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30日 星期三

2018-06 隨緣瑣記 這個星期的故事


 

 

哥兒姊妹吉祥:

 

楔子:

 

蚊子一次可以下多少蛋? 國立中興大學昆蟲系教授杜武俊: [ 蚊子繁殖力驚人,母蚊子在羽化後會先跟公蚊交配,公蚊把精子儲放在母蚊體內,當母蚊吸血後,約3天就可以消化血液供給蚊卵,只要約0.004cc的血,就可以產100200顆卵。]

那麼蜻蜓呢? 海龜呢? 迴游幾千上萬海浬完成傳宗接代而亡的鮭魚呢? 大家都很想知道牠們的身世吧?

 

5/21 星期一, 是和92歲大嫂共渡的日子.

本來計劃先去內湖 ETC 看老朋友永昌, 去年春夏之際社區停車場管理系統出問題, 困擾多月, 入秋才想到這位神牛村的老哥, 他即刻透過吳副總安排郭經理帶四位大將前來救援, 如今社區工作已交接, 該上門道謝. 可是上網發現地址和多年前名片上的不同, 假日又無人接聽電話, 只好等下星期才去內湖或是板橋了.

 

日英昨天下午買一件單人床的新草蓆給我. 上一件蓆子破了, 後來是吋吋斷裂, 那是八年多前住平鎮高中對面德育路巷子 [里仁為美] 社區時, 在日本廉價店 [思夢樂] 買的, 輕巧精緻, 討喜. 新蓆厚兩倍, 用清水擦拭兩面, 放陽台晾乾後才用. 讓我想起兒時, 家家都有雙人床的草蓆, 用舊的就給孩子們玩, 不論是泥地或水泥地的客廳, 只要鋪上蓆子, 立刻就可以變成六七八個孩子的遊戲王國. 有時把草蓆鋪在院子裡的果樹下, 草地裡, 或是晚餐後鋪在店亭下, 聽大人講古. 那真是一個再也回不來的美好時代啊!

 

不過昨天夜裡睡不安穩, 不清楚是蚊子還是新草蓆偷渡來的小怪物? 攻擊我整個上半夜. 床頭隨時都準備有幾條橡皮筋, 這是兒時學來的技倆, 不管是蒼蠅, 蟑螂還是蚊子都可以乾淨地射殺. 這兩年返鄉過年的孫兒, 八歲的子銘和五歲的芳硯, 都看我表演過, 特別敬佩喔. 最近岳母也見識過, 頗感訝異, 好玩.

 

回憶起兒時的橡皮筋遊戲, 那是僅次於紙牌的狂熱. 孩子們在大街走廊靠近門檻十到十五公分處, 用石頭畫一個三十公分見方的格子, 底線中央畫一小圓弧, 每人出五條橡皮筋, 依次擺在小弧口上, 六個人玩就是三十條一絡, 十個人就是五十條一大絡. 這是一種競技的賭博遊戲, 大家將 [賭資] 五條橡皮筋擺好後, 退到三四米外的水溝邊, 猜拳排序依次取出自己最強有力的橡皮筋, 孩子們都用日文稱之為 [台秀] (大將), 往格子裡的一大絡橡皮筋籌碼射出, 只要能把籌碼射出方格外, 就是贏來的紅利.

 

困難度在於一大絡橡皮筋, 分量重, 不可能一次就給射出格外, 大部份的情形, 是自己射出的橡皮筋給勦進籌碼堆裡, 成為賭資的一部份. 因此大家都不想排在前面當犧牲品, 然而射出沒碰到籌碼也不行, 所以不可以虛射 [詐賭] . 技術好的, 僅瞄準最頂端, 只希望自己射出的橡皮筋可以安全擦過籌碼飛出格外, 如果能夠順勢帶出一兩條, 就更好啦! 技術普通的就往籌碼堆射, 一次次地把籌碼搗散往外推, 也一條條地犧牲大將, 增加籌碼的份量.

 

往往要比賽到四五輪後, 才現高潮: 只見籌碼散成不規則的群組壓在格線上, 任何一次新的射擊, 都有機會將一小股的橡皮筋籌碼帶出格子外. 吊詭的是, 多半時候橡皮筋絡得太多, 臃腫的擠在十幾公分寬的格子頂端, 連上水泥門檻牆角, 很難動彈, 多數射出的大將, 因為靠近門檻給彈回來, 陷身籌碼堆裡難脫身. 最後的高手, 都是仔細觀察好亂局, 找出容易切割的橡皮筋組群, 一箭射斷, 陸續取得籌碼入袋, 直到場面沒剩任何籌碼.

