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31日 星期四

2020-18 攝氏二十六度的玄想

 


2020-18  攝氏二十六度的玄想

 

哥兒姊妺吉祥:

 

楔子:

 

妻的小車子𥚃,空調總是設定在攝氏 26 度。

最近氣溫都在十八度上下,回楊梅的路程只需二十分鐘左右 。

往往上了高速公路後,車廂𥚃的溫度就會高得,讓我滲出汗筍來。

連向來怕冷的日英,也會觧開冬季厚羽絨外套的拉錬。

我不會建議她把暖氣関掉。反正再忍一忍就到了。

 

突然想起,今年夏天特別熱,氣溫達到三十幾度的日子,已經成為日常。

記得那時候,平平是攝氏 26 度,卻讓我冷到一連兩三個噴嚏才平息下來?

 

不是説體溫都嚒是 36-37 度嗎?

為什麼同樣的 26 度,冬天和夏天的感覺卻天差地別呢?

難道是身體的溫度計壞了嗎?

是感覺系統發癲了嗎?

哈哈 !如果對溫度的認知都如此不穩定,

哪麼對感情愛恨, 好人壞人, 語言種族, 友國敵國,

甚至道德輿論, 是非公義, 歷史真實與對錯的認知呢?

哈 哈! 罷了, 罷了! Oskei!

 

攝氏 26 度的玄想

 

聖誕節前一天的早晨,攝氏二十六度的尷尬,突然殘留在夢醒時分 ?

這是無聊的話題?日英一定會嗤之以鼻的。

所以我根本不會分享這個有趣的秘密。

 

兒子從聖地亞哥視訊來了,他和剛過五歲的小湯圓,

正在方桌村社區游泳池邊上的沙灘排球塲上玩。

我急著和他分享攝氏 26 度的奇想。

 

他忙著聼兒子的問題,小湯圓手裡拿著一片蒲扇般大的梧桐枯葉。

比弟弟的臉還大,連太平洋對岸的阿公都覺得稀奇。

 

三個人把話題聚焦在那片山形的枯葉上,能夠做成什麼動物呢?

可是小湯圓等不急共同的結論,就把葉片逐歩揑破了。

 

阿公的心思也隨著碎片,急速想像著不同的動物形象:

駱駝、象、狗哦! 哦! 哦!

哈哈 !終於只剩下殘破的舊蜘蛛網一角。

 

弟弟毫不猶豫的張開小手掌,讓殘碎葉、碎片,散落沙地上。

看也不再看一眼,跑開了。

 

哥哥芳硯一個星期一堂的中文視訊課該結束了 ?

 

回到家裡,媽媽的晚餐快要上

今天晚上要去河濱市老爺家,準備聖誕節及新年假期的佈置。

四天前的週末,媽媽和道田阿姨已經買到一棵十幾呎的聖誕樹,

全家合力掛好了串燈等晶亮的裝飾,今天只要放禮物就可以。

 

晚餐時,我提醒兒子 ,繼續方才攝氏二十六度的有趣思考 。

 

楞了一下, 問說是什麼 ? 剛才沒聼楚。

我又整理了一遍,兒子聼清楚了,並開始思考。媳婦也覺得有點意思。

孫子們根本沒有在聼我們的説話。邊吃飯邊看電玩遊戲。

 

雖然與孩子們有分數評估的約定,他們都學會用賺來的分數換取想要的事。餐桌上的二十吋大螢幕電腦, 就是哥哥慷慨的捐出分數買來的.

可惜今年的分數都幾乎用完了, 聖誕節就不能送舊金山的 Eli 及 Issac 哥哥禮物.

 

可是因為沒有明確的法則,不准換取時間在吃飯時玩電動,

也許日後親子間可以再調整遊戲規則。

 

關於攝氏 26 度這個問題, 兒子想起前兩星期開十二小時車,

去到科羅拉多州 New Castle  拜訪好友麥可一家時。

 

他們先去一個小時車程的滑雪勝地 Aspen 玩二天。

回家後戶外氣溫在零度上下,但是經營加卅式和食餐館的麥可,

仍然穿著短袖在戶外張羅什麼的。

 

兒子的結論是: 身體對外界氣溫的變化是有一套記憶系統。

這套系統可以依環境與季節調整,也會因人的各別條件而微調吧?

我請大家在假期間當作動腦遊戲吧,哈哈 ,好冷!

 

兩個多小時後, 孩子們已經泡在河濱市老爺家游泳池的 Jacuzzi 裡,

媳婦說水溫是設定在華氏 108 度, 大約是攝氏 42 度.

