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18日 星期四

2018-01 隨緣瑣紀 泡湯客


 

 

哥兒姊妹吉祥:

 

楔子: 客家話對於每天的沐浴, 除了最直接的 [洗身] , 兒童時也常聽父母與長輩談話時, 會用 [洗湯] 的字眼. 聽起來很親切, 又有雅趣. 這是兒時家家戶戶都用木桶提水洗澡的年代. 夏天是天井中井裡打上來的涼水, 冬天就先從大灶上的兩支鐵鍋, 一邊煮飯一邊燒熱水, 用瓠瓜瓢, 舀半桶熱水, 再從磚砌的水倉裡, 兌上自己適合溫度的井水, 然後才提進洗身間去. 洗完澡總是以提起木桶, 將剩下的乾淨水, 高舉過頭, 一沖而下, 當作完美的結束.

 

然而 [泡湯] 的時髦說法, 是要到民國五十三年, 上到台北讀成功高中, 與住在北投的同學們往來,  遊到陽明山等地與溫泉接觸過以後, 才逐漸接受的詞彙, 但是心裡一直不喜歡這種聽起來有銅臭氣息的休閒消遣.

 

然而不巧的是, 2014年八月下旬, 我在中壢的光南大批發, 看到日本人嵐山光三郎寫 (孫玉珍翻譯) [騷客, 狂客, 泡湯客], 就衝動地買回家來了, 原來是寫明治, 大正時代從夏目漱石到川康端成等大文豪, 在溫泉鄉的寫作故事. 可惜才翻閱第一章就讀不下去, 可能是想起年幼時, 對於溫泉的不喜歡, 更不想知道日本古人, 在澡堂的瑣碎.

 

然而最近也沒多認得幾位書中的日本作家, 但是卻能保持比三年前, 更濃厚的興趣與耐心, 一直讀到第五話 (: 全書共34話加上附錄) , 我想過完舊曆年後, 就可以靜下心來, 372頁讀完.

 

 

話說人生記憶裡, 孩提時洗身的木質澡盆 (也稱腳盆), 才是我最快樂的沐浴經驗.  每當黃昏從外頭遊戲暢歡回家, 聽母親指令把身體洗乾淨. 先是站在木盆外, 讓母親洗頭, 又打完肥皂, 沖洗掉全身污垢後, 才可以輕快地坐進洗澡盆裡去泡. 現在回想起來, 木盆直徑大約在兩尺約六十公分吧? 可是孩提時代, 卻可以想像是駕駛著西洋電影裡的帆船, 在大海裡的消遙自在.

 

那時那有塑膠小鴨? 什麼可以泡水的玩具都沒有. 沒有電視, 也沒有卡通故事可以扮演. 媽媽分身在忙廚房裡的晚餐, 只要天氣不冷, 不必擔心著涼, 母親都任我待在澡盆裡玩, 直到做菜告一個段落, 才會想起來, 讓我起身, 擦乾身體穿衣服, 不可以再出門玩,  乖乖在客廳等大家一齊進晚餐.

 

那時就記得, 偶爾當洗澡水達到一個難得的臨界溫度時, 半身泡在熱水裡, 水氣瀰漫, 閃電通過腦袋瓜, 會產生一種氤氳騰空, 彷彿神魂出竅的奇妙體驗. 長大後改用淋浴, 偶爾碰上天氣轉涼, 濕度高的時候, 開著窗眺望著遠山, 也有過幾回, 達到臨界溫度的美好經驗, 但是好像是可遇而不可求, 至今仍不知道如何去複製那美好的情境?

 

關於溫泉泡湯的印象, 除了唐詩 [長恨歌] 裡楊貴妃沐浴的華清池外, 一直會記得日本影片, 山裡的猴子, 在雪景中泡溫泉的舒暢情境. 個人的溫泉體驗, 要到小學三四年級去北投溫泉 (: 今日的博物館) 遠足時才有的經驗, 可惜是一次不好的經驗. 當同學們脫鞋, 擁進最大的公眾池後, 赫然見到幾位中年軍人, 袒胸露背檔立在前頭, 我們身高所及, 正好是面對他們一叢叢嚇人的醜陋黑森林, 幾個小鬼頭轉身退出大眾浴池. 不但對溫泉印象不好, 還暗暗發誓永遠不要長大, 讓小豬八戒變成如此那般的恐龍?

 

五六年級時, 家裡設置了一座燒炭及木柴, 生鐵爐的檜木大澡房. 長約四尺寬三尺, 天氣特別冷時, 大約午後四點, 爸爸就會吩咐哥哥, 將大澡房的水打八分滿, 然後生火燒熱水. 四十分鐘後水熱了, 父親就倒入好像是公賣局統一生產的硫磺溫泉精. 整個澡盆變成乳白色, 全家由爸爸開始輪流沐浴, 那真是一個家庭泡澡的美好時代啊!

 

通常母親, 嫂嫂, 姊姊都是比較慢才洗的. 不過每位家人都是先在澡房外用熱水肥皂沖洗乾淨才爬進去泡, 又因爐火一直燒著, 水溫的關係, 每每也才浸泡幾分鐘後, 就熱得必須起身擦汗著衣, 然後加添冷水. 輪給下一位家人享用. 等到最後兩三位時, 就不再添柴火. 我最常耍賴的, 就是爭取最後一個洗身, 通常可以任意的泡到想起來才起來, 那才真的叫作舒暢啊!

 

大學一年級住學校宿舍, 才有淋浴的經驗吧? 那種團體生活, 半點也不記得有甚麼美好的洗身記憶, 好像還限制熱水的開放時段? 之後住在校外 [人民公社], 自己燒大鍋爐, 大家輪流洗淋浴, 也說不上有特別值得留念的經驗.

 

倒是第一次上成功嶺, 某次放假時, 好友忠政拉著我, 轉幾趟客運, 趕到東勢龍谷飯店前的吊橋下, 在河谷裡幾經轉折, 來到一處野溪溫泉. 兩人興奮得脫下戎裝, 就暢快的浸泡在水溫適中的碳酸泉裡. 仰躺著欣賞半邊翠碧山崖, 另一面則是寬闊的大小卵石河床, 不遠處也傳來泡澡神仙們的歡樂聲. 那是我一生中最難忘的美好溫泉經驗. 可惜時過境遷, 好像龍谷吊橋也在一次颱風土石流中, 煙消雲散?

 

每年冬季寒流報到, 都會出現在電視新聞報導的新店溪公路邊溫泉, 也是我一直十分嚮往的好所在. 可惜直直無緣一親芳澤. 去年初中同學會, 到新竹尖石的會來會館, 近十口的溪邊戶外溫泉池, 算是我比較能接受的商業溫泉, 只是交通較費時, 開放時段也受限制, 到底還是商業氣息重了些, 不容易盡情盡興. 同學們的歡聚活動, 也曾安排去礁溪, 芝本等地造訪溫泉. 但是路途與心境還有時間的安排, 總難讓我稱心滿意. 也許我天生就與泡湯客無緣份的吧.

 

這是今年的第一封問候信, 寫了三個多星期, 年關也近了, 哈哈!

敬頌  狗年亨通  健康快樂

 

嗣洋上  1/18/107 17:41  中壢書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