  

然而昨晚小怪物胡亂侵襲時, 我並未起身開燈大開殺戒. 腦裡閃過母蚊子交配後, 必須靠血才能活化體內的受精卵, 今晚就讓牠們飽餐吧, 儘管其癢難熬. 想起高中時, 讀者文摘刊出 [老周的身體], 形容人體就是一座大森林, 皮膚毛髮住上億萬的微生物, 為我們清理皮屑雜廢. 當然有更多的是住在身體器官裡, 處理好好壞壞的消化物質, 相容並蓄共存, 偶會產生些許差錯, 形成病痛. 我只是耽心母蚊子吃完血後, 該去那裡生產? 家裡沒有積水的花盆魚缸等容器, 所有排水管都讓妻給貼上網布, 門窗也都有紗窗, 應該是飛不出去的. 如果可能的話, 就只能比照新聞上說的, 20 樓的電梯上下進出大樓嘍!

 

晨起, 沐浴, 稍為檢視身體的 [殘局], 還好只有腳趾和左腳踝兩處, 有紅豆冰的痕跡. 輕快享用早餐後, 外出北上陪大嫂共渡一天.

 

幾年來都搭乘10:11的高鐵北上, 幾個月來服務員都問有會員嗎? 我都搖頭沒放在心上. 幾個禮拜前曾好奇的問如何申辦會員, 櫃台小姐遞給我一張 QR Code 申請表. 回家後隨手放在書桌旁, 卻未曾想起該如何去處理.

 

捷運到紀念堂下車, 法輪功分送資料的義工熟悉地笑著說, 您已經拿過了? 趁著雲彩清奇, 繞去牌樓前拍了幾張刻意扭曲的全景圖, 頗滿意. 習慣地走進外丹功的松鼠公園濃蔭裡, 意外地靜悄悄沒有唸佛經的人影? 可能今日淨宗另有法會吧? 信步穿過往杭州路大忠門的長廊, 斜過梅園, 路經兩個給金山路分隔一半的東門市場, 回到大嫂家.

 

上到八樓仍沒人應門? 打電話給聖皓姪兒, 久久沒回應. 這時大樓保全黃組長上樓來, 告知早上執班的先生回報, 說是袁媽媽到隔壁唸經去啦! 我又輕快地漫步過永康商圈外圍, 來到舊黎明書局大樓. 原來是浴佛節, 大嫂連續三天在精舍唸經, 不須我陪. 我就隨興地離開攝氏三十七度的台北東門, 搭國光號回中壢. 一路上想著: 到站後立刻轉火車回楊梅, 趕去伯公山的新市場買個豬頭皮來滷. 一定要處理得很好才行可是, 國光客運下交流道後, 才猛然一記當頭棒喝:

[星期一沒有殺豬啦!]

 

中壢家裡星期一下午是清潔日, 兩點前邱女士準時抵達, 她幫我們清潔有幾年了, 每兩星期一次, 是很好的朋友. 我想起她小叔家每年春節前後都會做花生糖, 我想帶去給永昌兄的伴手禮, 也是本地名產的龍情花生糖. 她注意到家裡的新草蓆, 說剛從電視上看過苗栗的草蓆只剩下一家, 我也提起故鄉小學同學國光家, 陳爸爸已經歇業多年, 楊梅街上的草蓆業再也後繼無人?

 

這封信原想寫一整個星期的抗蚊心得, 沒想到第一天就閒話了兩千字, 已經超過臉書等短訊媒體的上限規矩, 先就此打住, 傳給哥兒姊妹們分享吧!

 

敬頌  健康快樂

嗣洋上 5/30/107  23:49 中壢書窗

2018年5月3日 星期四

2018-05 隨緣瑣記 心無罣礙


 

 

哥兒姊妹吉祥:

 

楔子: 六祖壇經的故事說, 五祖弘忍驗收弟子參禪的成果.

大弟子神秀猶疑不定後率先寫下四句偈:

[身如菩提樹, 心如明鏡台; 時時勤擦拭, 勿使惹塵埃.]

師父很失望, 懷疑幾十年教誨, 怎麼還不得見著入門傳人呢?

之後, 不識字, 身在廚房兼顧柴火, 尚未見過師父的惠能央人寫下:

[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

五祖洞明, 半夜私下為惠能開講金剛經, 日後傳衣缽, 是為禪宗六祖.

 

話說戊戌春節, 兒子媳婦帶兩個孫兒回鄉過年, 三個禮拜的相處, 盡享天倫. 大年初九天公生那晚, 四人又搭華航飛返加州, 結束與兒孫相處的歡樂假期. 即將滿六歲, 讀幼兒班的芳硯, 聰明靈巧, 甚麼都好, 只是喜歡上電玩, 把眼睛都弄成假性近視, 戴眼鏡矯正中, 然而 iPad上網的興趣不減, 視力短期恐難改善, 讓我心憂. 三月底春假, 兒子全家開車到北加州 Pleasanton 佩君姑姑家渡假, 阿德姑丈直誇芳硯好定力, 兩位哥哥跑去玩電動, 他還獨自堅持看完手上的功課, 讓大洋彼岸的阿公也暗自欣喜.