 

前一年的聖誕節新年假期,  我幾乎是天天午後, 都會去方桌村的社區游泳池曬太陽玩,四十米泳池的水溫是設定在攝氏 21 度, Jacuzzi 是 41 度, 都是開放到午夜才熄燈.

 

孫子們上 床後, 我會約兒子去泡 Jacuzzi,戶外十一二度, 夜涼如水, 明月懸空似鏡.   

 

這座 1974 年建造五百戶人家的大草坪花園社區, 由社區選出的七人小組管理, 一直維護得很好: 兩座聚會活動中心裡, 各有一座四十米長游泳池, 一套八人的 Jacuzzi 都是鹹水.

 

聚會大廳可以預約出租給住戶, 辦理各種歡慶之用. 泳池, Jacuzzi 終年開放.冬天溫水泳池則輪流開放一邊, 俾節約能源. 可是無論是白天或是夜裡,泳池與 Jacizzi 的使用率都偏低. 只有夏天晚餐前, 才較多父母親陪孩子來游泳.

冬天晚餐後, 偶爾會有父母帶小孩來泡 Jacuzzi , 社區人都早睡, 稍晚就很少人使用.

     

我個人對於溫度的記憶, 也是從零下二十度開始的, 到攝氏八十度以上, 甚至超過一百度 .

 

記得初中某個暑假的午后,在老屋二樓神明間,看無名氏的 [北極風情畫] 與[ 塔裡的女人 ]。故事的背景就是零下二十五度的西伯利亞小城伊爾庫次克 (按: 如今上網查閱後, 說是托木斯克? 難道是台灣的翻譯與大陸不同嗎? 還是我的腦筋又出差錯了? 那是抗戰時期卜乃夫寫的小說,  情節已經想不起來, 只記得零下二十五度的異國風情? ) .

 

西曬的神眀廰, 是民國十八年祖母興建的兩層洋樓, 那時候所謂移動火車站的第一期拓展道路計畫, 如今的大成路稱為新街, 從吳阿英伯的花月酒家, 到謝華月叔的五金店, 恐怕不超過十戶人家的新式兩層洋樓. 奇珍異獸龍鳳雕花牌樓,  三面玻璃大窗, 洗石子二樓窗台, 兩棵老枷苳樹, 枝繁葉茂, 已經攀上窗台來了. 紅磚拱型店亭廊柱, 二樓木質棚板, 溫度怕是超過攝氏三十度了吧?

 

獨自躺在舊草蓆上, 枕著山上果園裡, 採收曬乾的兩麻袋帶殼花生上, 看著哥哥們留下的小說, 時不時剝幾粒生花生來吃, 卻怎麼都無法想像, 零下二十五度是甚麼滋味? 那時候連冰箱都沒有, 最多是父親買一塊冰, 在廚房用菜刀, 半剖, 半鏟著拌糖水吃, 已經是冷得牙齒打顫抖了?

 

高中的時候在東南亞戱院看 [ 齊瓦哥醫生 ], 看到莫斯科冰天凍地的隆冬景象, 奧瑪瑞雪夫回到多年經戰火蹂躪後的老家,  空無一人的閣樓, 似乎連階梯都結冰了. 那種具象的酷寒, 讓我冷到心底, 那是零下三十度家人失散的故鄉啊!

 

時老師敎到蘇牧羊北海邊, 是今日西伯利亞的貝加爾湖. 冬天也是結冰的, 或許是因為那時候的人類歷史, 還沒有發明溫度計,也沒有零下幾十度的概念與紀載, 在我腦海裡並未留下甚麼溫度的記憶.

 

二千零二離開職場回到洛城和家人團聚後, 看到勤英藏書,一位瑞士女學者露意絲冬天追尋西藏佛教信徒的朝聖之路。獨自攀越高山峻嶺,好幾個星期的時間, 宿山崖林野,零下二十度的雪域,只有採集松針舖地,和衣縮身曲臥, 強渡寒夜的刻苦日記那也是很難想像的困境.

 

最近看國家地理雜誌 [ 荒野求生 ]的節目,不論是在冬季的阿拉斯加山區,還是雲南貓熊的故鄉,四天或一個星期的挑戰期間,夜晚的高山氣溫,都低於攝氏零下二十度。飲水食物, 遮蔽全都要自己張羅的情況下, 強渡關山酷寒, 還要跋涉峻嶺, 找尋目的地. 雖然明知道有攝影師隨行, 並不真的孤獨? 仍會緊張得不知能否過關.

