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27日 星期四

2017-05 六十八更年期了嗎?


 
 

哥兒姊妹吉祥:

雞年二三月間的某兩個星期, 我無意間感覺到全身筋骨微微痠痛?

開始幾天並不以為意, 心想只是運動後的緊绷現象啦. 可是經過了一個禮拜, 都沒有回復. 而且全身重要關節, 也顯現出不太靈活, 不太聽小腦指揮, 動作顯得拖拖拉拉, 不肯一步精準到位的鬆散狀態.

 

想起會不會是: 2015 年五月與兒子去聖地亞哥的Mission Bay 海邊堤防區爬礁岩塊, 把左腳踝嚴重扭傷後,  因為沒有好好照顧, 拖到六月還沒有康復, 只好撐著兩隻柺杖搭機返鄉. 天成醫院骨科說可能是痛風, 才重復痠腫難消? 於是在住處樓下黃志昆醫師診所檢察腎功能, 果然尿酸超過七, 開始每日服用一粒 Benzro Capsules 10. 每三個月復診抽血驗腎功能. 近兩年來尿酸都壓到3 以下, 比標準值 3.5-7 還低. 曾問過黃醫師, 他說我是體質如此, 不吃藥就超標, 長期維持低標, 對身體應該無害, 何況每三個月監看著,安啦!

 

既然不會是尿酸藥片引起的肌肉僵硬, 心裡就踏實了. 這是我唯一服用的 [維他命], 如今身體有警訊, 才一一過慮可能因素.

 

幸好痠痛現象兩個多禮拜就忘記了, 就在心裡陰影剛要消逝, 三月的最後一天, 我協助處理社區店面騎樓上方污水管滲漏案, 搬一片十公斤左右的木質看板當柵欄時, 無意間把腰扭傷, 回楊梅中學校門斜對面的魏醫師診所推拿, 說是舊傷, 深層肌腱發炎, 必須敷藥膏打散行血. 雖然只去了一回, 我就自我熱水舒活開了, 然而月底來到聖地亞哥方桌山莊, 感覺腰椎第七第八節右側, 還有些微痠痠的牽引著? 原想出門前, 先讓黃醫師用超音波檢查腎結石是否有變大的, 去年他檢查過, 說我的右腎有砂粒狀結晶, 尚未達到需要緊急處理. 

 

第二項讓我考慮到 [更年期] 的現象是, 幾乎每天都得沉睡到七點半八點才能醒來. 尤其午餐後從故鄉岳母家返回住處, 不知覺地就在電視機前睡著了. 醒來還是睏頓, 好一段時間後, 才意識到傍晚前必須勉強自己, 出到戶外去走走才行. 環北路最近的兩條河, 是新街溪與老街溪. 從中壢外環道可以赱到縱貫道路, 或是火車站. 輕鬆來回可以用上一個小時, 是很理想的和緩健身線路.

 

然而隨時就可以打瞌睡, 讓我想起2007 , 姪兒昆山工廠落成, 請家裡十位大人去旅遊時, 我注意到當年八十歲的大哥, 在車上總是表情木然, 靈魂雲遊四海的狀態. 大哥與龍哥都有相似處, 他們打瞌睡時, 眼睛可以睜開一半以上的, 所以若不是家人, 很難知道是醒是夢. 五年後大哥離開我們. 我想嗜睡, 也許是因為身體在醒著的時候, 普遍缺氧吧? 只有靠深度內臟運動才可以改善. 努力勉強自己吧.

 

還有兩件事, 提省我要正視體能已經下降的事實.

其一, 我的老花眼, 雖然從47 歲時的 1.25 只增加到目前的 1.75 (: 偶爾也買兩付 2.0 , 但戴不久就會不舒服) . 可是最近看電視都可以戴老花, 還真的比較清處. 這是去年以前沒有過的, 因為過去老花眼鏡只能看近處, 離開伸手的距離, 就變模糊. 我不知道這是好還是不好? 然而可以肯定視力變壞的是: 飛蚊更密集了, 真是無奈啊!

 

其二, 兩個多月前, 我右上顎的智齒動搖了. 之後靠牙間刷與加倍勤於清潔, 好像又穩固回去? 然而只是 [迴光返照] 式的假相, 到了4/4 熬夜之後, 可憐的智齒, 幾乎要掉落下來了. 原本想自己給扯下來的, 擔心大量出血, 自己不會處理. 兩天後回去故鄉, 請岳母家對門的天然齒科給處理完, 但是信耶蘇的黃醫師警告說, 接近智齒的兩顆大臼齒, 也已經有牙周病的現象, 請妥為保固. 這讓我想起兩年前的五月, 在聖地亞哥面對左上顎智齒動搖時, 從網路上向哥兒姊妹求救時, 紐約的良惠, 馬德里的文楠等, 都給了上好的關切良方. 等回到楊梅給上誠齒科卓醫師處理掉後, 還特別找出一個威士忌樣品酒玻璃瓶, 注上告別牙齦日期收存起來. 可是才兩年又增加了一顆, 難免會有一絲絲淒迷, 哈哈.

