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30日 星期一

2019-21 隨緣瑣記: 一方淨土


2019-21 隨緣瑣記: 一方淨土



哥兒姊妹吉祥:



楔子:

午前十一點二十分出門是很奇怪的時間點。我是報名華苓科技二十週年慶的 Fii 無人工廠管理研討會,下午一點報到。網路上說桃園站十二奌有一班高鉄,十二奌半也有。對研討會來說, 前一班是早了些,次班又稍微緊了些。

我心中估算過,中壢到台北二十分鐘,捷運象山線到安和站二十分鐘。安和路走到遠企香格里拉,二十分鐘應該夠了吧?可以很從容地出席研討會的。

[ 岳父留下了一方淨土 ]


一早突然想起告別紅麈成仙五年的岳父。他是四個兄弟中的老么,大伯新枝先生是民國前六年出生的,和家父同庚,比岳父長二十四歲。家長姊雲嬌也大我二十四歲,大哥金清大我二十二歲。我和岳父一樣,都倍受兄長的呵護。不同的是他們家早先是務農,後來經營茶工廠,生活是超級打拚的。

岳父年軽時就到過日本研習日本茶的製作。當過鎮長的大伯過身後,兄弟分別立業,岳父就以故鄉南窩及関西石光里的小茶廠,孜孜矻矻地經營起來。

那時巧遇台灣茶外銷的盛世。先是摩洛哥集合阿拉伯石油國家的訂單,茶葉輸出公會為維持秩序,以配額方式管理,後來和紡織產業出口配額一樣,私下買賣抬高經營成本,引發混亂失控,品質低劣, 市場終結。

當摩洛哥市場失序之前,岳父就接到了日本煎茶市場的生意。基於岳父在曰本硏習茶葉的因緣,得友人之助,順利進入挑剔的日本市場。接下來的幾年,更結交更多一輩子的好朋友。那時就曾經和 [ 御治茶 ] 打交道,沒想到三十多年後,他們也進入台灣消費市場。

岳父岳母在青壯年時代,努力奮鬥,建立了安和快樂的家庭,還積累到相當豐厚的產業。那二十幾年間,兄弟們都購置若干農地山林和房屋等業產。就像古典小説描述的,子孫若不好吃懶做,三代人都可以安康無虞。

岳父還曾說過一個有趣的小插曲,曾經家族有個五百萬元的投資案,一個對象是尚未打通的信義路三段竹林田地,另一個是苗栗大河底的神桌山百甲山林。骨子裡喜歡農林的老實人大族長,最後拍扳決定買下山林地。半個世紀後來評估這項投資:百甲山林仍是竹林舆松樹林,李安導演若再拍 [ 鐵騎銀瓶 ]可以不必出國。反觀信義路三段,已經是寸土寸金的不同世界。(按:又想起民國五十三年,讀成功高一時,曾經和鴻德前往附中不遠的東亞日光燈,拜訪即將留美的初中理化張世加老師。工廠還是圍繞著竹林稻田的。真是滄海桑田啊!

溫暖親切務實努力的岳父,彷彿心中擁有一片祥和淨土。他留給晚輩豐足的產業,也在孩子們的心裡,植入一塊值得永遠護持的安祥淨土

高鉄接駁車準時在十一點三十分多一點抵達環北站。近午時分乘客只有三分之一,一路舒服地到達青埔站。下班北上列車是12:11 ,和每星期一上午搭的10:11 10:20很類似, 不是谷哥查出來的整點和半點班次。我告訴售票小姐,説谷哥網路上的時刻表不精確,明顯的不符合乘客的需求,可以去瞭解調整看看。她似乎並不領情?

因為車班比十二點多了十一分鐘,整個抵達敦南硏討會㘯的時間,也有些許的調整。不妙的是:出來捷運信義安和站,就遇上了傾盆大雨!從二號出口上來地面,是信義路四段的安和派出所𨍭, 從谷歌地圖拍下的街道圖是安和路。於是進入分局請教遠企中心的方向。


年輕熱情的阿舍説:出門右轉走到底就是,然後皺了下眉頭說,還是搭車去好哦!我也攤開雙手指向㚈邊説,這時候能叫得到車嗎?哈哈!(倆人都苦笑)

出門轉進安和路後才叫苦啊!發展了五六十年的有名街道,竟然沒有店面走廊可以避雨?冒雨而去,不幾分鐘就淋㳗了。只得守在一家珠寶店的遮陽布棚下, 等候計程車奇蹟般的出現,另一位上班族女士也和我一樣困擾。

守候不久終於出現一台空車,七十元車資給一百,內心仍充滿感激的喜悅。

很久沒來這裡參加研討會了,記得上次物聯網的研討會,回去時也是遇上大雨,那次淋得十分狼狽哦!

