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17日 星期六

2016-26 一場喜雨下遍故鄉楊梅大街小巷


 

哥兒姊妹吉祥:

九月六日是我們楊梅初中第十四屆 (民國53年畢業) 同學會第二次籌備會的日子. 離開學校五十三年來, 大夥兒辦過許多次的同學會. 上星期才找出一張 1987年的大合照, 是在校長室樓上的大禮堂拍的.

好像是畢業後第一次的大型同學會? 同學們都感慨地說, 那時候各個都是風華正茂的年輕小夥子啊!

 

之後老禮堂年久待修, 我們曾經一次回到昔日福利社改建成圖書館的外頭, 拍下一張大合照, 就再也沒有回到母校來集會歡敘. 這回計畫於明 (106) 年春節期間, 二月四日大年初八舉辦的大型同學會, 希望能夠再度回到母校來憶舊迎新, 共創未來.

 

上午九點前, 妻開車與我一齊返鄉探望岳母. 十點前我冒著突然下起的驟雨, 回到老家開門, 煮茶, 整理開會資料, 把昨天從加樂福買來的起司蛋糕擺在桌上. 上次籌備會阿足準備了有名氣的鳳梨酥, 今天就吃得節省些吧.

 

合田是第一位報到的同學, 他說要煮一壺咖啡待客, 帶回一隻一公升半的耐熱玻璃壺回去備用. 昌增隨後出現, 說買了一隻豬頭殼, 中午就在他家用餐. 我與總連絡阿亮打招呼後, 他說會與四班皓昇一點鐘左右過來. 我說阿增已經備妥午餐, 阿亮說吃過飯才來報到.

 

我再依序打電話確認出席狀況, 然後就翻開 1999.4.5 在洛郡雙日書店買的暢銷書 [只有戰戰兢兢的偏執狂才能存活] 來看. 過去我都會帶著它去旅行, 可是已經擺在書架上很久沒去碰了. 那是電腦處理器龍頭 Intel 公司引領風騷的年代,  董事長 Andrew Grove 寫的自傳體. 儘管摩爾定律讓資通訊產業日新月異, 競爭也是赤裸殘酷, 然而即使十五年後的今天來看, 仍有讓我感動的思想結晶與驚心動魄的心歷路程, 很值得當作科幻故事來探索.

 

台北的桂華與謝足先後抵達, 六點半到揚昇打球的鴻德, 因為九點多的雨中斷, 洗完澡也趕來了. 關西的月英倒是來得早些, 昌增的午餐說是已經準備好, 大隊人馬開過去用餐. 到了陳家才看到只有一半的成品? 於是醫師娘月英伸手幫忙剝豬頭肉, 阿足擺碗筷, 桂華? 忘記她做甚麼了? 匆匆開出五六道菜的午餐, 紅燒肉還欠一些火侯. 合田的咖啡已經煮好, 拎到昌增家給餐點增色.

 

匆匆扒了一碗就先離開, 阿亮等人馬上就到, 說好十一點要來的桂梅尚未現身? 佳蓉說已經在火車站, 昌增開車去接駕, 她脊椎開刀, 行動尚須小心. 回到老家, 阿亮和皓昇已經在客廳, 桂梅也來電話說還在台北車站, 兩點可能會遲到, 我說大夥兒會先去學校拜訪校長, 請她先到家裡喝茶, 桌上有點心可以打點一下五臟廟.

 

一點半剛過, 電話與母校校友會總幹事林俊吉主任連絡, 他建議兩點就先去校長室拜會, 這樣大家的時間就比較緊湊. 正好午餐的一群也步出陳家, 大夥兒分三輛車就往母校出發了. 

 

江校長與林主任已經走到校門口警衛室前, 親切地迎接我們. 簡單寒暄後, 引大家進入校長室. 五十年前印象中寬敞嚴肅的校長室, 如今在屏風後, 一下子擠進來十幾人, 顯得些微擁擠, 更親切近人. 校長忙著述說著四年來建設學校的種種, 手裡邊把整打的利樂包飲料分派給同學們. 我拉著他站在掛滿書法的那扇牆, 請大家一起拍張合照. 校長說都是他的手跡 , 正中央是一個一米見方的 [] , 下面行書五列, 寫定靜安慮得止於至善, 好看.

 

校長請一位女老師為大夥兒拍照後, 我們也讓校長分享一下, 同學們在1987年於學校大禮堂舉辦第一次同學會時的大合照, 還有一張是兩年前在揚昇球場開同學會時的大合照, 並表明希望來春舉辦的同學會, 能夠再回到學校來舉行. 校長一口答應, 並請林主任引導我們參觀學校.

 

儘管每個月都會經過校門口的校前路幾趟, 然而幾十年來都未曾回到母校來靜靜地走上一回. 母校的一切真的是變化太大了, 明知學弟妹們都在上課, 我們還是忍不住心中的激盪, 時不時就大聲驚呼出聲, 又各自砥礪地噓聲四起, 安靜, 安靜 ! 還在上課啊!  林主任則環目四顧, 嘴裡輕輕地說: [沒關係, 沒關係!]

 

大夥兒沿著舊日初中三年級時的教室往東, 如今已是兩層樓, 更長的走廊, 直通往已經拆除的福利社及教職員宿舍改建, 即將完工的綜合大樓. 繞過地下停車場車道出口右方, 客家圓樓造型梯間, 折往貴山的小路上行. 左手側就矗立著即將竣工的四層大樓, 右手邊老榕樹庇蔭的是美術教室與展覽館. 緊緊連接著老人會館的側門, 林主任說會館土地也是學校捐出來的.