 

然而看多了以後,  對於零下二十幾度, 似乎是感覺遲鈍了許多, 這兩天台灣山區溫度, 也降到下雪的程度, 新聞上說很多人都開車, 擠到山上去等雪, 看熱鬧? 真是瘋狂敏感又輕率的台灣人啊! 氣溫才降到二十度時, 氣象報告就說是寒流報到, 街上, 公交車上, 百貨公司, 就厚重冬衣上身, 如今才出現個位數氣溫, 就紛紛爬到山上去賞雪?

難道很多國人的體溫計都失調了嗎?

 

為免影響評審諸公對於本議題的公正, 也提出對於超高溫度的兩項記憶, 供大家參詳.

 

其一, 中學的時候, 親友中有幾位從事護理及木匠專業的, 前往中東沙烏地阿拉伯去工作. 除待遇幾乎是國內的十倍外, 最常聽到的是, 當地氣溫高達攝氏四十幾度,  停在街上的汽車,  開門時車殼溫度高到五六十度, 都會被燙傷了. 那時聽來也是相當震撼的, 可是曾幾何時, 台灣街上開車的人也像當年石油王國那樣普遍了, 台灣夏天的氣溫也上升到三十七八度, 停在購物廣場, 浴場沙灘邊上的汽車, 也會被烤到五六十度的高溫, 大家似乎也都習慣了.

 

其二, 夫妻倆住進這個社區已經十年了,  往年這個時候, 三溫暖都會開放兩個月左右. 男女分開, 除了溫水池, Jacuzzi, 強力沖水柱外, 還有乾式烤箱及蒸汽房兩種重頭戲三溫暖設施. 乾式烤箱的溫度是從攝氏 80 度起跳的, 最高溫達到攝氏 120 度停止. 蒸氣房也是同樣的溫度設計.

 

我喜歡乾式烤箱, 常常也只有我一個人在使用, 溫度在門外設定控制. 我去的時間大多是晚餐時段, 通常前一次使用者設定的溫度, 都還停留在攝氏 80 度,  我就接續上來了. 身體洗乾淨後, 坐在自己帶來的毛巾上, 起初還有點兒涼意, 要到九十幾度, 一百度才會開始大量冒汗. 使用說明建議每十五分鐘, 就要出去一次, 避免心血管適應不良.

 

然而從攝氏八十度上升到 120 度, 總要二十幾分鐘到半個小時才夠, 所以我都會超過十五分鐘的建議, 但也很少超過半個小時四十幾分鐘, 往往溫度超過一百一十度後,  我就汗流得非常痛快淋漓, 出去蒸汽房沖熱水後, 進 Jacuzzi 池, 讓強力水柱沖沖, 然後再回去繼續烤十幾分鐘, 這就是最愉快的經驗了.

 

如此看來, 人體對於溫度的寬容度, 真的不是一般人生活中遇到的經驗值可以規範的.

 

我昨天開始看德耀侄兒的大學課本 [普通化學],  第一課就提到讓我驚訝的觀念:

 

[ 體重七十五公斤的太空人, 飛到太空站後重變成 27.5 公斤, 但是他的質量還是 75 公斤. ]

 

這本書是翻譯美國的教科書, 重量和質量的關係, 解答說是要等到第二課才會詳細說明?

 

這個觀念似乎比我的 [ 攝氏 26 度到底是涼還是暖 ? ] 更複雜?

 

還是暫時讓我先跳脫出來, 紀錄一下毫不相干的兩件事, 有機會再回頭找尋解答吧?

 

三個香瓜的故事

 

姪女送給妻三個香瓜,  放在冰箱裡有幾天了, 兩個禮拜來, 我都買地球村的椪柑和柳橙. 上星期五妻說, 擔心血糖高, 不吃柑橘類了, 並告訴我先吃冰箱裡的香瓜吧.

 

第一顆沒削皮就啃了, 很好吃, 只是皮有點兒韌, 可能是採下來有些時間了.

 

第二粒是兩天後才吃到, 家裡水果太多了, 木瓜, 柳丁, 椪柑臨/ 鄰著吃.洗過, 用刀尖四方刀法, 挑去瓜蒂可能帶苦的部分, 一口咬下, 仍然是苦的? 與前一粒不同? 也許是農藥殘留? 再咬兩三口, 還是有不好的味道. 但是沒想要丟掉!

 

走到流理臺, 用削皮刀把剩下半粒的皮給草草削了幾下子, 果然好吃多了. 第三個香瓜, 一直放著, 等有空, 想吃的時候再吃吧!

