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31日 星期一

2021-06 從打死一尾蠹 (音: 度 ) 魚開始

 

2021-06  從打死一尾蠹 (音: 度 ) 魚開始

 


哥兒上姊妺吉祥:

 

楔子:

 

夢中驚醒,荒誕情節像爛電影的片段。

在異國與女偵探承接爆炸物偵測案。

明明缺這少那,又有時間壓力。

 

草草面試四位女秘書,逐日報到才發現只需一人?

 

沒有作業程序、沒有足夠設備、沒有培訓計劃

 

二人在異國大街上奔忙,才意識到臨時辨公室裡, 即將到來的一埸大混亂?

語言不通,只得請她趕回去處理。

 

然而沒有她在,自己也不知道在陌生城市, 該如何邁向下一歩?

 

驚醒 . 晨 5:40  (按: 3/8 2021)

 

[ 打死一尾蠹 (音:度) 魚 ]

 

起身如廁後,回到床頭,心想:還是打開燈,把夢境記下來吧。

 

夢醒後記錄夢境, 己成生活的一小片段。這習慣已經養成有幾年了。

是從讀了女兒網路書店買來舊金山,一位旅居台北的伊朗人,轉述祖母的解夢手記開始的。

 

然而今天卻對廁所裡打死的一尾書蟲, 久久難釋懷?

也才猛然想起來, 已經有幾個月沒在家裡看過書蟲了.

 

晨起夢醒如廁時, 意外地在正前方, 灰白石英磁磚的牆角下, 看到一隻迷途似的小玩意兒?

本以為是從排水孔爬進來的小蟑螂? 但體型較細長, 顏色灰白 , 想到應該是蠹魚, 也就是俗稱的書蟲. 

 

我們住進這個 799 戶的新社區已經十年了, 頭幾年還不時可以看到蟑螂, 蠹魚等的小傢伙潛行屋角.

自從六七年前姪女和美介紹為她服務的邱管家, 前來清潔之後, 沒多久小傢伙們就幾乎絕跡.

 

五十不到的邱管家身兼數職, 並不以管家為重.

第一次前來與日英面談之後, 兩人 [情投意合] 才答應為我們家服務的.

 

請管家? 那是在半個世紀前的台灣, 外國小說電影, 或是貪官財主家裡才有的情節!

如今的社會已經是好管家幾年難遇的情勢嘍.

 

和美說我們是邱管家答應服務的第二家, 卻忘了問是如何開始為和美家服務的了?

 

近乎特立獨行的邱管家, 先用吸塵器清掃地板, 沙發後背以及床頭板背部灰塵的動作, 已經夠讓我吃驚了?

三人座沙發及床頭都是很重的, 光是移動就很費勁, 還用吸塵器清理三面的塵灰? 

連我自己打洪荒以來, 也未曾想過要如此這般的清潔家具的啊!  

 

接著是用清水拖把抹地板一遍, 然後是跪在地上, 用雙手一尺一寸地清潔地板 !

我的天啊 ! 這怎生了得呀?

 

我吃驚地問她怎可跪在地板上操作呢?

她笑說: 當作是地板瑜珈, 也可以保護腰部, 還能充分達到運動體操的效果喔!

 

第一回看到時, 佩服得五體投地, 我幾乎也想趴在地板陪著她抹一小片的, 可是沒有.

我只頭幾回幫著她移動沙發和床, 並不經意地看她抹沙發背, 床頭板背面,  以及平時被沙發遮蔽的牆面地板.

 

移動客廳大沙發後, 我們共同發現兩隻蠹魚在牆角, 似乎尚未意識到, 會發生何事了? 她一點都不怕蟲, 自信滿滿地拉來吸塵器, 兩下就收拾好兩尾小傢伙. 還是兩隻生氣蓬勃的小玩意兒吧? 她說等一會兒做完事後, 就用塑膠袋把吸塵器裡的塵灰與小蟲帶走.

 

清理床頭板時也發現一大一小兩尾蠹魚, 躲在床頭矮櫃牆角, 邱管家冷靜地依法泡製, 讓我十分佩服 .

 

一個月來家兩回, 時間由她安排, 我們都會儘量配合邱管家的時間, 在家等候.

半年不到吧? 我們家裡的小傢伙們, 幾乎就絕跡了.

 

我不喜歡蟑螂, 也不喜歡書蟲, 長得實在太不討喜吧? 每看到一定設法收拾牠!

 

想起兒時四五結伴, 手裡拿著竹竿, 去到街後的稻田裡, 沿著田埂找尋蚱蜢, 蝗蟲, 螳螂, 蜻蜓, 蝴蝶, 飛蛾, 筍蛄,綠頭蟬, 紅頭蟬, 麻古蟬, 金龜子, 青蛙, 蛤蟆, 蟾蜍, 蜘蛛等, 見神捉神, 見鬼抓鬼, 一個都不放過.

 

好看的就放在手掌上輪流玩一會兒, 然後裝到鳳梨馬口鐵罐帶回家當戰利品. 長得醜的, 就地用竹竿玩弄得遍體鱗傷後放生. 當時小兒們都是這麼殘忍的, 電影上的非洲狩獵, 不也都是這樣的嗎?

 

田間的 [飛禽走獸] (假裝還在打獵) 沒了? 水裡的蝌蚪, 水和尚 (蜉蝣), 水乞丐 , 蝸牛, 田螺, 螃蟹, 小蝦, 大肚魚, 小禾花魚, 小狗母魚, 塘色 (鯰), 泥鰍 , 秧公 (南洋鱧) 甚至草蛇等, 就遭殃了!

