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23日 星期二

2021-04 盍各言爾志: 記 360 歲的山豬窯釣魚行

 


2021-04  盍各言爾志: 記 360 歲的山豬窯釣魚行

 

哥兒姊妹吉祥:

 

楔子:

 

三月十七日是初中同學,相約去伯公崗山豬窰釣魚的一天。

昨晚輾反側難成眠。像極了小學生郊遊的前夕?

都活到了孔老先生的 ( 73 ) 歲數,還像孩子般的雀躍欣喜

 

昨天天成醫院的健康檢查:血酯、血糖、尿酸都是紅字!

雖然説並不太恐慌,但睡不着是事實喔?

 

又不想上厠所 ,也不口渴 (到底為哪樁啊? )

 

哈哈!對了,今天邱醫師加開的 Crestor 冠酯妥膜衣錠,

好像是晚上吃的?於是找到一個起身下床的好理由。

 

小小窄窄的酒吧枱, 家庭相框邊上,已經擺滿:

 

一種尿酸、四種血壓 、B 群、葉黃素、魚油還有可怕的舌下含片。

 

唉!曾幾何時,已經如此不堪?真是乏力啊!

 

擺在最外頭的正是抗高血酯藥,果然是晚上服用的。哈哈!

至少腦筋還有點管用,儘管在藥房時只瞄上一眼, 真是福至心靈

 

[ 何不各言爾志 ]

 

儘管昨晚睡眠不很順暢,今晨倒是七奌就在快樂的夢中醒來。

精氣充沛,並無睡不飽的反應?

 

七點五十就與聖地亞哥的兒孫通視訊, 告訴他們昨日健檢不及格的數據.

加州夏令時間禮拜天開始, 現在已經是下午近五點.

 

兩年前兒子媳婦, 每兩星期都會帶孩子, 到印地安保留區的賭場 La Vieja 去吃自助餐,  皇帝蟹腳, 小龍蝦吃到飽. 我們去時, 也一定會安排一兩次.  我不會很喜歡吃那兩種, 但是兒子曾吃過八盤蟹腳, 而且樂此不疲.

 

一次體檢時, 血酯高到嚇得死人的幾百! 醫師給他開一種  Vascepa ( icosapent ethyl ) 1 gm 的魚油, 早晚兩顆.  不幾個月就降到可控制的安全範圍, 現在血酯正常了, 仍然每天吃兩顆, 當作護身符. 

 

於是兒子都多買幾瓶送回來, 給媽媽和外婆吃, 顆粒特別大, 外婆吃不習慣, 反倒是小舅舅吃上手了, 覺得有效, 每回有人來去加州,  也帶兩瓶回來.

 

過去我根本不相信, 自己會有高血酯的問題, 連問都懶得問 . 昨晚妻找一瓶出來給我, 當場就吞了兩粒, 還真的大顆哦, 一時真的還吞不下去哩? 大口配水才順利嚥下去了. 心底似乎也安定下來? 哈哈!

 

加州聖比亞哥連日大雨, 孩子不能出去玩, 都要悶得發霉了!

我們討論一下健康的問題, 說我等一下要去釣魚, 大家都有點兒羨慕的樣子.

 

A 21 捷運站晨間到楊梅的接駁車,  本來是 9:40 的班車, 昨天從天晟醫院出來, 搭車回楊梅時, 好像看到時刻表調整到 9:30 , 接著 10:05 還有一班? 增班了啊!

 

於是我決定去搭 9:30 那班車.  仍然帶著  i PAD, 我想釣魚時, 一定有很多時間可以問問大家, 今天準備的話題. 還帶著一本唐詩三百首, 我真的不知道, 沒釣過魚的女士們, 在池塘邊要聊些甚麼? 反正孔老先生說過: 不讀詩,  不能與言. 哈哈!

 

屋外大霧未散去, 氣溫二十二三度, 沒有昨日的大太陽,  池邊會更舒服許多.

到了車站才看到, 站牌上的電子顯示板 9:40 到站? 時間根本沒有改啊?

