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20日 星期一

2014-30 星期五的早晨




哥兒姊妹吉祥:

十月十七星期五, 初中畢業五十周年慶的旅行隊伍, 昨晚結束三天的東部溫泉鄉之行. 諒已分別回到了台北, 松山, 八堵, 桃園, 中壢, 楊梅與湖口.

 

九點二十一分的區間車, 從中壢開出, 回到楊梅大成路 58號的家, 還未十點. 從後門的新農街一巷十五號進入, 兩個水族箱裡的深潭鱸鰻, 還在懶洋洋地藏在PVC塑料管裡, 聽姪兒阿皓說過, 大尾的有十一斤, 超過一米長, 四吋徑的管子, 快容不下身子了.

 

客廳茶几上的一長串香蕉, 是十天前, 安排洛城回來的姪輩子毅, 去昌增池塘釣魚那天, 阿鑑從自家農場裡剛割下來的, 一整扒的香蕉, 怕有七八層? 切成兩半, 眼前這半就有五層香蕉, 有兩三條已經熟透了, 全串蕉都是自然熟, 明天同學來到後, 一定大有口福.

 

蹬上二樓前段, 電熱水器已經妥善的安裝在中庭天井的牆上, 盥洗室清理得光可鑒人, 第一個房間裡, 整整齊齊地舖好兩張雙人氣墊床, 床單, 蓋被, 枕頭, 大浴巾, 小浴巾, 都是新購置的, 整齊地各就各位. 真是讓我感動啊! 昨天傍晚才說剛裝妥熱水器, 還要清理的, 我說早上要來整理, 沒想到整套接待貴客的程序, 透夜間, 都完美的備妥! 立刻打電話向姪兒致謝! 阿皓還又在電話裏, 面授前廳 KTV 設備的操作程序等.

 

打個電話給還在農場殺鵝的昌增, 讓他放心.

沒人接電話? 大概追鵝去了吧.

 

先到二樓前廳去熟悉一下 KTV 設備吧. 到底有四五年沒自己摸過整套設備了. 昔日在洛城家裡那套我是熟的, 回來後住在內壢高中對門的里仁為美社區, 也每星期都自己一個人去唱他一小時. 搬來這裡後, 卻一回都沒去過 K .

 

打開所有設備開關之後, 歡唱節目自動就上線了, 喧天價響的 K 廳前奏曲, 好熟好熟! 操作程序逐項地拾回舊日的記憶. 新的目錄式操作, 更是人性化. 很快就上手了, 只是排隊的歌曲, 仍待學會調整次序, 反正等正主兒 (五十年的老同學們) 來後, 自然就會的啦!

 

再次打給阿增, 接電話了, 我老家弄好了, 就過他家去準備吃午飯. 原來是殺兩隻鵝, 帶到湖口老市場賣頭牲的哥兒店裡去用機器拔毛的, 還以為多嘛的煞費周章哪! 哈哈! 說是殺鵝, 但廚房小鍋裡煮的卻是雞? 我因為感冒了, 沒太多心思去浪費, 反正阿增不是表面上看到的那般瀟灑單純, 總是有兩三步遠的替代方案, 或許是核四工程, 幾十年來, 一改再改訓練出來的處世哲學吧?

 

者了一壺東方美人, 剛坐下來, 就擔心明天午餐的正主兒, 是否能準時回到故鄉楊梅? 我立刻敲電話給良惠, 果然是有些好的變化, 一連問了三個題目:

 

[我先生想一齊來…] (當然萬分歡迎)

[桂梅可以帶路搭火車嗎?] (當然可以, 於是敲過去給桂梅, 請確定後逕叩良惠)

[美國回來的還有誰? 請耀星一齊去嘛…] (當然可以等連絡好就讓你知道)

 

在我看來半點不難, 可是阿增傷腦筋, 原計畫安排良惠等三位紐約回來的, 與幾位因帶孫兒, 沒能出席50周年同學會的阿嬤們, 出去十八尖山喝茶賞心的一日遊. 所以只有兩車十個座位的打算, 如果桂梅領軍, 一定像粽子般的增加一串鐵娘子, 那嘛運輸補給, 就得重新盤算啦?