 

也許當年農藥貴, 田間水圳似乎都沒施打, 所以生氣盎然, 處處都是好獵場, 帶給小鬼頭無限的樂趣.

 

可也是這樣的 [教育] , 讓我至今仍無法享受 [ 與蟲共舞 ] 的生活情趣. 見者殺無赦!

真是暴君訓練場啊!

 

看到家裡的侄兒外甥, 甚至孫輩, 都有在家裡書桌旁養蚯蚓, 蟑螂, 蜘蛛, 狗母蛇 (蜥蜴) 甚麼的, 十分欣佩.

其中外甥孫竟倫還以此專長, 通過甄選入國立大學. 或許可以為我的殺生, 帶來些許罪贖吧? 哈哈!  

 

就這樣從小養成的殺蟲習慣, 讓我容不得家裡有蟲, 連蒼蠅, 蚊子都不行.

小的時候是用木屐當武器, 後來塑膠鞋上市了, 一用就是幾十年過半個世紀長.

 

然而住進公寓式水泥磁磚屋之後的我, 也不喜歡殺戮後, 肝腦塗地, 腸破醬流的汙穢戰場.

 

於是就學會了改用, 小時候就培養成功的橡皮筋殺敵絕技. 不管是飛的爬的, 都難逃三射落地之厄運!

 

用橡皮筋殺敵的好處實在多, 首先是便捷.

 

家裡床頭櫃, 客廳的茶几, 閱讀燈台邊, 甚至盥洗室裡的草紙架, 牙刷架都佈有暗樁, 或放, 或掛三五條橡皮筋. 一發現敵蹤, 幾秒鐘內即可完成備戰. 我不講究虛名的, 管他甚麼愛國者, 雄鷹, 天弓飛彈?

 

對於小傢伙來說, 我的橡皮筋就是雷擊般的天威, 不中則罷, 否則就是降龍十八掌, 讓它筋骨震裂, 五臟易位, 毫無痛苦…?  喔! 應該是絲毫來不及感受到痛苦, 甚至連外傷也看不出來, 就魂歸離恨天, 向佛祖報到.

 

正是這種不留下明顯撕裂外傷的武功玄學, 戰後只需要半張五月花或是舒潔, 就可以將戰場收拾乾淨. 蟲兒躺在潔白莊嚴又舒服的衛生紙上, 告別時還有一層塑膠袋, 隨著許多回收品, 移靈進入二十樓地下室, 通風良好的資源回收室. 隔天才由一輛, 從小傢伙的角度看起來, 似金字塔般雄偉的資源回收靈車, 少女祈禱的仙樂響起, 送到無何有之鄉, 荒漠之野, 焚燒升天, 備極哀榮, 也稱得上是福德圓滿的告別了一段, 原本可以來, 也可以不來的暗黑歲月.

 

在這一段段驚心動魄的戰鬥過程中, 些微的滿足了我嚮往武俠世界的虛榮心, 百步穿楊手啊! 哈哈! 哈!

 

江湖中講究的是, 義字當頭, 沽釣來的虛名去兩旁.

在虛擬的世界中, 俠客是有原則的, 其中之一就是 [ 事不過三 ] .

不管多麼窮凶惡極, 只要犯在我的手裡, 必定三招斃命.

萬一三招之後未能盡功? 那就是上天有好生之德, 暫且饒他一命, 回去面壁悔過.

 

這套原則, 屢試不爽.  多年來我橡皮筋下, 小傢伙的亡魂幾十上百.

能夠在三招之內逃走飛遠了, 或鑽不見了的, 真是少之又少.

 

[ 又見殺戮 ]

 

話說從怪夢中驚醒, 起身如廁的清晨…

 

意外出現在盥洗室牆角的蠹魚, 已經給訝異中仍手腳不亂的獵人給鎖住了.

儘管是坐在馬桶上, 仍熟練地從右手邊的衛生紙架上, 迅速取下兩三條橡皮筋.

 

一擊不中! ?

意外啊! 意外?

到底是疏於練習了嗎?

還是假防疫之名, 偷懶久久不運動的結果呢?

 

果然像地震專家說的:

牆角下永遠有一個最安全的三角地帶!

 

原來情急之下, 我的橡皮筋並未講究角度.

正是呈現垂直牆面, 圓形急轉飛出.

正好卡在牆角的小三角形上.

把所有的力道消磨去了.

 

毫無警覺的書蟲, 卻毫髮無傷 , 保住一條命 !?

 

儘管如此, 我想那條蠹魚, 一定程度的, 已經受到心理上的驚嚇,

不知道要往何處逃命才好?

 

一片磁磚有三十三公分寬, 盥洗室的牆有五片磁磚的長度.

對小傢伙而言, 簡直就是一片幾十上百米空曠的開闊地啊?

 

就在那尾書蟲神魂顛倒之際, 第二發雷神橡皮筋離手!

我是瞄準頭部的, 因為一時心慈, 不想讓它受苦, 只需讓書蟲失神暈厥就好.

 

然而除蟲大英雄, 這番又失去了準頭?

都怪這幾個月來, 追劇追得兩眼昏花?

明明是兩公分多一點的身子, 卻怎麼就把頭尾給看差了呢?

 

只見無辜的書蟲, 歪著尾巴, 在牆角一前一後的踟躕著?

