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31日 星期二

2022-07 五四大學眼科去來



 

哥兒妹妹吉祥:

 

楔子:

 

五四是甚麼  胡適 北大  鬧學潮

目的是什麼  求新 求變  救中華

手段是甚麽  去古 學今  全西化

結果是什麼  不中 不西  仍積弱

 

我的五四又如何?

 

地理雜誌考古中,光達來到外蒙古。

成吉思汗聖山墓,禁區首度大公開。

約旦古城佩特拉,沙漠岩壁古訊息。

 

[ 按 : 地理雜誌頻道幾年前播出, 一位右腳裝義肢

的亞裔年輕人, 引領光學雷達團隊, 探勘中南美

瑪雅遺跡的影片, 印象深刻.

如今來到外蒙及約旦, 同步探勘

成吉思汗墓與中東古綠洲. 心嚮往之… ]

 

Sharp 43 吋電視畫面中心突

之前在大學眼科牆上看過圖示,

青光眼的五大特徵有這椿。

 

想起上回驚嚇是半年前的傍晚

一連幾晚追劇後, 眼睛出現不規則階梯形閃光?

嚇得立刻趕往大學眼科走一回。幸在六點前到.

 

本來疑是三年多前楊梅博愛眼科推測的視網膜病變 ?

年輕的葉醫師仔細診視後, 說是玻璃體五分之一老化?

眼球轉動時, 某個角度會引起較粗糙的摩擦才閃光 .

視網膜倒是正常使用中, 尚無虞慮. 暗自欣喜之.

 

此刻又上演一回小型霹靂秀?  趕緊門診莫遲延.

 

[ 五四大學眼科去來 ]

 

星期三本該北上東門陪大嫂。

上星期因為二姊確診,我也自行健康管理,缺席一回。

 

昨晚新聞播出雙北疫情嚴峻,三思後於凌晨一時,

簡訊給阿皓姪兒, 請轉告母親今晨不北上。

 

九點起床後,又三心兩意,心想若搭10:14 直達車仍能共進午餐。

打電話上東門去,意外的竟然玉玲侄媳在家?

侄孫苙君/ 鈞學校十名確診,必須在家上課天。

所以就不必去東門了,大嫂還在中正紀念堂回家的路上。

 

安心看電視吧?

 

國家地理雜誌播出外蒙成吉斯汗墓光達探測

光達計劃主持人是位右腳裝金屬義肢的亞裔。

他過去主持中南美馬雅文化古城大探險,讓我印象深刻。

裸露在外的金屬桿,穿戴登山鞋。蟜捷攀不輸常人。

 

讓我浮起一則弧形義足的奧林匹克短跑健將廣告?

他們的光達可以將森林表層的綠色去掉,

露出地面光禿建物,讓世人和我眼界一新。

 

這回與外蒙官方配合 , 用在蒙古禁區聖山,

讓我及世人十分期待。蒙古元朝在中國落幕後,

竟然根留中亞諸國? 卻是以漢族為主的偏礙史觀所未及

 

同時進行的約旦佩特拉古城探測,因為氣候變遷,

昔日綠洲今日沙丘, 古城早已傾圮成為觀光碎石頭廟?

八十年代曾與中東貿易團前往參觀, 並未留下印象.

這兩處都是我很想知道結果的科研行動. 可惜…

 

10:47 電話詢問並立即掛號, 說是十一點前截止.

11:03 即時趕抵大學眼科 .

 

繳費完後第一件事是量眼壓

護士問明此次前來的因由

判定要先散瞳時要我簽名

連續表格上看到

前次簽名是十一月二日

也是第一次閃光

 

那時嚇得要命

護士們都聴得好玩

今天則淡淡的點頭

 

測視力時, 感覺左眼較弱 .

三二九青年節那個傍晚才來複診

矯正視力是 0.7 , 今天感覺又退步了?