 

一公升電熱水壺的故事

 

象印牌的熱水壺, 已經用好幾年了, 妻也買來送給親戚當作進新屋的禮物. 一公升的容量, 其實可以盛更多的水, 接近壺口的一寸半處, 有一條不很明顯的水線, 可能是建議的最佳水位?

 

有時我故意超過一些, 似乎也沒有關係, 但有一兩次超過太多, 燒開後, 熱水就會很生氣的壺蓋上的氣孔噴出來, 第一次看到時, 有點嚇人.

 

家裡的茶壺是多田牌的, 大概是五百 CC 吧?  一壺熱水可以沖兩次茶.如果熱水壺盛水超過水線, 第二壺茶一定會滿出來,淹到茶盤上的所有器皿.

有潔癖的皇太后, 就會開罵. 我也不知道被罵過幾回了?

昨天早上我又滿出來了, 她去興國市場還沒返來. 好家在!

 

七十二歲之後的日子, 日否就像是攝氏 26 度般的玄妙說不清呢?

親人早已熟悉, 所以不再感覺得到熱忱 ;

陌生人見了面, 似無防備之心,  也不會覺得冷漠?

 

二0二0 年的最後一天, 還有幾個小時就過去了.

 

敬頌  大家健康快樂   新年事事如意

嗣洋上  12/31/ 2020 21: 37  中壢書窗

2020年12月24日 星期四

2020-17 雙十一楊梅初中五十三年畢業 A 班同學會紀事


 

2020-17  雙十一楊梅初中五十三年畢業 A 班同學會紀事

 

哥兒姊妺吉祥:

 

楔子:

 

七十歲後,對同學會越來越喜歡。

 

三年前十一月在楊梅燕子窩山下的八方園 ,鴻德班頭發起的 [楊梅初中五十三年畢業 A 班同學會],埋下頭好壯壯的種子。

 

次年四月一日在老湖口老戱院的歡敍,與我們家族的掃墓同一天,未能與會。十一月的同學會,我已經想不起來?(按: 泰銑說是清隆的農場)

 

去年四月是在龍潭大埤塘的大楊梅鵝莊。我二姊結婚時, 姊夫唐明光校長是龍潭農校的主任, 那都是快五十年的事了. 今日風和日麗,再度走訪回憶中的大池塘。拍了許多照片,還結識了在池畔公園曬太陽 ,九十七歲的邱老大哥一家人,

 

十一月的歡聚是在小楊梅壢,泰銑家茶園裡的鄭家祠堂。

採茶、做茶、糍粑、辦桌是當天的重頭戱。

這回因良恵、金枝等從美國返鄉,多出了一桌女生班同學。

 

今年四月的那次鑒於疫情,停辦。

十一月十一日是個藍天白雲冬陽暖的好日子。

 

記雙十一的楊梅初中 A 班同學會

 

中山北路二0 九號的大楊梅鵝莊?在那裡啊?

星期五我穿著沙灘拖鞋從龜山上下來時,心𥚃想著:

[ 鵝莊在那個路段啊?]

走到校前路,才決定去敲黃厚源老師的門。

 

去年春夏之交是最近一次的拜訪。

同樣是一個艷陽高照的早晨,我脫下薄運動毛衣。

老師在客廳的榻上睡著了,前一年身體還欠安的師母,倒是精神奕奕 ,行動自如。公子 David 從美國回來了 ,我們三人聊得高興,在院子裡的玉蘭花樹下,拍兩張紀念照。

 

這一年來,幾次経過老師家,但不敢去按門鈴?

一直和我們有聯絡長一屆的師姊,送去信箱的問候 ,已經給退回幾個月。我心𥚃有層暗影:老師怎麼了嗎?師姊怪我們沒即時去問安嗎?

越狐疑就越膽怯。幾次從龜山覌音像下來,都沒能按老師家的鈴。

 

掀開透明壓克立蓋,門鈴聲響徹十米外的二層樓水泥洋房。我心𥚃抽了一下,膽怯嗎? 哈哈。

 

安娜從側門推䦕鉄柵欄,探頭出來望,然後大歩走上前來。

兩三歩外又止著,仔細看了看我幾眼,才露出笑容來:

[ 老師在按摩] 邊為我開大鉄門。

 

我忍不住一陣歡喜,老師還好好的哇!

 

[ 那師母呢?在花園嗎?我繞過院子去看她

[ 噓!噓!噓!小心聲點 ,老師還不知道]

我怔了一下,內心一陣酸楚。怎麼會這麼快呢?

[ 師母離開了,我們還不敢讓老師知道啊!]