 

其實儘管到今天, 體力都尚未回復到去年的水平, 是不是真有更年期? 倒也不會成為日常心智活動的困惑. 然而最近一年來, 對於人生七十歲才開始的體悟. 以及每個人的一生, 都只能自己去經歷一回的智者分享, 深深讓我著迷, 我願花些時間去深思.

 

過去的時光裡, 只是跟著指令或是自以為聽到, 學到的法則起行坐臥. 養成時間到了, 就該做甚麼事的懶人習性. 並沒認真想過, 到底是不是自己為自己的當下與未來負起完全責任?

 

一旦離開職場, 成為自己時間的真正主子, 仍很少學會主動支配時間, 讓生活過得比聽命行事的日子, 更像是過好日子. 這聽起來好像是有些可笑的話題, 可是直到最近一兩年, 才在我腦海裡, 逐漸的成形, 變為一項直得花時間去挖掘深耕的功課.

 

如果自己當上自己的老板了, 還像拿薪水那般, 朝九晚五的惶惶不可終日, 那又何必要: [離開生產機器, 成為倉庫裡閒置的堪用零件呢?]

 

我可以漸漸體會到孔夫子說: [七十而隨心所欲不逾矩] 的心路歷程.

但我還讀不懂古人為何要說: [人生七十才開始] ? 這或許是一門 [不到黃河心不死] 的功課, 只能自己去碰, 說多了也沒用.

 

有許多教書的朋友, 可以把人生的目標設得很低, 五十歲多壹點, 就鳴金收兵, 退岀職場, 啥事也不做, 養老等待某人的召喚?

 

有趣的是, 透過媒體的傳播, 已經影響到為數不少的年輕人, 把這樣的人生安排, 列為終身奮鬥成就的目標, 如果他們真能因此而比同儕加倍努力, 踏實地去積累更豐厚的薪柴, 妥善供應人生下半場的需要, 那倒是值得鼓勵的志趣.

 

我樂觀其成的理由, 是相信一個在青壯年養成勤奮工作的人, 即使過了五十歲, 壹定也會是閒不下來的, 會不斷的去挑戰修正當初設訂的目標, 也許到了九十歲, 都還不覺得孔夫子自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講的正是自己哩!

 

我看壞的是: 真有為數不少的年輕朋友, 立訂了 [五十歲退休] 的偉大目標後, 就開始學會了像當兵的後半段, 數饅頭等退伍的米虫心態過日子. 青壯歲月不懂得努力, 等到半百來臨, 自然沒有足夠積蓄, 甚至應付養兒育女日常家累, 過平常人家般的日子, 都感到力不從心, 渾渾噩噩地磋跎過了人生上半場, 等到下半場開始, 仍然人疲馬睏, 舉步維艱. 如何能夠奢談, 享甚麼清福呢? 連面對清平生活的心態都沒培養好喔!

 

我最佩服的, 也最要推薦給世人共同分享的, 是學習經營之神王永慶先生, 一直一直的工作著, 直到九十三歲的某一天夜裡, 在美國異鄉, 仍認真不茍地準備好次日, 將主持台塑北美集團會議指示後, 才不知不覺地透過夢鄉, 進入宇宙的永恆太極.

 

我在貿協的良師益友 Mr. Sunshine Gong, 一直一直都以王永慶先生的行止奉為圭臬, 也一直敦促我: [不可鬆懈, 不輕言退休.]

顯新先生最常對我說的一句話就是:

[王永慶先生長我十七, 我比你大十七, 他老尚未退休, 你我都要謹記. 即使老先生天年盡時, 我還得工作十七年, 你再兩個十七年喔!]

記得最後一次說這話, 還是 2002年初, 我引領著姪兒万丁, 去到復興北路基金會拜訪, 向顯新先生請益經營 NPO的事. 可惜, 那時我已經是人生志業的逃兵, 更讓我憂心的是, 一年多兩年來, 寫去S. Gong信箱的, 都給退了回來, 前兩天退信的理由是:

[信箱可能爆滿無法收信].

我自然理解到這個訊息的真義, 除了想念老哥哥,

就偶爾讓心去絞慟一下下吧!

還另一個十七年的債啊!

敬頌  健康快樂

嗣洋   4/27/2017  於聖城方桌山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