也沒那麼用力勉強去猜圓圈缺口

 

11:17 散瞳剤 , 必須兩次散瞳 , 相距半小時

 

閉上眼睛, 清楚知悉隔鄰五歲黃小妺妹近視了

三十歲的鍾小弟左眼白內障較重

他有癲癇,姑姑陪來看診。

 

護士特別留意多問幾題:

看過眼科否

曾跌倒眼傷否

有其他重大病症否

對那些藥物過敏過

眼睛向上看會昏否

 

七十五歲劉大哥青光眼

注射自費千元刷卡

要陪伴家人先開車回去上下午的班

護士會等藥性過後安排計程車送回家

 

我排 59 號, 十分鐘前的門診是三十虢

護士電話中說十一奌停止掛號

仍有一二位遲來的年輕騎士患者

上午只有葉醫師的診室二開門

看來要一點後才能午休?

 

散瞳藥水有奌刺眼

我閉上眼睛安心的補

 

閃光在來的新生路上

耀眼陽光下還斷續出現

 

過了豬腳大王就成為一坨蛙卵狀

那是我熟悉的飛蚊症嚴重時的狀態

進到診所就沒有了?

 

瞳孔漸漸鬆開後

是一片空白螢幕

 

護士持續的叫號

診間護士也陸續開門唱名

要下一名患者前來消毒雙手

 

反正要候上四十分鐘到一個小時

就靜靜地觀這小千世界

 

11:47 第二剤準時唱名施點滴

 

葉醫師是有大志趣略浮躁的年輕人

看診時似乎總著更遠的目標

眼前患者症狀的說明過於習以為常

病況未來的可能演變陳述也很冷淡

我說不上親切也尚未到討厭他的程度

 

重複著 初診時的

 

視力沒有衰退到 0.5 , 尚不必考慮白內障開刀

( 我說今天似乎視力更弱,他説不會那麼快 )

眼網膜沒有異常

閃光是半年前說的原因

玻璃體老化百分之二十引起磨擦

 

我問:下次發生時,躺下休息會好嗎? 不需前來門診…

回說:不確定。

我問:預約二個月回診可以嗎?

他說:半年觀察一次就可以,有狀況隨時可以來。

 

今天是領了三小瓶藥水

和三二九青年節時相同:

 

白內障一瓶用前搖搖、過敏消炎和保護眼液各一

 

[ 插播 ]

 

台灣現階段的醫療真是天堂

幾次在加州, 孩子們稍微遇到身體狀況時

儘管有醫療保險也有固定的家庭醫師

都必須透過預約才能夠看診

通常都不是當天就能完成

這是出乎我想像的進步國度?

 

[ 插播畢 ]

 

12:36 輕鬆地跨出大學眼科回家的路上

KTV 矗立在斜對門十二層商業大樓裡

忍不住掏出手機按下兩張

這跟以往入夜後的景象不同

多了一股蓬勃的生命力

 

午時三刻的陽光耀眼得幾呼睜不開了

出門匆匆, 此時若有太陽眼鏡該多幸福啊!

立刻等到綠燈後鑽進店面走廊才能看清路況

一路躲躲閃閃的來到 Sogo 的寬大路口

那刺眼的火球一時間是躲不過啦

只能用手指遮著眼睛露出細縫

 

護士說散瞳藥力要六七小時才會過

這段時間嚴禁開車、騎車。

 

我想回家午睡應該最適當吧?

然而在診所已經閉目養神一小時

正是午時的前半最養神的時段

 

躺下到二點就睡不下去了

睜開眼臥房亮到不行

必須找出德耀侄兒

送給我最深的墨鏡戴上才舒服

 

試着開電視?

盡管影像仍不似平日的穩定但還行

享用手邊的 iPad 記下來看診的過程

然而仍看不清畫面無法操作

手機就更不用說啦

 

我想打電話給護士:能否去老街溪散步?

此刻下午門診剛開始應該忙翻天了吧?

 

還是先下樓去崇恩診所領藥吧

4/27 到期的連續處方

尿酸、血壓、攝護腺

 

還特別向掛號的護士小姐帶墨鏡前來的原由

她親切回說:沒関係,沒関係⋯⋯很多人都是這樣的

黃醫師看診 27 號

今天不必掛號,直接取藥即可。

 

順便繞過新生路斜對面,去千葉藥局買膚潤康

265 元 , 我不經意地問老闆娘貴不貴?