 

隨著安娜從側門進入廚房 ,右𨍭就是起居室。

安娜對著右手邊的樓梯,仰頭大聲喊著:

[ 先生,先生,老師的朋友來了⋯⋯

我急著更正她説是:[ 學生 一一]

 

𨍭眼就看到老師正斜躺在按摩椅上,好奇地望著我。

兩歩邁上前去,握著老師右手,蹲下身去。

內心好一陣子歡喜激動 ,又傷感。

 

David 從樓上快速地下到客廳來。

我們歡喜地招呼著,許多的話,块堤般的激蘯著起來。

 

老師一百零二歲了,幾個月前師母仙逝,家人都未敢讓老師知曉。

老師身體精神都比去年好許多,看起來很結實。

早餐後按摩、讀報、看電視新聞 ,還做著筆記。

聼力退化了,兩年來都用筆談較順暢。字跡細密可讀。

受聼力影響 ,說話少了,喝亞培還是可以的,吞嚥功能還正常。

與堯德兄説了些美國選舉的新聞,他透露姊姊身體微恙,所以沒看伊媚兒。

 

告辭後把老師的家居照片,潑在[ 楊梅人 ] 網站,六天來超過七百人関心老師健康。多半是老師的學生,讓我感到十分溫馨和寛慰。

 

星期二回楊梅,還向家人確認如何去那家鵝莊較好走?

説來說去,不管從楊梅或埔心火車站,都要走上好一段路啦!

上網去查中壢客運,離家二個紅綠燈外的捷運 A21  站,有到楊梅的接駁車。是最方便的,可是早上就只有 8:00/9:40/11:00 三班車。那麼就搭 9:40 那班吧!

 

雙十一這天,七點起床。煮咖啡,煎二個荷包蛋。順熱煎烤二片厚土司。

八點半,兒子從南加州聖地亜哥的視訙電話來了。長孫芳硯的聖誕禮物,提早送來了。十四吋的可 360 度摺疊式 NB,原價七百多,打折只要三百多。兄弟二人都在高興的拆箱,整理。看來軽巧,摺起來就像是 PAD,設計得花俏。爸爸要他們先充電後,試試看電玩功能 ,如果拖不動,不夠快速,就要退回去嘍。

 

阿公阿嬤和孫子們今天話多些,9:40 的接駁車搭不上了。又不想等11:00 那班接駁車。那麼就從容些,十點出門去聯合辦公大樓站搭往新竹的客運。然而到站牌后,才在電子報時板上查到,最近一班是11:04 的,我猜想就是 11:00 A21 站開出的那班。

 

隨便搭往中壢總站的客運 ,來的是桃園往中壢的 301 。上車后,司機説終點站的分局對面,有很多往楊梅新竹的班車,要我放心。我們又聊了許多才下車。一位退休不久的女士,說是楊梅人,正要往楊梅,要為我帶路,真是感謝 。

 

上了天橋她才説,自己也很少搭客運,但對這個站還算熟悉。天橋上可以看到中壢國小操場的大工地。我拍下全景的照片,藍天白雲紅土很好看。下橋後工地大卡車正要進工地,工人擋下卡車,讓我兩人先通過。候車牌就在速食店的走廊外。

 

有二位年長婦女在候車,隨口交談才知道 ,仍然是十一點過後才有車!同行的女士也上網確認。我就建議搭計程車回楊梅。上車後她説,袓父從桃園移居屏東,她這一輩子女因為讀書 、工作又回到北部。最近搬回楊梅來。今天去桃園復健右手掌摔倒。此刻去楊梅參加敎會活動。

 

在車上我分享 [ 原始痛點按摩法 ] ,請她參考,無須老遠來回復健。年長的司機也聼説過。回去後會上網瞭解。她指定下車的地點,正是我要來的大楊梅鵝莊 。倆人又一起爬上天撟,橋下第一間就是她的敎堂聚會所。往前二十米就是鵝莊。揮別後,始終未見著口罩後的面孔,下次即使再會也不會識得。哈哈!