它這輩子肯定沒遇見過壞人? 這下子恐怕才第一次意識到:

黑暗之外的世界, 竟然是這麼嚇人! 燈光一亮, 危機四伏?

 

惱羞成怒的獵蟲高手, 操起右手拇指, 左手尾指, 電光石火間射出第三彈!

 

空空空, 竟然連三空啊!

這下子麻煩大了!

這可是人性和神意的大考驗啊!

 

自詡是有原則的, 而 [ 事不過三, 三彈不中就放生! ] 可是自己訂下的章法.

然而今天沒能收拾小傢伙, 卻是不變的事實.

雖然沒人見證, 但是面子問題真的很難給自己交代啊!

 

這讓我想到連續劇裡的奸佞小人, 為何屢屢輕諾背信, 殺害忠良甚至其後人?

壓力是來自內心的虛妄自尊喔!

可是我 [想背信] 還有一層考慮, 三彈雖然不中命, 但小傢伙已經兩處重傷變形…不忍也!

 

關於 [ 舉頭三尺有神明 ] 一節, 我也深思了一下下.

 

盥洗室因為要遮蔽二十一樓的各種排水管道, 天花板較低, 只有兩尺半多一點, 或許容不下神明?

再則洗手間古來就不是神聖的地方, 眾神選擇性的迴避也是有的.

所以在這無神的空間, 稍稍違背自己的原則, 似乎沒有問題啦!

 

話說我的第三彈出手後, 只射中書蟲的上背部, 傷得不輕, 身體明顯已經變形.

重傷的小傢伙跑出牆角, 四處流竄, 已經失控? 兩三秒間, 就闖進我的腳底下.

 

伸腳就把它給踩扁了! 哎! 呀呀!

 

[插播]

 

Shaw Huang 於 2021年5月26日 週三 下午3:48寫道:

 

嗣洋兄,

 

我突然想起,您是說羅春宏老師教過我們初三理化課,是代替張世加老師是嗎?

我看到一篇文章,是黃春香的大哥黃仁安寫的,他提到羅春宏老師是他的竹中同學。

黃仁安比我們大7屆,那麼我們初三時羅春宏老師應該是大四,怎麼可以來教我們呢?

 

台灣疫情日趨嚴重,望同學們千萬留心。  紹光

 

 

紹光吉祥:

 

台灣疫情已經進入大挑戰時刻.

端賴執政者智慧以及台灣仔的命運.

 

春宏老師代課很短時間?

他住我家斜對門 (世加老師則是正對面, 如今二班吳國光同學父親家) .

所以兩家很熟 . [代課] 可能就回答了你對 [ 時間差] 的問題?

 

我跟他熟識是因為像自家哥哥一樣.

有趣的是那時眼高於頭頂的我,

春宏老師反而不敢跟我多說話?

 

有一回嗣龍哥輾轉告知我說:

 

羅春宏老師說你怪怪的? 上學路上, 一隻手不動, 只動一隻手?  看起來怪極了!

 

我先是討厭 [ 會打小報告 ] 的春宏老師, 接著回想是怎麼回事?

 

原來我正在學懸肘書法吧? (按: 王羽獨臂刀?)

初中時就是這樣, 常突發奇想就去做.

之後我與春宏老師就無話不說

 

今晨我看書窗外觀音山烏雲濃厚, 又方與聖地亞哥兒子媳婦討論完赴美打疫苗事.

得老山歌一首: [ 天旱防疫 ]

 

觀音山頭雨雲蓋

甘霖普降似可待

花旗疫苗垂手得

長空萬里尚能奈

 

剛看完幾場金剛經演說, 三十年讀經似豁然開朗:

 

積極入世第一智

來去有無非虛空

既來安之又何妨

莫說無為空空過 

 

醫療資源調度得法, 應可解燃眉之急.

 

請共同安心待天明

 

敬頌  健康快樂     嗣洋上  5/29/2021  正午

 嗣洋兄,

 

 

謝謝您再次澄清我的疑問!

也請代向羅春宏老師問安,雖然他可能不記得我了。

 

客家山歌的確有其傳承的必要。

以您混厚的美聲唱出來一定有別於一般高亢單薄的唱腔。

 

唱歌也有運氣健肺的功能,可以增強自身免疫力,幫助抵抗病毒或其他疾病。

當然,在沒能打到有效的疫苗之前,還是盡量避免外出,吃好睡足,戴口罩,勤洗手。

 

紹光 5/31/2021 15:00

 

紹光吉祥

 

剛寫完五月的問候信, 就收到回函.

我想說說笑讓大家鬆一鬆的

哈哈

 

敬頌    健康快樂   嗣洋上 5/31/2021 221:53

 

 

[插播畢]

 

話說我乾坤一腳把蠹魚給踩不見了, 即刻起身, 跨入浴室, 把腳洗淨.

 

書蟲的殘體已經化做水流, 進入暗黑的排水管世界, 一層一層的沉入地下室三樓的化糞池.

那並不是終極的阿鼻地獄第十八層, 三十二口的大規模化糞池, 是一池池的過濾排泄物.

直到最後的幾池, 外表目測已然是清清流水, 脫胎換骨.

 

相信小傢伙即使是在野地裡物化, 也絕對想像不到如此莊嚴殊勝的涅槃圓寂吧?

( 按: 社區每三個月會請清潔公司來抽取化糞池, 半年清洗化糞池一次. )

 

讓我感到困惑的是, 當我下意識移動臭腳ㄚ, 大腳踩下去時, 那絕非是一腳定江山啊!

