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11日 星期四

2016-05 猴年的春節假期


 

哥兒姊妹吉祥:

二月十日大年初三, 天晴氣朗, 艷陽高照, 氣溫回升.

晨間夢中, 同學們為公益活動動員中, 三十幾歲的劉永發老師, 在運籌帷幄間, 上台表演空中懸浮大功, 只見他身手矯健, 幾個小節的街舞之後, 採取跳高背滾式英姿, 往空中一蹤, 整個身體挺直懸空, 面朝天, 以頭為圓心, 跟著音樂節奏, 轉圓圈, 越轉越快, 全場鼓噪, 歡樂聲不已.

老師下了舞台後, 同學們圍著誇讚佩服不已, 各個都想學, 我問老師:

[老師, 到底是怎麼浮起來的啊? 小時候看伊朗人在楊梅戲院表演, 是先躺平身子, 才逐漸從地面浮升起來的….]

水美國民小學班導師笑著指向我說: [你問對啦! 老師是….]

大夥兒正想聽個仔細時, 我就讓妻給推醒了也猛然記起來, 劉老師已經在兩年前駕鶴西去, 享壽八十.

 

翻開黃曆, 二月八日正月初一, 月破日大凶大耗不宜諸吉事…?

不禁聯想到二月六日凌晨三點6.4級的美濃大地震, 台南維冠金龍大樓社區倒翻, 已造成五十人罹難, 上百人失聯中, 舉世震驚, 各國紛紛組救難隊前來協助, 目前仍在奮力搶救的新春大悲劇.

 

一月三十日宏致公司尾牙後, 姪兒德耀送我回住所, 車上我告訴開車的侄兒說: [今年尚未感冒, 但是這兩天已經感覺到喉嚨燥燥的…]

當天晚上加州聖地亞哥工作的兒子媳婦與孫兒, 於午夜飛回, 返鄉過年, 為避免讓四歲的芳硯, 還有媽媽腹中的弟弟感染, 我晚餐後就開始服用抽屜裡常備的成藥, 沒想到直到今晨 (2/10), 才感到自在些, 真是頑強的流感啊!

 

這期間壯得像頭公羊的兒子, 居然回家三天後也感染了, 日英即刻去買家裡慣用的絲絲, 說來也蠻奇怪的, 崇耀只服用了一回兩顆, 就把讓他喉嚨癢癢的傢伙給趕走了? 我倒變成了頑固的吃藥老頭兒? 真是歲月不饒人啊!哈哈!

 

這個春節假期對懶散慣了的我來說, 真是過得太紛亂了.

 

貿協羊年的歲末交流餐會排在元月二十二, 老戰友歡敘在二十五日.

大嫂九十華誕是元月二十四, 姪兒聖皓請來五桌的親友共同慶生. 那天早上開車來接我們北上的侄媳昌斐就說, 故鄉陽光山林清晨起得床來, 四野已經變成白茫茫的世界, 昨晚下雪了!盛宴上我拍下許多照片, 還有一小段錄影, 席散出了儂來餐廳, 台北街頭也飄下兩三片雪花來? 大嫂說: [真的是九十年來, 頭一遭哇!

 

照片傳上我們共同的臉書, 同時看到岫雲從洛城返鄉, 陪母親過年的歡樂照片, 我回應了一句問候, 幾分鐘後文姬也回應我的照片, 告知油條回來的消息, 想想過年還有幾天才來, 發訊息本想與文姬安排星期三(2/3)岫雲返鄉的老同學聚會, 可是沒有收到任何的回應? 也就不勉強啦!

( : 那天清晨六點, 孫兒來一場驚天動地的大哭鬧?)

 

二月六日高雄台南地區的地牛轉身, 讓台灣的春節, 攏罩在一片愁雲慘霧之中, 即使家家戶戶都目不轉睛地盯在救難的銀幕上, 年還是倔強地來了, 又按著既定的儀軌, 一天天, 一項項地: 團圓, 祭祖, 敬神, 守歲, 走春拜年靜靜地進行著.