 

10:57 推開電動門,逽諾大的餐廳 ,只有一位年輕小姐出現在樻枱後,我猶疑著往裡走,她也遲疑的望著我,通常餐廳要十一點過後才會開門,上星期三在首鳥餐廳也是。告知楊梅中學同學會,她立刻點頭説,還沒有人來。要了一壺茶,請她引我去包廂。

 

這餐館的大宴會廳可容三十桌。目前是空蕩蕩的。

 

年輕女孩引我從櫃檯後面黑暗的小走道,通過洗手間,來到有二張桌的包廂。L 形的外牆,四個窗戶透進來陽光,沒有開燈也還明亮。

 

一位五十多歲的婦人趕上前來,嚴實的指揮年軽女孩開冷氣,関窗戶等標準程序 。聼出來是對外國人勞工朋友說話的口吻 ?這才多注視女孩兩眼,長得纖細秀氣,口音不是泰國印尼華僑 ,也不是大陸來的國語。

 

我坐在窗辺的位子,倒完十二杯茶,茶壺就空了。這時聯照提兩大袋的東西進來,打開是水煮花生和椪柑、還有半套茶具,熱切招呼後,我轉出櫃枱去再取兩壺茶,聯照去車裡拿柬西。

 

二壺茶擺在兩張桌上,花生也打開分置兩桌,桔子各桌十二顆,還有五六粒。擺回進門的小型置物櫃上. 這時門外擠進來,土金、勝隆、連土還有峰才和雙騰。

 

噸位大的土金, 搖擺著身軀, 說要找進門的位置, 比較好上廁所. 他家裡還在經營自助餐, 兒女成家後, 都住在同條街上, 晚餐都一齊吃, 天倫之樂似神仙. 勝隆長得壯碩, 可惜一直沒有與他深談過, 記不起來他做過甚麼? 有幾個小孩? 現在又是如何過日子? 連土臉大吃四方, 個子倒是沒有長高, 我也不清楚他初中畢業以來的過去和現在, 熱切招呼著, 心底只有十分的溫暖.

 

峰才是我從水美國小就開始的一輩子同學. 兒時長得瘦小, 同學給他 [小老鼠] 的綽號, 銀行業退休? 如今長得高稍嫌單薄, 一點都不顯老. 今天熱到 29 度, 他還不肯把厚的冬季外套脫下來, 也許身子骨不很健朗? 目前住在楊梅中學的外環路上, 我說大我們一屆的表哥葉作飛在附近的國寶新村經營幼兒園? 峰才並不認識.

 

雙騰初中時也是小個子, 現在是標準身材的生意人, 灑脫, 精幹又風趣. 去年的龍潭大歡聚, 就是他主辦的. 今天他開車來, 說是只能小喝一杯啤酒, 意思一下. 這個年齡還在事業上的, 恐怕只有兩三位吧?  真是十分難得.

 

大家一年沒見面, 話匣子打開就滾滾洪水般衝出來, 把尚未開燈的包廂給炸了開來! 我去開燈, 順便再提兩壺茶,門㚈又㨈了幾位同學,有的要進來,有的在外頭閒聊。進來的是鴻德、學燕和月光,我領他們去廂房。立馬就把裡頭那桌給坐滿了, 說話聲招呼聲, 更是要翻掀了天花板. 我回到進門那一桌去, 只有聯照一人在準備茶具, 晚來的人總喜歡往人多的那桌去擠, 如果沒有空位了, 可能就會有點兒掃興吧?

 

從台中來的煥畑,  說是八點多搭區間火車來楊梅, 幾回都是搭國光號回到故鄉來共襄盛會, 尤其是罹癌後, 仍運動如昔, 回復得很好, 總是一身輕裝, 身材精實高長, 精神滿滿, 半點也不曾生過重病的模樣, 讓同學們佩服.

 

建中雖然家住四維新村, 但是今天卻從台東仙鄉連夜開車趕來參加, 他基水畢業後上船過了半輩子, 下船後在美國加拿大, 開貨櫃車闖蕩北美八方,又過了半輩子.  畢業後很多年都沒有聯繫上, 這幾年每年都出席, 分享在世界最富庶的國度, 經歷最具傳奇性的職業生涯. 總是讓同學們聽得目瞪口呆, 像電影一般的情節, 最是難得的人生經驗. 回到故鄉, 四維新村的小世界已經滿足不了對大自然的嚮往, 兩年來返鄉都往花東尋幽訪勝. 他說明天清晨兩點也將徹夜開車東去. 他的書法是全校之冠, 在眷春也時常給人寫春聯.

 

每位同學都有各自精采豐富的人生經歷, 婉轉故事, 我恨不得自己是曹雪芹, 羅貫中之流, 可以無所不在, 無所不知的採取全視觀點寫故事, 而我聽到, 看到的總是這桌的同學, 甚至當身邊的故事正在進行時, 隔兩個位置放送出來的就無法收聽清楚, 所以我總好像是自言自語的寫著記錄著, 彷彿只是給自己爽, 哈哈! 豈止是掛一漏萬? 張冠李戴, 龍頭鳳尾也是常有的事, 所以僅只是兩耳收聽, 睜眼閉眼的收看到的片片斷斷, 支離破碎, 自己不以為意,深信同學們也不以為忤, 大家都活到孔老夫子的壽年了, 隨心所欲常不逾矩,偶爾出轍…? 也不會太介意,不會計較的啦! 哈哈!

