有冬天] 的四季. 我發現當地人, 除上班的西裝領帶族之外, 大都是看日頭穿著, 出太陽就是短袖, 陰天就是長袖襯衫, 除了工作制服外, 絕少人穿夾克. 也許是開車的關係, 也很少厚重外套的. 即使美東下雪的地方, 也是羽絨衣下就是襯衫, 進屋後就是夏天初秋的穿著了. 相信這種比較, 一定可以為我們一年四季溫差不大的寶島居民, 調整過度保護身體反而阻礙潛能發展之思維.)

 

可是在台灣, 或許應該說是在華人的社會, 嬰兒一直就給保暖得太超過了, 厚厚的衣物, 讓小娃兒漸漸忘記了, 調整皮膚溫度的能力, 於是氣候一有風吹草動, 就傷風中彈了. 每天傍晚在中壢街頭散步時, 總會經過兩三家小兒科診所, 家家掛號的孩子與爸媽, 都擠到騎樓上來, 診所還擺上電動玩具馬, 讓患者打發常常候診時間, 一年到頭都是這樣, 真是於心不忍啊! 無知的父母, 可把娃兒給害慘而不自知啦!

 

前兩個禮拜六, 我們飛往重慶時, 當天清晨淡水河口氣溫是六度半C, 晚十點二十分, 飛抵重慶江北國際機場時, 機長廣播說地面溫度是六度, 我們心底放下一塊冷凍般的石頭. 住進黃花園大橋頭的協信公寓34層高樓後, 兒子媳婦已經把空調預先設好在十八度C, 臥房裡是十九度.

 

有趣的是, 等安頓下來, 泡上一杯茶後, 大家都明顯地感覺到, 室內溫度太高了. 兒子把空調降到十六度, 才讓大家舒服許多, 臥室裡的溫度也跟著調降下來. 親家母為我們準備的蠶絲被, 非常的溫暖, 讓我們一覺到天亮.

 

這回的觀察心得是: 攝氏十七八度是最舒適的氣溫, 現在的住宅, 只要是氣密式的門窗, 即使沒有空調, 室溫都會維持在十七八度. 也就是 [四季如春秋] 般的舒暢, 請讓自己與幼兒的身體自動調整溫度功能充分發揮吧, 千萬不必把自己與娃兒裝扮成愛斯基摩人好嗎?

 

新年就在月底要來了,

 

敬頌  氣象萬千 心想事成  健康快樂  闔府幸福

嗣洋上 1/7/103 中壢書窗

Ps:

1. 近年舊金山的外孫感冒, 醫師都告訴女兒, 沒燒到40, 自家解決就可以, 不必吃藥.

2. 嬰兒的自我保護能力強, 但是機會不會錯失的. 即使長大了, 也可以透過鍛練把自我調適能力找回來. ( : 下個月即將當爸爸的侄兒, 當兵是在金門的水鬼營, 冬日四五度C的氣溫, 依樣戶外操課, 下海學蛟龍喔! 雖然十餘年來體重倍增, 仍一年四季甚少感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