 

早到十分鐘也好, 一位中年女士正在對著手機, 笑得十分開懷有趣, 等她說完, 問她甚麼遊戲這麼好玩? 回說是和友人視訊, 孫女兒很可愛.

 

這位女士是太平洋房屋的大將, 原本是在我們社區樓下的美商 21 世紀房地產 , 難怪我覺得眼熟. 倆人聊了一會兒楊梅中壢地區的房市, 接駁車就到了.

 

只我一個人上車, 司機是熟識的彭先生, 我走到了後座, 輪子高出來的那兩張椅子, 感覺居高臨下, 特別舒暢. 拿出 PAD 繼續寫.

 

到了中壢總站, 突然踴上七八位往楊梅的乘客, 都是退休年齡人士. 我放心了許多, 有足夠的營運, 線路就可以維持了.

 

十點十分抵達家門, 有了 WIFI 立刻和大家聯絡, 告知楊梅的天氣,  強調說很適合釣魚的大霧天.  LINE 上桂梅與佳蓉已經交談得密密麻麻, 兩位都是搭火車, 一個從台北來, 一位中壢. 只見兩位交換著火車班次及代號, 非常專業. 約好十一點十分在火車站會合.

 

我找出冰箱裡, 昨天用法國琴酒做基酒, 加工柚子酒剩下的酒渣, 和土司當餌. 又想找出昨天買的釣鉤, 用二號線綁上, 然而才驚覺到, 已經忘記如何綁了?  真是的, PAD 又未曾與老家的 WIFI 連線過, 也不知道密碼, 無法上網臨時學習釣鉤的綁法, 只得放棄, 等有空檔才請釣魚大師姊佳蓉代勞.

 

拎著十年以上未使用過的釣桿, 買了全聯的土司出門. 到了火車站, 意外的發現, 桂梅已經來到火車站的樓上, 正要等電梯下樓.

 

我喊了她一聲, 兩人在階梯上的車站大玻璃門外, 歡喜地招呼著. 原來我方才看到的 LINE 訊息, 是桂梅已經抵達中壢火車站了, 並沒有與中壢上車的佳蓉相遇.  

 

她抱怨著濛濛不乾脆的天, 又擔心氣溫變低, 沒穿羽絨背心出來….

 

車站大廳空空的只兩三人, 站務人員遠遠呼喊著, 示意要我戴上口罩, 我走出車站範圍, 與桂梅分工: 她留在車站大廳等候佳蓉, 我下去停車場,  招呼玉琛. 她倆已經聯絡上, 玉琛正在高速路上, 開的是白色車.

 

今天火車站附近來往的人不多, 第一次發現左側路邊, 有一長條的乘客接送區, 可以臨時停車.  眼下已經停了一輛白色的  Toyota, 一輛灰色國產車. 還有一台摩托車. 中間空了兩台車的距離, 間歇著有計程車進出, 上下乘客. 我有些擔心玉琛來了沒處停?

 

才六七分鐘不到, 一輛白色賓士跑車駛近, 正是玉琛. 我示意在小學同學慶郎家門前停下, 六十年幾前是羅家的早餐店, 慶郎的哥哥與我龍哥同學, 還有一位低我們一屆的弟弟. 五年前楊梅初中同學會後, 就沒再見過面.

 

玉琛開賓士跑車來故鄉火車站接我們三人,  桂梅問說上次開的不是賓士休旅車? 玉琛回說是當外科醫師的兒子, 硬是要買新車給媽媽的, 說一個人開跑車靈活舒服些.  她還透露我們的彭老師最愛開車, 也很會開車.

 

大方帥氣的玉琛, 笑容滿面地下車來, 三個女生摟摟抱抱的招呼後, 玉琛說要先整理後座, 窄窄的跑車後座, 確實是塞滿了衣物,  我靠上前去幫忙收拾, 讓女主人搬到車後行李箱去.

 

請佳蓉坐前座副駕駛位子, 只有她知道山豬窯的路, 我先上車, 桂梅也坐後座. 我的釣桿還費些功夫才擺妥, 兩人的手提袋都很小, 半會兒工夫就上路了.