回說: 貴, 甚麼都漲價了…是田邊製藥的

 

這是高中大學一直使用至今的皮膚過敏藥。

是大哥大嫂經營大安西藥房時教給我的

那時候大概是三十元吧? 漲了近九倍

 

記得是隔了許多年才有人討論類固醇的問題

不知不覺也有幾十年不曾用過了

近幾年日英也是用這款皮膚過敏藥膏

我偶爾也用來抑制胸窩上從高中以來即有的過敏

 

真奇怪的玩藝兒, 不疼不養, 只是膚色發亮?

抹幾天藥膏就好了

 

初中畢業的那年暑假

石門水庫大圳經過我們家的茶園

開始放水時大家都跑去山上游泳

一路幾公里的水道玩得鎮上的大人小孩盡歡

 

那時我發現龍哥同學麟峰的胸口有青春痘

看起來很成熟的樣子? 是長毛的徵候嗎?

於是我也希望自己能有那種印記 .

 

不禁想起小學一年級的時候

半個日本人的國彥班長有砂眼

每天早上都要去衛生室擦眼藥膏

眼睛看起來油油黏黏的, 很好看?

那時我也希望自己有砂眼, 哈哈

原來就是這種 [ 劣 ] 根性吧?

 

五點過了, 天還亮著 , 戴墨鏡去老街溪散步

拍了幾張才回來, 沒做體操就晚餐

 

七點以後仍然 [ 火眼金睛 ] 夜神?

客廳許久沒用的台燈彷彿又回復了十年前的明亮?

電視必須戴上墨鏡才能看

近距離仍然無法閱讀

有不便之處但似乎好處更多些?

 

不禁天馬行空地想著:

 

是否可以透過散瞳的程序,

讓老年的視力又回復青春?

我走出陽台欣賞二十樓下的街景

真是光彩耀眼啊

連遠處平日昏暗的模糊景色都躍禁眼廉來

甚至想著: 這種狀態明天睡醒來後

是否依然明亮呢?

經過了這一回的眼疾診療

對於自己的眼睛又多認識了些許:

 

總的來說, 視網膜沒有担心的理由

最大顆的玻璃體圓球不知可修復否?

所謂的摩擦生閃電是否就是眼睛太乾燥呢?

閃電愈來愈頻繁不也是煩死人了嗎

哈哈!

 

三天後就是端午節了

今年的疫情限制著了家人親友間的相關活動

然而我們家的粽子上個禮拜就吃上了

二姊給了我們一串又加兩串

我已經連續吃上幾天肉粽了

還有第一次 [ 誤食 ] 到的素粽

 

每天傍晚二十樓的書窗閃耀著金黃時

就會想下樓到四百步外的老街溪去走走

 

此刻若想像著楚國三閭大夫走在湘江支流

帶著弟子們遊河討論戰國的人禍疫情

意憤填膺如何能夠演出投河的戲劇呢?

 

難道讓一撥弟子鄉民圍觀見證自己的死志

還嚴命弟子必須等到自己沉入江心之後

才能展開拯救行動?

 

昨晚第二次看完沈從文原著的電影 [ 湘女蕭蕭 ]

湘地對於偷姦的婦女是有 [ 沉江 ] 的私刑.

是用扁舟將人載到江心

連著石磨投入河底

 

屈原的狀況不必真實地去還原

吃粽子的習俗也許是商業手段的一環

能增添節慶的歡喜就常常嚐嚐也無妨

 

敬頌   端午佳節  平安喜樂

嗣洋 敬上  5/31/ 2022 中壢書窗

 

ps:  幾年來都習慣於來回台北的捷運上,

用 PAD 寫信給哥兒姊妹 .

然而 4/27 開始受疫情影響,

未能北上東門探望大嫂,

自然也沒有提筆寫信的機緣?

直到這兩天才發現,

要放棄一件經常做的事情,

是那麼容易的啊!

一個多月不寫字

也僅是翻掌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