 

那乾坤一腳:

 

踩碎了人性與神意

撕裂了原則與例外

踩出了輕諾與寡信

露出了優柔與寡斷

掀開了矯情與偽善

 

喚不回的是羞赧與愧疚吧!

 

我無端想起, 羅貫中寫西遊記, 說佛祖把齊天大聖給困在五指山下.

還壓了五百年才遇三藏法師前來解救?

 

依我今晨搏殺書蟲的經驗, 佛祖身材長大, 中圍也夠厚實.

似乎不容易低下身來, 用手把孫悟空大聖給制伏, 還變成一座山?

推想當年, 釋迦摩尼佛也是用腳踩的吧?

腳掌壓下來更像是一座大山.

 

何況一壓就是五百年, 還是腳掌比手指要輕鬆俐落許多.

此話頭, 待他世得道後, 做為面聖佛陀大人的寒暄題材吧!

 

[ 書蟲 書蟲 ]

 

回憶我很小時就認識書蟲了. 

 

大姊雲嬌民國十四年生, 長我兩輪; 金清大哥長我二十二歲.

兩位從楊梅國民小學卒業後, 都上台北去讀書.

 

大姊讀的是最富盛名的女子商業家政學校, 現在的金甌女中.

年輕兩歲的銀霞大嫂, 後來也從此校卒業後, 考入日日新報.

大哥讀的也是頗有名氣的工業暨商業高等學校, 現今的開南商工.

(按: 近讀楊梅三部曲作者黃娟傳, 知悉令尊也是開南學長. )

 

所以家裡一直都有一座, 容得下三百本書的玻璃木櫃書櫥.

隔為四層的空間, 最上層是厚厚的精裝書, 滿滿的大部頭,

讀書後才認出竟然有日本刑法, 商事法等? 還有更多的是英文書.

扉頁上蓋著 [佐藤藏書] 的紅色印記. ( 按: 猜想是老師贈送的. )

 

好笑的是, 直到北上讀成功高中時, 都自以為是家裡外文程度最高的?

可是大一暑假, 才認真的看仔細了, 老書櫥裡的藏書:

 

有培根論文集, 狄更生, 甚至傑克倫敦的短篇小說集…等.

 

那個暑假, 因為聯考敗北, 躲在二樓神明間, 一頁頁的查字典.

強忍額頭汗滴如珠? 不是熱度, 而是羞赧得無地自容啊!

 

原來大哥一本本從東京出版的精裝書, 乾淨的書頁, 已經讓我註記滿滿歪斜的中文翻譯.

不認識的字還真多啊, 一頁書總有五六個, 七八個…

 

後來得悉, 大哥開南工商畢業, 在故鄉農會短暫服務後, 給劉阿燕世伯請去華南營造會社.

負責故鄉秀才路段的鋪設, 當時北台灣甲級營建公司有三家, 大同前身的協志是其中之一.

 

幾年後大稻埕姑丈長子經營, 進口日本西藥的高原貿易公司老掌櫃退休,

長大哥十一歲的玉牋大表哥, 趕來楊梅請求父親務必讓大哥北上跨刀.

掌管財會, 英日貿易書信, 通關文書, 產品說明書等.

原來大哥早我幾十年, 就是台灣貿易界的大將了.

 

書櫥的最底層是兩大冊黑色精裝的家庭相簿, 以及日本博覽會的畫冊等.

是我最喜歡的, 也看得有趣. 五六歲不是字的小傢伙, 偶爾也會爬上書櫥,

取下一兩本漂亮的精裝書打開來看.

 

那時書櫥都會放樟腦丸, 混和著老書翻開的味道, 我很喜歡聞.

可是, 翻著翻著, 突然就跑出一尾白白的蟲子來?

長得很醜, 好像有白粉? 又跑得很快, 嚇得我立刻把書摔在樓板上.

這就是我與書蟲的第一次邂逅吧?

 

高中以後, 大姊早已不住家裡, 大哥也在台北經商, 書櫥仿佛就成為我認養的了.

每次回楊梅就賞幾本泰北買的文星, 商務, 水牛…等.

長大工作, 我也長期離開故鄉了, 家裡的老書櫥, 存放著我陸續買來的三百多本書.

相信也帶給晚輩們許多樂趣, 當然我也知道書蟲仍然生活在百年老書櫥裡,

晚輩們結識書蟲的過程, 恐怕也和我近似吧?

 

成家後台灣流行貼壁紙, 老書櫥換成了兩件頭的大同鐵櫥櫃. 書也沒買得那麼勤了.

女兒與兒子在台北四層公寓中, 與書蟲的邂逅, 恐怕是從壁紙與櫸木地板, 牆腳的罅隙間吧?

 

兒時的書蟲是存活在書架上, 如今則: 衣櫃, 床腳, 盥洗室儲物櫃都曾見過.

 

活在書本裡時, 曾懷疑過, 沒有水怎麼過活呢?

後來看過顯微鏡下的世界, 即使是空氣中的水氣, 對小傢伙來說就是大水珠了.

 

又說是靠纖維當主食? 書是草木纖維做成的紙張產品, 那衣服等織品, 也都是纖維.

難怪有很長時間, 毛衣等都曾給蟲吃過破洞? 還以為是蟑螂的危害哩?

看了維基百科, 才知道書蟲有叫衣蟲, 而且已經幾百年來都住麼稱呼?