 

過了鐵路地下橋就滑進了水美國小的地面來, 我搶先說是自己的母校, 車裡的三位都是讀楊梅國小的. 玉琛說過年拜拜時, 都會回到彭家的老祠堂來, 我補充說學校下兩個客運車站, 就是下彭厝, 家母就是彭家的女兒. 她又想到彭老師有一位大堂哥文謙老師, 曾經當過水美國小校長.

 

我旋風想起來, 小學三年級的時候, 每個小朋友都有一把用來削鉛筆的士林刀.  我們小男生都會用來削課桌椅, 在桌上刻字畫圖. 有一回我和國彥看到校長室外面, 新種的棕梠樹抽了嫩芽, 軟軟的葉子心, 削下來就可以變成一把小摺扇,  很好玩. 於是我們倆就讓彭副校長給逮到了, 各賞了一個大巴掌, 還罰站到上課鐘響才准回教室.  差點兒沒嚇得尿褲子, 那時我就知道是舅公了!

 

說起來彭家的文字輩, 比我今年 102 歲的小舅武山先生, 還長一輩, 我要稱呼玉琛同學一聲舅婆喔!

 

在校門前左轉進入往三湖, 富岡的路面, 一路上粉紅色艷麗的羊蹄角, 和紫色的苦楝樹花相互輝映, 煞是好看. 間雜著一排排淺藍清幽, 卻乏人注目的牽牛花, 逸趣雅緻, 特別讓人心曠神怡.  好一個滿心喜悅的三月天, 沒有見著杜鵑也醉人!

 

小學時候的石子路, 走到富岡國小有八公里, 需要安排一整天的遠足. 即使走路到山豬窯餐廳的上陰影窩, 也是夠瞧的遠啦! 然而今天開著車, 好像轉眼之間的工夫就到了.

 

滑過幾個轉彎的鄉村幽徑, 茂密的野林風光, 幾泓池水交錯, 大部分的田都已經休耕, 池裡長滿蘆葦雜草, 竟有一分說不出的惆悵, 美好的兒時歲月, 已經讓經久世故遷衍, 給發酵變了味嗎?

 

豁然出現的磚窯餐廳路標, 遠遠就看到樹叢中隱現的車輛,  讓我驚訝的是, 今天是星期三, 居然也來了這麼多的饕客? 以後真的不能選到假日來這裡玩了. 幸好佳蓉說,  她的小學同學黃江闊雖然出門旅遊去, 已經交代太太為我們留了一個包廂,  還招待釣魚, 安啦! 我也聽了才知道, 原來山豬窯就是黃家餐廳啦!

 

王琛舅婆把車, 停在幾棵老苦楝樹圍繞著的草地停車場後, 大家都被枝椏插天, 滿眼艷紫, 漫漫花幕的客家苦楝樹給驚呆了!   幾十年的大樹幹, 拔地二十幾米, 樹身還纏繞著姑婆芋葉子般的闊葉蔓藤, 透著濃濃熱帶叢林的情趣, 真是好看,  不禁掏出手機, 連續按她幾張啊!

 

佳蓉熟門熟路的進入農莊, 遠遠魚池有幾位釣客, 晒穀場已經停滿車, 還有車陸續駛進來調頭, 已經到了十一點三刻, 正是午餐時間.  泰銑已經騎機車先到, 立刻與佳蓉搶著拿點菜單, 望著牆上滿滿的上百道菜, 在熱烈地交換意見.

 

我不喜歡太熱鬧, 問好老闆娘, 說是 3B 的包廂, 就領著桂梅與玉琛先進去. 不一會兒兩位點菜的也完成任務加入. 佳蓉說上次同學是在隔壁房間, 我只約略記得是有大玻璃窗, 像這一間, 面對著大池塘的好看風景.

 

昨晚寫完送出那封 [2021-03  290 歲的暮春之遊 ] 問候信後, 就想到今天應該找個有意思的話題吧?  否則不釣魚的人, 該怎麼打發時間啊?