 

剛滿二十個月的弟弟小湯圓晨博, 胃口奇佳, 長得渾圓精實, 會跑愛爬傢具, 善解人意, 就是語言發展較緩, 擔心幼兒班後, 會遭到小朋友的另眼看待, 減少自信心, 成為長大過程中的障礙, 讓我心憂. 然而回頭想想, 歷史名人也曾有過五歲才開口的例子, 還是順其自然吧!

 

他們在 Pleasanton 的兩位表哥, 小學三年級的子銘, 聰明好學又好動, 但是膽子小了些, 瞻前顧後, 心事細密, 雖然已經學會每天透過虛擬管家Alexa利用多段二十分鐘鬧鐘提醒看書的習慣, 可是也養成跟自己說話的習氣, 若未即時修正, 日後恐怕成為同儕笑柄, 讓我心憂.

 

小一的志宏, 天不怕地不怕, 學習路上有哥哥走過的痕跡, 總是大步邁進, 不計得失. 往來多半是哥哥的朋友, 即是遊戲摔角玩輸了, 也不會氣餒, 不流淚. 想法是多角度的, 行動卻是直線的, 有時即使明知是哥哥設計的圈套, 也豪氣的闖進去, 過不了也不認輸, 這般孩子正如長輩形容的, 不是大好就是大壞, 真是讓我心疼. 率真的個性會交到互相幫助的好朋友才是.

  

九十二歲的大嫂, 身居東門鬧市, 從早上七點出門外丹功兩小時, 接著淨宗唸經團, 正午時分才回來午餐, 四點又去舊黎明大樓唸佛. 節目排滿, 卻仍感空虛? 獨自在家, 勤拭家具地板, 洗衣整櫃, 難得一刻鐘空閒, 除整點新聞氣象外, 不著任何電視育樂節目. 晚輩想請看護陪伴, 健朗的大嫂, 卻無法忍受與陌生人共處的不自在? 讓我困擾,  除了每週一日, 陪她說話散步外, 百思不得周密解方.    

 

星雲, 淨空, 證嚴三位法師也都與大嫂同庚, 每日仍行程滿滿, 似乎

不在乎年老與生死的分界? 他們為人群服務的心, 勝過一切孤寂空無, 是值得敬佩的長者群像. 大嫂也都熟知三位的濟世行止, 可是仍牽罫自身的無明迷障? 大嫂說每每外出, 都要在離開七年的大哥香案前擲錢定奪, 還說每次都很靈驗, 彷彿一直都在身邊眷顧著她, 讓人很安心. 可是無法理解, 為何回家後, 就會感到無邊孤寂? 不是說大哥都在身邊嗎? 那麼, 每天陪著大嫂唸經的許多同修, 都說與佛祖同在, 是否獨處時也會有六神無主, 不知如何安住身心的困窘呢? 如果一直都是誠真的面對自己, 是不是就有力量, 獨力解開遍虛空的孤寂假面, 獲得隨心所喜泰然自處的舒緩呢?

 

(5/3) 日星雲佛法滿人間一筆字講的就是心經的 [觀自在]. 言簡意賅的直指觀看自心在不在家? 哈哈! 多麼妙啊! 無論自處處人, 無論何時地, 人事時地物均不分好惡, 都能自心安住, 自由不拘, 那就是觀世音菩薩法門 , 下週一將與大嫂分享.

 

九十歲的岳母和兒孫住同壹棟大樓, 三餐一家人都在大圓桌進餐, 確實是功德圓融三代同堂的幸福家庭. 老人家是楊家的長女, 十一個弟妹的榜樣. 自幼勤奮質樸, 與身為么兒的岳父, 是最為契合的恩典夫妻. 岳父離開我們五年了, 由於子女們更為貼心地孝敬母親, 她老人家也一直單純地護住自身的健康, 起居, 飲食, 運動, 交遊都有節度, 成為家庭的精神導引, 一人康泰, 閤家幸福自在.

 

九十九歲的小舅和九十七歲, 略為失智的舅媽, 照國人的規矩, 要尊為百歲人瑞了. 小舅除了牙齒只剩下兩顆外, 戴上義齒, 飲食都還有滋味, 身體各項指數也都達標, 一輩子都是務農的生活, 頭腦特別清析, 多年前與哥哥們 (舅舅的甥兒) 旅行採藥的情節, 都記憶如昨. 兩年前我們談起外公彭阿早公的生平, 寫下了一段小舅看完都很欣慰的紀事. 去年我一直想把小舅與陞哥同遊南投水里大山的片段給記錄下來, 可惜準備好了苗栗, 台中, 南投的觀光地圖, 卻遲遲未能執行. 或許入夏前, 有機會把這段夢給圓了.  