 

[插播 ]

 

這封信寫的是十一月十一日的初中同學歡聚, 可是今晚就是西洋的聖誕夜了! 再不寫完, 恐怕要到明年春節過後才能送出去了, 真是慚愧. 不過自己也弄不清楚, 一個半月是怎麼過的? 連續劇 [白色巨塔 2003 年 ] [夏空 ][皓鑭傳 ] [35歲的少女] [琉璃] 並沒有七月底看 [誅仙]  時那般追劇啊?

 

不過昨天晚餐後, 又出現一次 [胸悶] 到深夜都沒有舒緩? 著實困擾. 直到兩點起來如廁, 喝水後, 決定服用 Nytroglycerin 舌下片, 這是江湖傳言, 心臟病的最後一道防線了, 九月林醫師開給我之後, 一方面是心刺痛不曾再犯, 另一方面是 [動用尚方寶劍 ] 的壓力實在太大, 此刻可是抱著破釜沉舟的決心啦!  說明書上說是: 第一片置舌下後, 五分鐘未見舒緩, 就服用第二片, 再五分鐘後仍未舒緩, 則服第三片, 前後十五分鐘未見效, 就要去看醫師!

 

我兩點十三分服用一片後, 直到兩點半, 才感覺到舌下的藥力逐漸散開來, 有點兒麻麻的, 但是胸悶並未鬆開? 卻是沒有勇氣服用第二片, 乾脆就睡下去了吧? 逐漸迷糊後,  就真的進入夢鄉了. 天亮後癥狀已經解除. 晨間與兒子視訊分享這 [第一次] 後,  總算是告一段落.

 

檢查過去一個月的起居, 竟然有很多天是子時過後才上床的, 可惡啊!

 

[插播畢]

 

十一點半過後, 清隆、泰銑、新泉先後到來, 金龍的農場和泰銑的茶園, 同在校前路上, 過了揚昇球場的小楊梅壢, 距 750 年的老樟樹甚近. 他說今年水源不足, 橘子都乾裂長蟲了, 每年花幾萬塊錢照顧的果園, 一點收益都沒有. 兩夫妻玩得快樂悠閒就是最大的收穫啦!

 

泰銑拉著我到外頭去說, 七班的女生佳蓉和桂梅說要柚子, 問我如何是好? 我是第一次知道, 就貿然建議到我家做柚子酒好啦! 大家聚一聚, 我來煮. 於是就當場打電話給佳蓉, 但是通訊沒有很清楚, 一下就斷訊了. 入席後接到來電, 於是我拉著泰銑又到大廳去, 讓他與佳蓉說清楚時間, 地點云云.

 

個兒高大的新泉是從富岡來的, 牛仔褲紅底花格子棉質長袖襯衫, 外披一件無袖 Uniqlo 絨毛背心. 他是鐵路局火車駕駛員退休的, 也有很多動人的故事. 今天氣溫達到攝氏二十九度以上, 他滿身不自在的走進來, 拉著清隆走出去替他搔背抓癢. 新泉的額頭,下巴, 顴骨, 都高 , 臉型十分突出, 有古帝王之相. 皮膚黝黑是農家子弟, 功課很好, 他曾說若不是出了一位才子紹光, 獎學金應該是他的喔! 風趣的個性, 大家都喜歡.

 

包廂門上又出現了一位同學, 行動緩慢, 面上沒有表情, 進門後往左邊移動, 但並沒有找尋熟人的樣子, 我們這桌同學都靜下來, 猜測是哪位? 真的認不出來? 甚至那種緩慢, 看起來是長我們三五歲喔! 班頭鴻德幾乎要和他的臉相碰了, 還是一臉迷惑? ㄛ! 我勉強說服自己, 終於認出來是從水美國小就在一班的裕滿啦! 他也是有好一段時間沒有出現了. 大家歡呼式的向他打招呼, 我拉他過來坐在左手邊.

 

坐下後劈頭就問他, 是生過甚麼病嗎?  裕滿仍是一臉平靜的說, 沒有啊? 似乎並不知道我為何有此一問? 我跳過這一關, 了解一下家裡的情形. 他夫婦和兒子孫子住在宋屋國小後面的社區, 今天十一點就騎車過來, 一個人都沒有, 就在停車場曬太陽去了. 除了說話的神情比較遲緩外, 並沒有方才那蒼老的感覺.左手邊的清隆和他也很久未見面, 兩人開始聊了起來.