真是孤陋寡聞啊! 人家還在地球上存活過幾億年啦!

其生命力之強韌讓我佩服, 這點看起來似乎又比蟑螂友善許多.

 

不過這小傢伙到底是魚還是蟲?

住在盥洗室的顏色為何又變深了?

我很想繼續探索…

 

又話說當我破壞自己的承諾, 沒放過三彈不死的書蟲, 還說天花板不到三尺高, 可能神明沒在那?

然而當晚上床後, 明明白天才換洗的床單與枕頭套, 夢裡卻有上百萬隻小傢伙來攻擊我?

直覺地就知道那是螨蟲, 我在科學頻道與吸塵器的廣告中見過顯微鏡下的它們, 圓圓的球,

長滿針刺般的嘴器, 科學家說是專門消除毛髮與皮膚屑的?

 

可是今晚好像把我的身體當烤全羊大餐?

我一晚抓癢到天亮,  心想醒來後一定滿身傷痕? 慘啊!

 

幸好只是噩夢一場爾.

 

敬頌   健康快樂   天佑吾族

 

嗣洋上 5/31/2021 晚 9:31 中壢書窗

  

2021年5月1日 星期六

2021-05 梅子上路

 


2021-05  梅子上路

 

哥兒姊妹吉祥:

 

楔子:

 

四月是屬於愚人的月份?

 

小時候楊梅戱院放演愚人船,還記得英文是 April  Fools 所以應該是初中的事:民國 50-53 年。內容早就忘記, 卻深深烙印著:四月一日愚人節

 

就像二月情人節,十二月聖誕節。普羅大眾隨著媒體大量消費, 大家衝鋒陷陣,樂此不疲了許許多多年。

 

愛情還沒有來時是這樣,老夫老妻了也這樣嗎?

當年隨著小夥伴上教堂, 只想著分糖菓時這樣,如今成了各種宗教的真信徒或是孤魂野鬼時,也不想做些改變嗎?

 

四月,我腦海裡一直響起那首歌的旋律, 卻想不起歌名來:

 

[ 我走遍茫茫天涯路我終日灌溉著薔薇, 卻讓幽蘭枯萎…]

 

想了幾天, 以為是徐志摩?

 

還記得二年來,我每星期二次以上,在老家神明間清理嗓子的事嗎?

從 D0-Mi-So-Do’-So-Mi-Do-Si_La_So_…Do_

 

我曾在信裡提過,也錄音過一小段, 硬要傳出去騷亂哥兒姊妹的耳膜?

猜想你們都未曾留意過, 或早已忘記了吧?

 

意外的是, 春節過後 ,我已經可以勉強唱出十四個音階/ 音程了.

也就是說, 大多數歌的高音, 都可以唱得上去啦!

上面這首歌就是我想唱, 卻找不到歌詞歌譜的.

上網後才知道不是徐志摩,而是陳歌辛的 [ 初戀女 ].

 

之後我試了 [夢駝鈴]、[康定情歌], 這二天才又想起:[ 敎我如何不想他 ].

 

我也試着唱儼然成為我招牌歌, 張宇的 [用心良苦],才發現他的拍子,律動非常特殊,以前沒弄清楚,看起來似軽鬆,就隨便跟唱,  卻老是有換不過氣胡亂蒙混之處. 哈哈,竅就在那裡,花奌時間去熟悉吧!

 

[ 插播 ]

 

四月一日聖保羅林彰熾師母 Line 來老友安钿先生, 因冠狀肺炎辭世的消息, 說是從華文報紙看到的訃聞. 寧願相信是愚人節的假訊息, 卻真的是老天爺的惡作劇. 在此遙遙悼慰, 情誼永誌. 尚請永西兄嫂暨家人親友節哀.

 

四月二十八繼續寫這封信時, 才從維基百科看到, 愚人船之說源自西元 1494 年 Sebastian Brant 的德文諷世劇作. 倒是錯怪了, 疑為近人的商業運作 .

 

[ 插播畢 ]

 

[梅子上路]

 

四月初泰銑同學就說, 菜園小斜坡上的梅子熟了,邀請同學們去玩. 大伙兒討論了一個禮拜,最後都有不能去的理由. 

 

四月十四日星期三,是我一開始就提議的時間點.

 

多年的工作經驗,讓我學會:訂下目標討論,會比開放有效率 .

以前我也喜歡拖拖拉拉,想東想西,猶豫久久而不能決 .  𨫡就在:

如果沒有先把目標設定下來,自然不容易讓大家達成共識,  

沒有焦點,  自然就很難聚集眾人智慧, 導出解答 .

 

有這種壞習性的人還不在少數, 只要意識到了這個缺點 , 稍加注意就可以經過幾次練習後, 獲得改善 . 好處多多喔 ! 請哥兒姊妹們試試吧 !

還有許多壞習慣, 把我離開職場後的時間, 切割得零零碎碎 .

 

每天晚睡晚起, 電腦,電視節目,零散書籍…。

還有老街溪,青塘,中正紀念堂,楊梅龜山, 加上最近才發現的圓光寺 .

樣樣都很吸睛, 天天到了睡前, 都不知道時間跑去那兒了?

 

十三日星期二入夜後,在網路上說: 決定明天一個人搭計程車去採梅子.

泰銑很快就回應說: 午後一奌來楊梅老家接我 .

 

次晨與聖地亞哥的兒孫們視訊時,大家都很期待我的梅山行 .