睡夢中想起孔老先生與學生們的對話錄: [ 盍各言爾志 ]

或可延續上封信的對話, 抄錄如下:    

 

[ 上引 ]

 

只有四個人 ( 的聚會, 多年來是第一次.

我倒是開始有點兒思索, 大家都想要達成什麼目標呢?

喜歡上李宗盛寫的歌 [山丘] , 這兩年春節, 都請萬丁姪兒唱一回.

明白自己逐漸老去了嗎?

心裡老住著一個長不大的年輕人嗎?

 

[ 下引 ]

 

桂梅的願望是什麼?

 

桂梅在中壢高中與楊梅地政事務所上過班, 同事老師們都已經退休, 所以平常活動機會一定很頻繁. 每星期又往來於景美中壢之間, 與兒女歡敘.  生活充實美滿, 也會有些七十歲以後的 [ 夢 ] 嗎?  

 

她和玉琛一樣,  在中學的時候都不認識我, 只記得我跳高健將, 運動明星的嗣龍哥. 在楊梅高中的時候我龍哥當過班長, 那時尚單身的彭文銑老師擔任班導師. 很受學生的愛戴與佩服. 彭老師同時也教我們初中部的公民課, 所以我們兄弟倆都和彭老師舅公熟.  玉琛說結婚後, 家電都是向龍哥經營的電器行買的.  

 

提起嗣龍哥那一屆, 高中部的一千六百公尺接力賽四傑: 何啟壇, 陳傳達, 還有一位住伯公岡的忘記名姓, 但還記得他的長相, 矮矮的, 有刮得青青的落腮鬍. 桂梅說: 啟壇哥和我龍哥都已登仙, 傳達是美國台商名人, 返鄉同學會還通知桂梅. 真是久遠珍貴的故鄉情誼.

 

佳蓉還想什麼?

 

佳蓉學的是護理, 卻在健行大學服務到退休. 加上教會的服事, 平常活動也不愁會孤稀到. 她說兒子住在洛杉磯, 每次去都住上個把月, 這裡玩, 那裏走的, 時間都好像勻不出來與住加州的老同學們見面. 曾分別拜訪過岫雲與似蓉同學, 沒想到開車都很遠, 如何能夠常常相聚呢? 還是 LINE 上見面方便許多.  

 

泰銑還有事業心, 仍維持著旺盛的鬥志喔!

 

現在正是水稻莳田插秧的時候, 他還很有心地, 陪我們老同學出來吃飯聊天.

當年日本電子公司 TDK 在楊梅設廠時, 他就進去了. 日文通的好處就是, 屢屢被派到日本, 接受過好幾期的專業訓練, 在職業生涯中一路攀升, 當上廠長, 派到大陸去協助設廠, 功業彪炳, 直到退休下來 , 解甲歸田. 夫妻倆在老家陪九十八歲母親頤養天年.  

 

泰銑說除了宗親會外, 還曾參加過十個以上社團, 活動頻繁, 人脈寬廣, 多姿多采. 所以才說每個月, 都會來山豬窯餐敘, 像自家廚房般熟悉.  他自己忙得沒時間陪我們釣魚, 臨行時送每人一份此間名菜 [ 椒鹽炸魚 ]  當等路.

 

在池邊欣賞等候著佳蓉釣魚時, 談到我們倆家裡都有九十歲以上的長者, 老人家腎功能退化, 會頻尿滲尿, 必須穿成人尿褲的問題. 有時候受過日本教育的老媽媽們, 比較不好意思跟兒子媳婦表露這種困擾, 做子女媳婦的至少要每天早晚, 上前去抱抱母親, 偷偷聞一聞媽媽身上有無異味, 隨時替母親更衣打理清爽, 保有尊嚴才是王道啊!

 

想當年襁褓中的嬰孩, 年輕時候的美麗媽媽們, 不也都是把鼻子, 湊到娃兒的尿布上, 聞一聞有沒有嗯嗯的嗎?