 

又有三位同學擠進來包廂, 是燈熾、金源和灥明. 燈熾住在老市場, 金融界退休後, 和太太參加林嫦瑛老師主持的國樂隊, 偶爾演出時會見面, 我家內弟媳也是國樂社團員. 金源承繼父親的土地代書工作, 在公所大華街上, 兒子也已經接班, 馬上就要娶媳婦成家了, 是個好命公.

 

灥明說是匆匆忙忙從菜園, 跑去楊梅街上的鵝莊, 一問才知道是記錯地方了.

 

我和灥明在還沒上小學時, 就認識了. 小時候家裡在太平山下有一座柑園, 還有幾分田, 隨爸爸哥哥去玩時, 就時常會和灥明一起玩, 捉筍蛄, 黏蜻蜓甚麼的. 那時他長得高大, 大家叫他 [阿文明] . 後來祖母把那份田產轉讓, 換到水美鐵道上的六甲果園, 就沒再見過面.

 

然而造化弄人, 初中三年明明在同一個班級, 因為他的個兒 [變] 小了? 而且根本就認為阿文明比我大, 未曾想過會同一班? 他也始終沒有和我相認? 直到去年在龍潭大池吧? 我才問他兒時的事, 兩人終於像兄弟一般的熱絡起來. 今天也是只有我們喝酒, 他不能喝啤酒, 我不想喝高粱, 於是注文一瓶小金門高粱 58 , 雙騰也說可以喝一點,  就叫一手金牌. 結果開席後, 我把灥明的高粱倒來半瓶, 一手啤酒還退回去四瓶. 隔壁桌一瓶都沒倒完. 其實在國內外都一樣, 吃飯喝酒的人, 平均不會超過五分之一 (生意場合除外) . 可見飲酒已經是少數人的不良習癖了, 哈哈!

 

最後出線的似乎是運鎮和慶俊, 運鎮從三重開車來, 坐在我右手邊, 與雙騰相鄰,  他經營牙模生意, 也是初中畢業之後才拔高的, 娃娃臉長出微細的訾鬚, 有點成熟的認命, 又有一股還想挑戰甚麼的反骨? 他也只喝半杯爾.

 

慶俊坐我對面, 緊鄰著台中來的馬拉松高手煥畑. 他是公務員水利單位退休的, 現在從事營造工作. 慶俊的父親是我四哥榮陞的大媒人,  四嫂秋妹高家外公與吳大媒人素有農產生意的往來才相識的. 但慶俊似乎不清楚這段姻緣. 我問他老家的池塘有養魚否? 他說是叔叔家的池塘, 我還約他明天一起去走走, 他爽然應允. 幾年前昌增為同學會的事, 開車載我去找他, 未遇. 似乎我想起慶俊就只剩下池塘了? 哈哈! (按: 次日我爽約了, 電話向慶俊要求改期.)

 

這次歡聚原透過 Line 報名的有二十六位, 今天來了二十一位. 

昌增可能因為帶孫子, 臨時抽身不來; 允和剛聯絡上,但學校警衛的工作走不開; 白光另有約, 說是儘量橋過來, 未果; 經營藥房的貴褔兒子車禍,手受傷, 向聯照請假; 新聞界退休的震海老家住埔心, 也因為臨時狀況未能趕來; 鴻耀也住埔心卻始終請不到?金融界退休的華盛, 畢業後似乎不曾出現過.

 

雖然說大家說話的時間都不夠了, 到底席間出過甚麼菜? 多數同學都記不起來, 不過我好像很滿意今天的菜色? 似乎剩下很多肉捲, 我就吃了三份? 哈哈!  七十一二歲的老哥兒們, 除了大部分都不飲酒之外, 對於肉食也很節制,偏偏我習慣等大家用過之後才舉筷 , 最近卻都多嚐到了兩三份.

 

席散之後, 才想到要拍照, 於是一張照片只看到十七位同學. 還是請路過的高中女生掌鏡的, 哈哈!

 

記得席間鴻德宣布過: 明年五月似蓉等將返鄉,女生班預約聯合舉辦.

 

感謝建中專程送灥明和我回中壢, 他說今晚二奌開車回台東, 又說台東他住的民宿一星期二千元, 我又蠢蠢欲動, 說想去玩了.

 

終於寫完了 , 聖誕夜也尚未到報佳音的時分.

 

敬頌   哥兒姊妹  佳節健康快樂   新年萬事如意

 

嗣洋上  12/24/21:07 2020 中壢書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