 

事實上他們剛去了 Vieja 印地安保留區附近的一座蘋果酒廠玩。

酒廠其實是座大蘋果園, 果樹才冒出嫩綠軟葉,要到秋冬才有蘋果

酒廠主人:除了一處門市外,還養了雞,鵝, 羊,牛,馬 , 鹿等動物讓孩子們親近餵食 . 饒有牧塲風情。孩子們感到新奇,也就不乏味了.

還有大樹下的野餐桌,全家採購蘋果糕點及飲品,野餐賞景倒也暢快 .

 

機塲捷運環北站, 上午十一點的接駁車往楊梅 .

最近二個月, 我都差不多成為常客了 .

一路稀稀疏疏的上下乘客,  總數約十五人.

 

四十幾分鐘的行程, 轉眼間就來到了楊梅大成路站 .

剛下車就看到合田站在自家經營的服裝店外, 立刻上前招呼著 .

 

兩天前他才說檢查出胃潰瘍, 正在治療中. 我這兩天也經姪女苾瀠推斷可能是胃食道逆流, 引起的火燒心刺痛, 也開始服用她建議的 AZ 藥廠 [耐適恩].

正可謂是同病相憐啊! 哈哈!

 

他描述的狀況比我知道的更複雜, 照胃鏡除了輕微潰瘍外, 還發現幽門桿菌滋長, 必須靠藥物殺菌以觀後效. 此外還處理了四顆大腸息肉,  今後合田的身體就是一百分啦 ! 預先恭喜, 健康滿滿啦 !

 

我則打算等吃完一個月的 AZ 藥, 才考慮需要照胃鏡否?  總以為多了解自己的身體為先, 能少用醫療資源就少用吧 . (哈哈! 這點連家人都反對, 還是停止討論好啦! )

 

因為疑似胃潰瘍, 巷子口那位少年郎的十元壽司, 今天不想吃了. 想起電視廣告上的 Seven 肉包子, 從蒸籠取出來的熱騰騰狀, 應該是健康又美味 . 可惜店面已經不備蒸籠了, 只有冷藏的肉包 , 我不想要 . 合田剛才建議新市場, 阿蘭姐麵店前, 一位年輕人的小籠包很道地, 可惜走過去時, 他正推著餐車離去 .

 

於是從大華街經過已經收市的老市場, 一路上都沒見著印象中的 [ 包子饅頭 ] 鋪子? 直到武營街昔日發成戲院的對街, 才瞥到一家小而深長的店舖, 走廊外一整排矮櫃, 貼滿十種以上的麵食品項, 真是喜出望外, 立刻排隊買了兩顆 [ 酸筍肉包 ], 年輕老闆還強調是老麵發的喔 ! 我也與他分享多年來, 品嘗台北東門 [ 沖繩饅頭 ] 肉包子的美好經驗 .

 

午餐時間, 泰銑傳來消息, 一點將在新成路與新農路口接我.

 

我準備好, 就先去 85 度 C 買了最大的蛋糕, 當作與泰銑堂上高壽九十八歲母親的見面禮. 泰銑令妹嫁給我岳母的的弟弟, 也就是我的舅媽. 兩家人是很親近的喔!

 

泰銑開了那輛黑色基普車來, 他參加基普越野車隊多年, 上山下溪戰績歷歷. 

哥兒倆準時出發, 採梅子去啦 !

 

車過 [ 八方園 ] 後, 右轉進入二米寛的產業小徑, 長滿草, 路面只剩二行車輪印。 以前不曾走過這條路, 泰銑得意的笑說: 這是通往他家菜園的秘徑, 自家開拓維護的產業道路. 一轉眼就見到菜園, 工寮, 以及稍遠插完秧苗不久的稻田. 好一幅田園寧靜美景.

 

在工寮前停妥車後, 立刻就看到小斜坡上的三棵梅樹. 三米多高的中年梅樹, 緊依著田崁上的小坡道種植, 本來是為了護崁用的吧? 從田崁的路面上, 伸手正好可以輕鬆採摘 . 滿樹枝都是結實累累, 雖然很容易, 但是原以為可以爬樹玩的, 太輕鬆了, 反而有點失望.  哈哈!

 

泰銑錄了一段採梅樂, 在 Line 上讓不想來的同學們分享欣羨一番 . 

 

一個半小時就採得差不多了, 大約有二十斤吧? 於是打道下山. 繞道 750 年老樟樹伯公去走一趟. 小學級任劉永發老師在老樟樹不到五十公尺外, 蓋一間咖啡屋. 我原是感覺不舒服的, 泰銑說是公家拿出來標售的, 當時他也參加競標, 只是沒有中 . 或許今後對這件事的觀感就會修正一下吧 .

 

早上出門前已經請日英在家等我消息, 等採完梅子後下楊梅來載我, 一齊上

大享社區二姊家學習做梅子酒 . 二姊已經有幾十年的經驗, 家裡上二樓的梯間, 仍擺滿十幾年來的梅子酒.

 

昔日姊夫唐明光校長中壢國小的同學會, 常在家裡歡聚. 吳伯雄,歐憲裕 ,許信良等, 都是同一屆的搞頭王. 他們對二姊家的梅酒情有獨鍾 .

直到姊夫辭世後,大家也似乎老了, 久已末聞歡聲笑語相聚情 .

 

家裡的梅子酒, 唐家的孩子們都不喜歡, 已經塵封有年了 !