 

鴻德明天號稱有董事會, 耀星必須透過芳慶才得找到芳蹤, 可是芳慶電話只有留言? 因此到午餐前, 只能敲定桂梅與良惠在台北車站會合後下楊梅來一節. 我卻向鴻德抄到仁樹的手機, 他正在中壢市公所辦戶籍的事, 本想拉他下來楊梅共進午餐的, 結果是改約四五點在中壢見.

 

阿增嫂 (秀梅? 真是糟糕, 吃過飯就模糊記憶了? C8 c8 笑不出來!) 準備的午餐豐盛極了: 紅燒肉與豬腳, 炒包心白, 虱目魚薑湯, 韭菜鵝腸, 連吃兩碗才打住.

午餐後, 一齊回老家看一下阿皓姪兒用心準備的住宿與盥洗, 還有 KTV, 順便檢視一下那四五層的黃金蕉. 兩人輕鬆地回到陳家後, 我就分手搭火車北上了. 說好四五點再度會合去看仁樹.

 

一路與傷風遺毒相抗爭, 不想在火車冷氣下, 原形畢露, 驚世駭俗的猛烈反應, 確實是用上了許多內功. 中壢街上艷陽高照, 風也刮得緊, 我仍儘量壓著咳嗽, 殺殺傷風的銳氣. 回到家就先上網, 看看昨晚剛旅行回來的老同學們, 有分享美照否? 尚沒!

 

日英從外面回來了, 未免傳染給她傷風, 我想躲進客房午睡一番, 哪知她說剛注射完 [流感疫苗], 哈哈! 上禮拜市公所還通知我去接種, 但是覺得老臉尚掛不住,就沒去了. 賢妻卻以高血壓之名, 取得一席預防注射權利, 我想八成是公所找不到人, 就放寬標準了吧?

 

剛想躺下, 電話就響起, 是阿增預告四點抵達環北路樓下接我, 可是只有幾分鐘時間, 不如下樓去等好了, 到了路邊敲過去給阿增, 說已經在樓下等了, 請不必再電話聯絡. 哪知道, 他驚訝地說: 不說是四點嗎? 我還在楊梅尚未出門哩!

 

哈哈! 真是不同個性的人, 就有跑得不同速度的時鐘啊! 我又上樓來, 把手機放在耳邊, 開著機邊等待邊閉目養神, 真的已經是撐得難過極了哩!

 

民享二街?  似曾相識, 卻只緣在此山裡濃霧中. 阿增不愧是神車手, 只說 Google 過了, 一直往外環道駛開下去就會到啦! 神準極了, 五分鐘就到了仁樹小舅子家的五層豪宅門外, 車停妥後, 長成大個兒的美國嬌客, 也出來開雕花金屬大門.

 

仁樹這回只待到下星期一就要返回德州首府奧斯汀, 說是土木工程的老客戶們, 還等著這位退休的 [] 工程師簽證破土哩! 他俏皮的說: 昔日是鋪高速公路, 架橋做壩的大工程, 退休後還弄一家工程行, 可以為修屋築牆的 [] 工程簽字監造, 算是輕鬆許多的好行當啦!

 

大嫂旅行回來還在樓上養神, 弟妹陪著招呼我們閒聊, 話夾子打開, 如水滸, 紅樓夢, 濃縮的中華百年史, 盡在張家祖孫三代演播了下來, 原來遠遠不是舊日我印象裡的 [青春童心], 老將軍的祖父, 建設隴海鐵路工程師的父親, 去國後也遵父命, 投入土木工程界的老同學, 家族史中: 戰爭, 顛沛流離, 背叛, 家人分散, 最後只剩下祈求活一個最起碼的安定小時代的 [奢侈] 願望, 真的不是同學們記憶裡, 單純的公子哥兒呀!

 

張家的故事讓我聽得些許蕩漾難平, 這是後話. 大家都退休了, 這大民族的百年滄桑, 也應該要讓他畫下休止符了吧, 就請多多在這太平洋兩岸來來去去, 共同譜一個安安穩穩的小日子過吧! 天佑吾民!

 

晚間  佳蓉的旅遊照片傳送出來了

稍早  鴻德也把同學們的新通訊錄發了出來

明天  仁樹家有歡送的午宴

明天  楊梅老家有續攤的同學會

 

大家都要永遠保重啊!

敬頌 健康快樂 旅途愉快 早些兒再歡聚

嗣洋上 10/17/103 23:54 中壢書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