 

這讓我想起六十年前, 父親主持過年祭祀活動的情景. 除夕凌晨家裡就開始在二樓神明間忙著祭祖敬神的禮儀. 那是夜裡十一點到一點的子時, 父親說是 [交時],也就是除夕與前一天交替的過度時刻, 小孩子的我, 早已經過了上床的時間, 但是撐著幾乎睜不開的眼皮子, 參與大人們的熬夜盛舉, 那真是難忘的時刻啊!

 

除夕上午十點的清爐又是一件大事, 在家的二哥, 四哥, 五哥, 六哥都有份, 圍著神桌, 看著父親如何鋪上兩張報紙, 準備妥篩子, 毛刷, 湯匙等物件, 如何請下三隻香爐, 輪流將一年來的香灰與埋在灰燼中的香絲骨篩過一遍, 丟棄一部分色陳的香灰, 換上一部分新的香灰, 我看到香爐中篩出來的古銅錢, 還有幾枚釘子? 最後把香爐用乾布擦拭乾淨後, 小心翼翼地擺回原位, 各點上一柱香, 然後將一年才用一回的骨董錫銅鑄造香爐, 燒上檀香才算完成. 後來年長的哥哥都出門去, 最後是龍哥接下父親的傳承, 又教會了德耀姪兒, 我自己反而是看得多, 動手機會相對少.

 

今年兩位姪兒, 聽信江湖術士胡言, 說香爐是不能動的, 於是改變了清爐的方式, 本想回應一下孔老夫子: [汝愛其羊, 我愛其禮] 的堅持, 把姪兒數說一頓的, 阿公傳下來的就是家教, 聽外人胡說的甚麼呢? 南北網的風俗各異, 為何不能珍惜自家的傳承? 最後還是算了, 隨他們去吧! 日後持續香火的是他們這一代人啊!

 

除夕下午兩點的祭祖與敬神也是兒時家裡的一大特色, 父親這一輩的袁家親戚共四支, 一家住在埔心火車站, 一家在秀才路的樓仔下, 一家在大成路電信局對門. 必須等齊了四家人一齊上香才好, 所以我們並沒有遵照八十年老廟錫福宮的新春刻表操作, 這是父親的開明之處, 如果拘泥於午夜子時, 或是清晨五六點寅時卯時之交, 遠來家人的確實不方便.

 

記得年夜飯之後,  長輩還會再上香敬神一回, 點上大香, 時刻不斷, 後來老家神明廳, 改為點上可以燒上幾天的盤香, 守歲的家人可以在客廳, 也可以在神明間喀瓜子, 吃星仁糖, 冬瓜糖, 打嘴鼓. 喝茶或小酌都逸趣橫生, 讓童稚的我, 沉迷不已, 即使瞌睡跌坐也不傷大雅.

 

年初一早晨十點的祭祖與敬神也是我們家的特色, 依稀記得是因為大哥夫婦一直都在台北工作, 除夕夜都因年終結帳更加忙碌, 未能趕回家團圓, 所以父親才安排年初一的祭祀活動? 讓大哥夫婦有充分時間可以在年初一趕回家過年, 兩位出嫁的姊姊, 也會回娘家, 所以許多年來, 年初一的午餐才是家裡正式的團圓飯.

 

如今父母哥哥們都已經變神了, 我們還是在初一上午十點維持祭祖敬神的儀軌, 這是父親在世時訂下的規矩, 一方面考慮兄弟們已經分枝散葉各居一處, 同時也變通兩位姐姐, 年初二要接待婆家歸寧的姑姑們, 所以年初一就算是回娘家了. 年初二大家都輕鬆 [回娘家] 去了, 家裡反而是過年幾天最安靜的時刻.

 

這幾年第三代都長大成家, 年初三開始就相互邀宴, 倒也熱鬧. 這兩年兒子一家都返鄉過年, 增添許多額活動, 我恐怕要到正月初八開工後, 才能再度回歸懶散地生活步調了, 到時再來共同安排岫雲返鄉過年的熱鬧歡敘吧!

老年人說的: 不到月半 (客家人是講天穿喔), 都還未出年假啦!

敬祝  猴年昌旺  健康快樂  事事如意  國泰民安

嗣洋上  2/11/105 年初四 21:46 中壢書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