 

二姊指着一罎十年以上的要我打開嚐嚐,  可惜任我使盡力氣,也轉不開比巴掌還大的塑膠罐蓋. 二姊又指着另一罈 . 罐蓋的日期是民國一百零六年,

這下打開了,果然是芬芳撲鼻, 酒氣不凡!

 

二姊下樓去廚房取來杓子,漏斗和二公升的空瓶 . 只有十二三級的木質樓梯, 二姊爬上來時, 已經氣喘十分? 吓死我了! 去年才完成心瓣膜不全手術, 今天怎麼如此狀況啊?讓我心疼不已 !

 

不是說每天早上四點半至六點半, 都在中央大學操場走兩個小時嗎?

她說:平地走不會喘啦!我反而有點兒半信半疑?

 

本想一齊做梅子酒的, 此刻必須立刻打着 !

心不在焉地問了問二姊做梅子酒的心得後, 拎着二袋的青梅打道回家 .

除了二公升的陳年梅子酒外, 二姊還給我一口三十升的大玻璃甕 .

臨出門她還提醒:一斤青梅四兩糖喔 !

 

四月十五日星期四早晨, 陰沈的天氣。氣溫微涼,決定午後就把梅子送去給佳蓉 .

 

昨天在菜田裡, 泰銑說那位叫甚麼蓉的, 說要做脆梅, 我採了五六斤, 你幫我帶給她, 你們不是住很近嗎? 打電話叫她在哪一站等就可以啦?

 

我暗自好笑, 然後回說我和佳蓉家相距很遠哩! 前後站沒有公車, 走路大概要四十多分鐘喔!  差不多是楊梅走到埔心啦! 不過我會帶過去給她 . 記得他還叮嚀說 : 梅子可以保持一個禮拜啦 !

 

中午十二點二十下樓,高鉄接駁車 170 剛在環北路那頭等紅燈。

時間真是趕得巧啊!

 

我穿著一件紅底碎花法蘭絨長袖襯衫, 又披一件羽绒背心. 都是 Uniqlo 的 .

 

想當年真是瘋狂啊 ! 一連三四年,全球都在買,幾乎是成為每人一年一件, 甚至多件的國民服?歐美亞太所向披靡 ! 曾幾何時我國的光男網球拍 [ 肯尼斯 ], 也有過這種盛況. 可惜只是曇花一現 .

 

如今 Uniqlo 似乎也風華不再, 盡管廣告不減, 但又是三年多, 我及家人都未曾買過, 甚至不曾談起過  Uniqlo , 友朋間也根本沒有提議過要去光顧的 .

所以我擔心他們的時代似乎漸行遠去? 偶爾看到青春廣告, 也只是想起多年前的美國國民品牌 JC Penny, 再也沒有獨特的驚艷?

 

上車後十分鐘不到就抵達終點中壢火車站 .

 

客運總站緊鄰火車站剛建好不久的高架人行路橋,可通往後火車站 .

今天是頭一遭使用,有奌欣喜 . 說是三層,但是一樓較高,可比四層樓 .

我不好意思搭電梯,可是爬上去後竟然喘了起來!

 

二個路面寛的人行道,儘管圍着鉄欄,仍然感覺敞朗舒適 . 讓我想起以前台北火車站前穿越忠孝西路的人行地 下道 .

 

四分之三處,有位可憐人, 報紙舖地在行乞 .

六十歲左右吧,穿著還算體面, 也許是身罹重病吧?

我身上只有三千元大鈔 , 也就沒走上前去 .

 

一位四十歲左右的女士 , 半蹲在側,正認真地聊着什麼 .

 

天橋的盡頭 ,意外地出現一位擺攤的長者,八十多歲了吧 ?

黑灰色的中式掛衣 , 白花花的鬍子,長到咽喉鎖骨 .

整理得很好,看起來有些仙風道骨 .

 

小小的摺几,擺着十幾二十件小玩意兒 , 像是賣古玩的 ?

 

我手裡提着一袋五六斤重的梅子 , 自然無心逗留 . 也沒有施捨的壓力 .

就輕快地往長者左側的樓梯走去 .

 

後火車站正在大興土木 , 路面有點認不太清楚了.

 

記得佳蓉家的路, 從健行路過河, 第一個紅綠燈右轉即是林森路 .

可是今天的廣塲正施工中, 有些亂, 雖然過了新街溪橋, 仍者找不到林森路的指標? 又走了兩個紅綠燈, 感覺是迷路了?

 

於是問了路人, 說是: 林森國小就在前頭 !

 

繼續前行, 都已經來到健行校門口 ? 以前並不曾來過啊?

再問人, 再前行 , 都說林森國小就在前面 .

 

轉眼過了龍岡路交會口了, 以前也沒見過與林森路交會啊?

站在健行路和龍岡交會處, 不知如何走下去?

又問了人 , 答案還是往前走 ! 只好邊猶疑邊走下去 .

 

三分鐘後來到一處大十字路口,天啊!已經來到環東路了 ,  我知道確實是錯了 ! 十年前我就住在環東路平鎮高中巷子裏 , 對這一帶是熟悉的 , 必須回頭走 , 但是何處是正途呢 ?

 

不能再問人了 , 立刻打電話 , 希望佳蓉在家 .

手機上先出現的是家裡的電話 , 必須試試運氣啦 ?

 

哈哈!太好了,在家。

 

三五句話才交代清楚原委 , 出門前並沒有告訴她,原想如果不在家就交給管理員 . 匆匆說好在二條路口交會處等候 .