 

(3/7) (: 算起來已經一個半月沒寫信問候大家了, 哈哈! ) 觀賞 HBO播出的第九十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中, 回顧二戰話題撼動人心的經典影片, 一直不曾中斷過. 主持人引用影評人的話說, 七十年平安富裕的好日子,  似乎讓社會逐漸遺失: 自由, 公義 , 堅忍, 奮鬥, 為人群福祉奉獻的美德. 值得觀賞影片的普羅大眾, 相互提醒, 短視, 私利的暗流, 會導致世界的燬壞, 讓人心憂.  不久又在 HBO 收看 [鬼才導演史匹伯的回顧] 以及 [英倫情人 The English Patient], 做為二戰嬰兒潮的世代, 對於日漸消失在台灣的崇祖敬天傳統, 公義, 濟世胸懷, 感到疑惑?  

 

三月的最後一天, 在哈佛大學服務的楊梅初中同學張鳳與紹光夫婦返鄉, 下午張鳳女士的 [哈佛問學30] 在行天宮站的國家圖書館, 舉辦新書發表. 聆聽一午後的中國近代史, 人物鮮明, 紀事尤為親切深微, 讓我感動. 決定戴上三個月的老花兼散光鏡, 要細讀才女的精闢著作. 四月七日淑雅夫婦在新店溪畔為紹光餞行, 紹光轉致張鳳返回波士頓前, 饋我的親筆簽名近作. 緣於公視 [他們在島嶼寫作], 我正在讀洛夫的三本遺著, 其中 [漂木] 想送給才女, 紹光猶豫著牽手囑托的行李已過重, 而且家裡很可能已經收藏有洛夫的著作, 不肯收下.

 

不禁感嘆天下事多的是因緣巧合, 多年前在台大醫學院國際會議廳四樓參加產業研討會, 途經三樓藝文研討會在贈書, 取回一絡塞滿書包. 其中一本就是2006.11詩學季刊. 擱在書櫥多時, 這番取來再讀, 正巧就是1970年代顏元叔挑起以洛夫作品評述為引子的台灣新詩論戰. 我決定未來數月裡, 把才買回來就幾乎放棄的 [石室之死亡] 再細讀, 不只因為1972那年我在金門太武山空軍防砲部隊 [清修] , 每每爬下半山腰擎天廳隧道看電影的機緣. 苦也, 哈哈!

    

去歲以降, 國際政經關係, 或因兩三位情緒不穩定的人民公僕的頭頭們, 給全球帶來不確定的變數, 讓人心憂. 意外的是, 四月底朝鮮半島上柳暗花明式的南北談金文會, 讓攏罩太平洋上空的核武陰霾, 似乎一掃而空? 難免回顧台灣海峽兩岸百餘年來的滄桑, 帶給神州百姓至今尚未彌合的傷裂. 有時會無知地想著: [如果孫先生能多活十年二十年, 或是活過毛蔣的壽年, 那麼華人的世界會變得怎樣呢?]

 

四月下旬在緯來日本台一連看三部連續劇, 都是以至今仍積重難返的東瀛政黨政治為故事主軸. 其中木村拓哉2008年主演的 [改變 CHANGE] 讓我感動至深, 劇中朝倉總理長達二十多分鐘的辭職並解散眾院電視演說, 我看了四次. 民主是每一個選民的權利與責任, 公民選舉簡單的運作原理, 在小學教科書裡已解說詳盡, 然而卻是出了社會之後的成人, 仍必須時時溫習的功課. 否則層次過多, 程序過長的政黨代議運作, 會讓一般公民逐漸看不清楚議題的實質, 埋下長期政治冷感的病肇.  

 

其實國家的重大議題如: 教育, 醫療, 環保等, 並非繁雜到無法處理.幾千前年的禮運大同篇已交代完善, 只要每一位公民都能時時以公益為本, 按步就班的確實面對問題, 研析推動解決方案, 大同世界並非只在雲端.  

 

花兩個月才寫一封的 [極短篇], 其時也有趣. 瞭解到哥兒姊妹的溝通管道已經讓 Line 獨佔, 連臉書都少人用, 伊媚兒更是久居冷宮多年.

然而大家每天花更多幾倍的時間去做溝通, 事實的效果, 好像划來划去的多半是陌生人的花花草草, 熟悉的親戚朋友卻日日冷淡? 那麼, 一封十張稿紙的長信, 和三幾十個字的臉書標題式布告, 又何必去認真評估長短得失呢?

 

敬頌  盡情享受  健康快樂的五月天空

嗣洋上 5/4/107 子時

Ps:

1.     巧遇五四, 可誰還會上心呢?

2.     昨天在臉書潑出老街溪的毒魚事件, 引來些許漣漪, 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