 

左轉上山腰, 面前出現一片懾人心魂的開闊地, 遠遠看見圓山飯店牌樓式的朱古建築, 那是讓我們魂牽夢繫的科學館山門? 大家忍不住又驚呼出聲! 林主任說整棟科學教室都因土石流而崩坍, 如今只能勉強保留昔日牌樓聊供瞻仰遣排思緒. 

 

我們參觀了體育館, 游泳池, 對外營業的健身館, 走過操場盡頭, 折回舊日工藝教室, 低年級校舍, 仁添說整排龍柏不見了? 我也依稀記得老校工的茶水間改建了. 林主任說: 校友會陳理事長移來很多棵大樹, 為校園增添顏色.

 

江校長已經忙完一個段落, 站在校長室外 [楊柳春風綿延千古正氣, 梅林化雨贊育天地群英] 新的校訓旁, 繼續為我們解說四年來的興革建樹. 又驚訝又熱情地招呼著從基隆趕來的曾增坤同學, 說是從名片上才得悉, 兩位都是海洋大學的校友. 我們穿過辦公室走廊往貴園前行, 我指著樓梯下的狹小三角空間, 告訴林主任說, 這曾經是我們大校友謝孝德老哥的宿舍. 這是主任第一次聽說這一段梅園軼事.

 

不只一次出現在夢境的貴園啊! 終於又可以在你懷裡拍照流連啊!

我忘情地按著快門, 仿佛時光倒流, 金絲竹, 老枷冬, 老櫻花, 白千層, 老松樹, 棕梠, 山蘇, 鐵樹, 錦鯉池, 老碑石處處都有張老校長的影子啊!

 

穿過貴園是一道四十幾米的風雨長廊, 屋頂上滿是學生的畫作, 芙蓉

與桐花等客家風情, 校長說是讓同學們展現自信的成品, 處處都可

見到同學的創作, 充分實現德智體群美五育並重的梅林杏壇風華.

 

來到即將啟用的新大樓, 我們看到下次同學會將使用的階梯會議室,

以及充滿師生美術作品的廊道甚至盥洗室. 讓我們對這位熱忱智慧

圓融, 充滿理想幹勁與些許浪漫情懷的江校長樹嶸先生與林俊吉主

任感到無比親切與信任. 導覽的過程中處處展現繼往開來新舊交替

大開大闔的校園影像, 讓我們這群踏出母校53年的中年後學子幾

度熱淚盈眶, 不禁想大聲疾呼:

就讓我們於106年二月四日大年初八的同學會時回母校歡敘吧!

 

四點前我們回到老家, 繼續第二次籌備會的議程, 大家一致通過明年春節期間的大型同學會, 就在母校舉辦的決議, 餐敘可以在十月即將開幕的大江屋風味餐廳進行. 鴻德會長把最新的同學通訊錄, 發給各班代表核對追蹤補齊, 預計十一月中旬的第三次籌備會時, 可以確定寄發正式同學會邀請函.

 

四點半會議結束, 同學們繼續在交心傾談. 應桂華之委託, 我把水美國小劉永發老師的夫人接到家裡來, 老師離開我們兩年了, 師母一直都少與同學們互動. 今天她對現場的初中同學只認得四五人, 卻親切地邀請大家共進晚餐. 大家也大方地應允了.

 

五點三輛車開往梅高路上的圓霖客家餐廳, 師母常來, 同學除合田外,都是第一回. 家常菜, 兩瓶酒, 滿桌說不完的話語. 歡笑連連, 好像都要吵到隔桌客人啦! 所謂選日不如撞期, 真的是歡喜滿故鄉的一天啊! 好像老天都忍不著寂寞, 要製造一些人間小插曲?

 

六點馬路上下起傾盆大雨, 大家享用完豐盛的晚宴. 一齊謝過師母後,基隆的增坤開車, 送台北的桂梅, 謝足和桂華, 還有中壢的佳蓉到楊梅火車站搭車北上, 昌增開車送師母, 合田, 仁添與我搭月英的車回老家, 大雨天仁添不想騎機車回去, 先回我家等太座開車來接. 月英獨自一人大雨中開車返回關西, 說是第一回, 的確也是一段具有挑戰又刺激的路程喔.

 

散席前大夥兒勉強又約定, 十二日星期一到仁添大台北華城的農

場去參觀, 並品嘗他自家釀的, 曾經得過金牌賞的美酒, 日日匆匆

過去, 這場難得的七人歡敘也已經完成. 同一天暢遊阿拉斯加的錦

乾夫婦也返鄉. 桂梅, 阿足中秋節那一天飛美國, 文姬婆婆十九日

告別式, 紐約法拉盛的金發, 過節前一天乘木蘭蒂返鄉, 傍晚昌增

電話說已經安排好二十一日, 楊梅老家之午餐接風歡敘. 

 

中秋佳節假期還剩下短短的尾巴, 兩個颱風來了又離去, 連連的喜

雨下遍故鄉的大街小巷, 沒有月娘的金秋之夜, 淡淡離愁的兩位偉

大母親 (另一位是我昔日Olive 鄰居房東黃太太的太夫人)…

二十樓書窗外, 細雨綿綿

讓我們期待下次的歡敘吧.

 

敬頌  佳節闔府  健康快樂

嗣洋上  9/18/105 午夜零時  中壢書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