 

還有, 還有寒天的時候, 老媽媽血氣循環比較不好, 手腳冰冷是難免的. 尤其夜裡獨自一人睡覺,  往往到天亮手腳都還是睡不燒暖.

 

又想當年, 我家老祖母睡覺時, 都會命令或是用麥芽糖拐孫兒孫女, 輪流陪睡好暖身子.  聽說我因為睡覺時不規矩, 總是鑽來攏去的, 老人家反而要照顧我踢被子, 根本一夜都嘛難安眠, 煩死人了, 以後就不叫我陪寢了.

 

如今長大的孫子兒女, 都不可能回去陪老人家睡覺暖身子了, 可是如何把老房間弄溫暖, 讓老媽媽夜裡起身如廁前後, 能夠保持暖暖的體溫, 好好安眠到天亮, 以今日的科技來說, 應該不是問題, 千萬別要輕忽啊!  不都說: 老人家來日無多嗎?

 

玉琛是外省籍媳婦, 卻很認真地學會講一口道地的客家話. 還養成了一切客家媳婦的美德. 深得婆婆, 叔母, 一家上上下下, 以及親戚, 鄰居的誇讚與安腦.

 

尤其彭老師離開楊梅中學後, 在武陵高中及中北部幾所學校任教, 她自己也在台北市府任機要秘書多年, 還能夠時時把照顧老親及家人, 擺在第一重要的位置, 真的是難能可貴, 不簡單喔1

 

如今老人家已成仙, 在家與幾位孫兒玩玩, 盡享天倫. 偶爾陪小娃兒往返學校, 也自是樂在其中. 像今天就與讀法國學校的孫女兒約好, 傍晚要一起玩桌遊, 享美食.  

 

你自己呢?( 哈哈! 胸無大志, 父母也早已變神, 少憂無慮, 不值一說吧 . )

 

泰銑要回去顧田準備插秧, 玉琛稍晚與孫女兒有約, 佳蓉還是興頭不減地, 趕緊下竿, 希望釣幾尾肥肥的福壽魚回去加菜. 我們在池畔邊聊, 邊催促地等候著. 

 

一位台北下來的釣客正準備回去, 請他為我們拍一張紀念照, 還問聲今天成績如何? 他笑著搖頭說: 不好釣, 不好釣…又忍不住,  用兩隻手比著說, 釣了四尾烏鰡, 大的有四十斤哦…

 

我們都瞠目結舌地比著大拇指, 連聲: 恭喜! 恭喜!

 

看看佳蓉, 只有連續兩尾一指大的鯁魚, 丟回去. 我沒見過也沒聽過這種魚.

旁邊有一位嚼著槟榔的釣客說是海鯉, 長不大, 骨頭很硬. 我想起來像是昌增池塘裡, 隨著小溪流進來的總統魚? 那位釣魚仙說, 不是總統魚, 他用兩隻手比了下說, 總統魚可以長到一尺半長, 很好吃哦!

 

於是, 於是, 於是…佳蓉就收桿了.

 

短短的時間

美美的環境

紫色的苦楝盛開

 

暖暖的交心

溫馨的關懷

濃濃的情誼夠了

 

莊子不也說嗎?

何必學樹枝間蜩鳩雀鳥蹤上跌落,

忙碌不止歇, 只想把分秒時間塞滿呢?

 

敬頌   清明佳節  慎終追遠  健康快樂無疆

嗣洋上  3/23/2021  23:56 於中壢書窗   

2021年3月16日 星期二

2021-03 二百九十歲的暮春之遊

 

2021-03  二百九十歲的暮春之遊

 


哥兒姊妹吉祥:

 

楔子:

 

春天的氣息在三月開始傳來陣陣悸動, 老朋友們的活動也熱烈討論中.

七十二歲半的我們, 已經活到了孔夫子的歲數 (73歲).

 

佳蓉傳來釣魚的照片令人遐想. 我提起構想多年的故鄉梅溪垂釣節目來回應. 可是溪裡的魚不乾淨, 不能吃, 佳蓉就沒興趣了.