二十歳的華苓軟體公司正在打造全球華人的商務交流大平台。用閩南語命名稱 LALE ,也就是打嘴鼓、聊天。成功後可以融和 ERP 式的工廠生產線及銷售管理、公司管理、網路商務等各種領域在一起,誇張點說, 足以媲美亜瑪遜等大玩家哦!拭目以待。雖然研討會夲身不盡理想。

九月的最後一天,本以為又必須要像八月般耍頼,來個九月三十一曰的遲來問候 ?出門上了高鉄接駁車,才發現又是一個無風無雨的颱風假!交通一路順暢。妙的是來到紀念堂後,大嫂的唸経團也放颱風假,旋風間就跑出許多時間可以專心寫信。

月初,應該是舊日 [九三軍人節 ]那天,岳母髖關節摔傷開刀期間,我寫過一封信給哥兒姊妺,略述開刀房外的家人心情。其實這個月, 我還準備了一個 [懸崖勒馬 ] 的超大題目,想和大家討論網路聚眾抗爭的氾濫和失控現象。可是時間就是不夠用,心情也沈靜不下來。

儘管如此,中秋節的九月,仍然是充滿溫馨的。

敬頌 健康快樂

嗣洋上 9/30/2019 午后七點
於微風細雨中的高鉃青埔站
Ps:我也上台北蹭了半天颱風假, 分享昨天拍到一張淡淡的彩虹.



2019年9月3日 星期二

2019-20 隨緣瑣記: 外科手術恢復室走廊上紀事





哥兒姊妹吉祥:



楔子

八月二十九星期六晨七點, 岳母摔到, 左髖骨關節頸部斷裂送故鄉怡仁醫院急診. 骨科及心臟科醫師會診, 排定九月二日星期一開刀, 更換髖骨關節. 主治黃醫師六年前曾為岳母右腳髖骨摔傷上綱釘, 對岳母的狀況十分了解. 然而星期一黃醫師臨時有急診, 開刀必須延一天到星期二下午一時云云.



[外科手術恢復室外走廊上紀事]



正午十二點五十五分, 岳母已經在手術室裡等待, 媳婦純真及文棟母子作陪。其餘子女等六七人在手術室外守候.

二樓恢復外有一排十張連座的等候椅。正好放在太陽可直曬到的大玻璃隔間,訪客腳下及身體四週均有冷氣照料,日光從頭頂灑遍肩背及腿部,很舒服。

一點岳母推進手術房後,我在恢復室外曬太陽, 閉目養神十七分鐘後。恢復室門打開, 正面走出來一位護士, 呼喊廖姓病患家屬前來迎接剛完成手術的病人.

一奌二十九分, 廖阿伯走出恢復室, 左眼蒙罩手術完。兒子和媳婦陪在身邊。

一奌五十分,內弟阿炎走過來說, 黃醫師估計要一個半小時。

一點五十五分, 一位著白色短袖T, 黑色小短褲的年輕太太走過又回頭。
向我打招呼問說:曬太陽,喜歡晒太陽嗎?我怕曬。
回說:已經曬一個鐘頭了⋯⋯你腳怎麼了?
她説:腳有點毛病,陪我公公來洗腎。
我說:一個禮拜三次…?
她邊點頭微笑離去。

二點十三分恢復室再度打開,請范家的親屬來接病人。

二點十九分,八十歲左右健朗的老太太,軽快的在六十歲上下兒子的攙扶下,走出來,右眼蒙罩開完刀,護士親切地扶著說:小心,不可以打到水哦!

二點四十九分,護士拉著病床走過,後頭一位長髮羞澀的男大學生推著。
護士說:要簽名哦!
男生問:誰簽啊?
護士說:你也可以簽啊!
男生說:不行啦!人家只昰小孩子
護士:你已經是大學生啦,你可以不然她自己也可以簽啊!
男生説:不行,我阿嬤怕得要死,一直喊著要回家
護士:回那裡?哈哈! 都已經來到這裏了⋯⋯

三點零五分,手術房傳出悶悶的警鈴聲,有點嚇人

幸好,久久沒有下文,一塲虛驚罷。

三點十二分恢復室開了,我起身上前, 戴眼鏡口罩的黃醫師,親切地和護士正要唱名喊家屬前來,我們這幾日在病房見過幾回, 已經相互認得, 我揮手和子女們一擁而上。二度為岳母𢴇刀的主治醫師,說明手術一切順利完成。一個小時後可以離開恢復室回到病房平躺休養。八個小時(晚上九點)後,若完全清醒可以坐起來,等護理人員評估後, 才可以進流質食物。

全家謝謝昭偉醫師與兩位護士後,外出在走廊排椅上靜候。女士們並忙著划手機,召告分散各處的諸親友。

三點五十六分, 離開恢復室到一樓拍x光做紀錄。

四點零五分, 回到病房,一切順暢。感謝。



五點一刻黃醫師與護理師來到病房, 再度檢視確認並囑咐起居細節後離去.

岳母是半身麻醉, 始終都怡然地清醒著, 回復狀況很好, 讓家人感到欣慰.

感謝故鄉怡仁的黃醫師及所有醫護人員的熱忱與專業奉獻.



晚輩們都急著想與親友們分享這個好消息.



敬頌  健康快樂



嗣洋上  2019.9.3. 20:32 於中壢書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