 

原來兩條大道交會路口的健行路上 , 有個缺口巷子 , 可以看到健行園牆 .

我選在健行路可以兼顧學校方向的轉角上等候, 靜下來後才發現竟然出汗了?

 

放下梅子 , 拉開背心拉鍊 , 太陽正午直射,五叉路口除學生外,行人匆匆形形色色,十分忙碌 .

 

沒幾分鐘 , 斜對角龍岡路的那側 , 穿紅色羽絨外套,戴口罩的佳蓉向我招手 . 我猜不出她是從那邊冒出來的 ? 龍岡路沒看到與林森路的叉口啊 !

 

我們等到綠燈 ,各走一半,在兩條幹道的交會口交接。

她說等一下還有個約會,要不去喝杯咖啡?

我揮揮手,搖頭,轉身就往回去了。

 

一路上還檢查著,今天是從那裡開始迷路了 ?直走到熟悉的健行橋都沒有解答 , 太陽大,風景亮,就不停拍照回到後火車站。

 

這回我是搭電梯上天橋,到了前站則走樓梯下來。

就從中正路繞着老街溪回去吧 ?

 

火車站小圓環邊上,是國際色彩濃厚的塊狀商區 .

我喜歡那種熟悉, 親切 , 又帶點異國風情的感受 .

窄窄的商店走廊上 , 擺滿了貨架 , 不同方向的櫥窗客 , 側身相讓 .

一半帶口罩 , 一半露臉歡笑 , 十分自然 .

 

天上開始有毛毛細雨 , 我耽心到河畔會否需要躲雨?

 

四米寬不倒的復興路是客運巴士進入中正路 , 轉客運總站的通衢要衝 .

 

猛不其然地 , 一位高瘦的老大姊,微傾着上身,低頭站在,走廊外側的水泥柱邊上行乞 . 單簿的舊花衣褲 , 全白的長髪,梳個髻在腦後 . 看起來是八十多歲 , 左手危顫顫地抓著一個用舊了的灰色塑料盆子 , 裡面空空的 .

 

我鼻子一痠 , 不自覺地停下一二秒 , 又歉然離去 .

只因為想起口袋裡 , 只有三張千元鈔?

 

走過近十個店面 , 年輕逛街客的笑語聲 , 老姊姊淒涼的身影

 

我深深地把自己臭駡一頓 ,  誰規定千元鈔就不能施捨了 ?

請你查一下記事薄 , 四月一日第三次去圓光寺時 , 不是才捐了千元香油錢嗎 ? 還暗地裡告訴自己 , 往後每個月都要施 !

 

雖然前兩次來圓光寺時 , 取回了二本結緣書:

圓光寺年報及阿毗達摩精練綱要 .

 

我幾乎是不捐香油錢的 , 或許是去過的大廟都已經太富裕了?

尤其記得二OO七年 , 姪兒邀請家裡長輩遊蘇州寒山寺 .

 

我取了一本台灣助印的十六開本佛經 , 想請接客僧蓋個戮記到此一遊 .

向胖胖的和尚請示後 , 說要付五塊錢人民幣 .

蓋完章後 , 暗自取笑這座斯文掃地的歷史古剎 .

 

五六年前佛陀紀念館開光後的又幾年 , 陪女兒一家去參觀時 , 也只在自助餐大廳進食 , 並未捐香油錢 . 不是因為佛光山不鼓勵燒香焚紙錢 , 而是同樣的考慮:已經很有錢了。

 總之,  總之, 總之:

 

我立刻轉身, 走上老姐姐, 在她訝異的眼神中, 歉然的微笑著, 掏出皮夾, 取出一張千元鈔, 放在她的塑料缽裡, 轉身就離去 . 我聽到老姐姐結巴的道謝聲, 回頭瞥見她睜大著眼, 半張著嘴 . 我反而感到些許愧疚 . 某一個寒夜, 我在新生路的昏暗走廊上, 給過一位跪在地上高中女生狀的乞者兩千元, 也曾在中正公園, 藝術館邊上, 給過一對正準備露宿的姊妺兩千元, 但是都沒有這位老姐姐般艱難的生活畫面啊!

 

走過兩家客家菜包店, 轉進老街溪畔回家, 天上微雨漸粗, 我想在舊河道加蓋拆除紀念廣場躲雨, 卻見一位落魄單薄身影, 已經扶著 一輛舊腳踏車隱身在廊道中避雨 . 我側看天際有放晴之意, 就決定從樹蔭下閃身前行. 未幾即雨停天青 .

 

四月我兩次藥物過敏, 身上長疱, 紅腫, 騷癢, 還天天移位?

困擾之際, 與姪女討教後,  終於找到過敏原, 依次克服 .

 

四月我還趕看了幾部好戲與壞戲, 自然時間又不夠用了.

 

此刻已經是四月三十的夜裡十點半, 我又把屬於愚人月的時間, 用到只剩一個時辰不到,  可是卻處身在台東火車站附近鄉下的小民宿 [ 大方小鎮/ 正 ] 裡 , 這是幾年來的家族旅行, 這裡似乎沒有網路 ?

 

這封四月份的問候信, 看樣子是很難在今晚送出給哥兒姊妹啦?

 

敬頌  母親節  健康快樂

 

嗣洋上 4/30/2021  午夜  台東 [ 大方小正 ]

ps: 5/1 晨從 [ 大方小正 ] 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