 

回想兒時梅溪的魚, 給孩子們帶來無窮盡的美好回憶. 早上八九點, 或是煮好晚餐的傍晚時分, 母親背著全家的衣籃在溪裡洗, 孩子們就在大石頭上跳上跳下, 在石縫中找小蝦米, 小九母魚, 大肚魚, 小泥鰍, 螃蟹. 雖然都只有一指不到, 或更小. 但是對小孩來說已經很滿足!啦!

 

當年每逢星期假日, 尤其是漫漫的暑假, 中學的大孩子, 甚至也有大人, 會用魚藤去毒魚, 整條河壩都有昏死的魚, 浮在水面上. 大人小孩擠作一串, 順流而下去撿魚. 那種光景真是快樂啊!

 

可是好景不常, 上了中學以後, 家家戶戶都有洗衣機, 自來水, 母親姊妹們已經不去溪邊洗衣服了, 孩子們也不再去河裡探險, 拈蛇捉青蛙. 河流的環境也少有人去注意.  

 

後來經濟起飛, 上游來了工廠之後, 廢水倒入溪裡, 有幾十年的時間, 偌大的梅溪成為臭水溝, 化學臭味薰得死人! 幾十年的抗爭也不見成果. 每每經過慘不忍賭的死亡溪流, 仍然會低頭盼望, 何時才能夠有一絲絲生命的氣息, 回轉楊梅生命之流泉啊?

 

幸運的是三五年來, 發現被忽視已久的故鄉溪流, 儼然已經回復生機! 幾年下來, 福壽魚為主的族群, 已經滿坑滿谷. 有的三四指大, 有的超過古人尺素書的規格. 真是讓人欣喜啊!  然而由於河川汙染依然嚴重, 地方公所都貼有警告, 不可食用河魚, 還用東南亞的文字書寫警語附帶照片.

 

目前不論是中壢住處的老街溪與新街溪兩條溪流, 還是故鄉的荖坑溪豬屠河壩兩條主要河川, 儘管魚滿為患, 倒是幾乎看不見釣魚的人? 河堤也是建築得美倫美奐, 就只是無法親水. 沒有可以接近河流的設計. 反而到處可見 [ 水深危險, 禁止嬉水, 釣魚. ] 的消極免責公告.

 

這比起日本電視, 讓人欣羨的溪流垂魚節目, 真是天地之別啊! 歐美甚至東南亞, 紐澳等國家, 都有河邊釣魚的美景, 為何我們的生態管理者, 都把河川視為毒蛇猛獸, 用負面的防堵作為施政的考量呢?  

  

幾年前我參加幾場智慧城市的研討會, 新加坡的河川報告讓我十分感動.

最早星國的河川也是給水泥完全覆蓋, 不但沒有生氣循環, 國人也根本無法親近河流, 少了綠意生態的河川也漸漸病成臭水溝.

 

後來政府把河堤水泥拆了, 綠地植被回復了, 河水變清澈, 成為孩子們與國人的親水公園. 整個生態環境都健康蓬勃起來.

 

反觀我們幾年幾千億的治水工程哲學, 還停留在水泥圍堵的舊石器時代, 何年何月國人才能享受兩岸垂柳, 鳥叫蟲鳴, 清清溪水, 沐冠滌足的孔夫子時代啊?

 

這就是我一直想請哥兒姊妹們, 分享故鄉溪流回春的美好果實. 找個半日遊, 就可以享受親水垂釣之趣. 除了美食之外, 又增添了大自然的情趣, 而且是十分鐘, 二十分鐘的步行距離, 不怕說笑, 等到下雨了, 才收拾釣具, 都還來得及走到有屋簷的遮蔽處哩!

 

網路上否決了梅溪垂釣之議, 大家轉往上陰影窩, 小學同學經營的黃家池塘餐廳, 說好星期三午餐的. 幾年前也曾在那兒開過小型同學會, 有些人還記憶猶新. 

 

可是泰銑又提出山豬窯的第二方案: 

釣魚,活魚三吃,土雞大餐, KTV.

於是大家又同意轉向伯公岡半路上的山豬窯餐廳.

 

三月是掃墓季, 三月也是家庭活動較多的季節:

合田, 永亮都要掃墓, 桂華光憑已經安排去草屯之旅.

湊來兜去, 就成了四個人的約會:

每個人七十二歲半, 一共是二百九十歲的一日遊.

令我期待

 

[ 二百九十歲的暮春之遊 ]

 

桂梅住最遠, 景美捷運站辺. 交通算方便 , 只往返時間較長罷了.

除唱歌跳舞外, 想不出還喜歡那種活動?

一個孫女, 一個禮拜二天奶嬤, 出來透透氣是很恰當的啦!

 

泰銑家最近, 就住楊梅. 可是家有九十八歲的老母親要晨昏定省.

還有一大片茶園要照顧, 最是難抽身. 只是泰銑比較少和大家在一起,

不知道他的想法.

 

二年前初中 A 班同學, 在他家祠堂歡敍, 席開三桌.

他倆夫妻是好主人, 但是太忙, 沒能交談暢歡.

 

九十八歲的母親由兄弟服侍, 住外縣市的哥哥, 半個月住在老家陪母親.

哥哥不在老家時, 弟弟夫婦就要更斟酌了. 他既然提議說, 山豬窰去過多回, 值得考慮, 大家就贊成了.

 

佳蓉住中壢後火車站, 算是第二遠的.

星期二四在教會服事, 星期三是他建議的.

喜歡釣魚, 機車來去還挺方便的.

可是脊椎調整過, 行動尚不俐索, 唱歌跳慢舞也很喜歡.

 

我也住中壢, 但每星期二五回楊梅, 所以心理距離比較近.

 

三月十七日星期三啦!

是牛年開春的第一個同學活動喔!

 

只有四個人的聚會, 多年來是第一次.

我倒是開始有點兒思索, 大家都想要達成什麼目標呢?

喜歡上李宗盛寫的歌 [山丘] , 這兩年春節, 都請萬丁姪兒唱一回.

明白自己逐漸老去了嗎?

心裡老住著一個長不大的年輕人嗎?

 

[ 插撥 ]

 

昨晚隨機收看國家地理雜誌的世紀天才.

畢加索 1911 年, 新創作終於在羅浮宮展出, 奠定大師級的地位.

可是1946 和畫家芳絲華結合了, 卻並未快樂.

至少芳絲華不快樂 : 功成名就的畢加索, 喜歡離群索居;

正在努力突破畫藝的芳絲華, 喜歡熱鬧及海岸.

 

[ 插撥畢 ]

 

桂梅在 LINE 問我會釣魚嗎?這或許是個好笑的問題。

但是自己也開始狐疑?

 

常常說喜歡釣魚,卻已經超過十年, 沒有帶內弟慶炎借我的釣具出門了。

十多年前看到電視上,一伙年輕人,到野溪去釣魚虎,保護環境生態。

就向內弟借來釣具。是車輪釣。

 

向斜對門的釣具行買了兩三種路亞 ( 假餌 ),又打聴了 66 號野池所在。

結果轉去了淡水碼頭,往人工護堤的义形水泥樁區投擲。

半晌沒魚訊,就收桿,之後一直就擱到現在。

 

上個月一直想在梅溪, 找個美麗的地方下桿,就把釣具拎回老家。

心想明天終於可以帶去伯公崗山豬窯亮相了。星期二上午, 看完邱醫師回楊梅,弄完柚子酒後,就可以去釣具行張羅釣具了。

 

 

[ 插撥 ]

 

三月十六日是兩個月一次, 到天成醫院邱醫師心血管科複診的日子。

九奌半和聖地亜哥兒孫通過視訊後,量血壓, 出現少有的心悸?

結果是高壓 131 ,原來這就是所謂的 [白袍症候群]?

以前不曾在家裡發生過。

 

我的候診次序是 52 ,來到醫院診室前,才看到 26 號。

外面已經㨈滿了患者。

 

先在護士站量血壓,141 。已經不奇怪了。

雖然邱醫師說:不要超過一百四十。

 

本來以為要等一個半小時的?十奌不到就輪到。

立刻收拾 iPAD,歡喜地進入診間。

 

沒想到邱醫師當頭就給我一個大警告:

 

其一:  總膽固醇 247 ,嚴重超標;

低密度酯蛋白膽固醇 157 超過標準值的 130;

三酸甘油酯 146 接近 150 上限。

飯前葡萄糖  117 超出 60-108 的上限.

要加開冠酯妥末衣錠

 

其二:  腎功能 eGFR (腎絨毛小體) 48 遠低於平均值 60 。

血中尿素氮 BUN 19 接近 20 上限。

肌酐酸 1.5 超過1.2 上限

鉀 4.2 安全值是 3.5-5.3

 

我真的嚇到了?本來都沒問題的啊!

怎麼過了一個年, 就敗得一塌糊塗呢?

 

回想這二個月來,好像少去老街溪許多次。以後不可偷懶了。

 

門診五分鐘不到就結束,護士給我一疊單子,有一張是大腸癌篩檢的。

上星期來抽血時,曾想做一下,現在正好。可是處理速度慢,十一奌還想搭接駁車回楊梅,就暫時放棄, 改天才來了。

 

[ 插撥畢 ]( 今天知道將要久候, 把 PAD 帶來 寫信 )

 

說到釣魚,兒時家裡後面不到五十公尺外,就有二三口池塘。

最大的是吳家池塘, 有養魚, 所以偷釣魚的常被追趕.

還未上學的孩子, 用蘆葦葉, 綁蚯蚓, 也可以釣起小狗母魚, 小蝦滿足一下.

可是池塘很深, 對小孩是危險的, 有一年小女孩溺斃, 連中午時分, 我們都不敢在池塘邊走過, 傳說是有小女孩來找替身的.ˉ

 

讀水美國小時, 大操場邊上也有一口曾家的中型池塘. 我們中高年級, 學期末大掃除時, 會把課桌椅抬到池塘邊去洗. 六年級時我們也曾把吃剩的飯, 捏成小飯糰, 用水泥袋繩綁一支釣鉤, 到晚上補習下課後去收, 有一回竟然釣起兩隻手掌大的鯉魚, 興奮得用國語日報裹著, 塞在書包裡, 一路跑回家.

爸媽都沒有罵,  那是這輩子僅有的一次, 難忘的回憶. 

 

幾十年後到了聖保羅工作, 隨林老師夫婦去釣大池塘, 也曾釣上過一尾三公斤重的大鯉魚. 那也是非常刺激的, 可是林老師夫婦的目標是大頭鰱, 那可是要非常講究的手法喔 ! 從釣鉤的綁法, 到餌料的發酵, 都是學問.

 

明天山豬窯? 隨隨便便就可以啦!

 

下午加工完柚子酒後, 我找遍老市場, 最後才問到, 要去大模路與楊新路口, 才有碩果僅存的一家 [ 老夫子 ] 釣具超市. 完全跟兒時的釣具行不同了, 真的是一家超級市場的格局, 千奇百怪, 琳瑯滿目, 我成了幼兒班的釣客. 越裔的老闆娘, 細心教導, 我方買齊了入門基本款的裝備. 

 

三點三刻出們, 去到大成路站牌, 五分鐘不到就有一班 5623 接駁出, 一路開到捷運 A21 終點站. 時間表調整了? 今天正好是治平中學下課, 二三十位同學擠得十分熱鬧, 這是我第一次遇到這班客運的好生意, 放心了!

回到家後, LINE 傳來玉琛同學, 明天也要參加山豬窯的歡聚.

雖然說釣魚不是歡聚的最佳選項, 因為單獨分散的時候多, 減少許多難得共處的時光, 但是桂梅和玉琛都是第一次釣魚, 嚐嚐鮮也好啦!

 

辛丑牛年的第一次, 期待滿滿, 歡樂滿滿!

 

敬頌   健康快樂

 

嗣洋上 3/16/2021 晚 23:54 中壢書窗

 

PS: 又加了一位七十二歲半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