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17日 星期三

2015-32 孫兒子銘六歲, 志宏四歲, 芳硯三歲了



 

哥兒姊妹吉祥:

有人說: [每一個小孩的心靈都是獨立的個體, 最好依照他們自己的條件去培育長成. 父母長輩以輕鬆樂觀的心態去關懷就好, 千萬別要依照自己的想法, 勉強去形塑兒孫的未來好嗎? ]

我的三個孫兒, 較大的兩個是女兒女婿家的子銘三月生六歲, 志宏十月生四歲. 兒子媳婦家的芳硯上個禮拜的六月十日剛滿三歲. 他們出生後, 我都為每人寫了首歌, 表達家人慶生的快樂與祝福, 並請外甥女小媛中鈺夫婦的女兒品妍, htc手機錄下我用生澀二胡演奏的情景, 上傳到 Youtube 與親友分享.

 

幾年來除了幾乎每天都會透過 Skype問候談天外, 每年也都有一兩次透過旅行, 相互探訪, 共同生活一兩個月的機會. 我深深體會到, 三個小孩的個性, 真的是各自不相同.

 

舊金山女兒女婿家的兩兄弟, 老大善體人意, 大眼聰明, 沉穩中卻又按奈不住好動的天性, 語言運用傑出, 好奇善問, 不時有驚人話語讓家人親友激賞. 兩年多前, 詹家的外公太仙逝, 隨母親返鄉奔喪, 已經讓家人見識到子銘的靈巧, 去年葉家外婆太辭世, 兩兄弟隨爸媽回台北奔喪, 更讓家人驚艷於, 小腦袋裡為何裝得許多, 大人也不知道了秘密知識啊? 自從意識到弟弟分享了大半父母的關愛之後, 偶爾也會設計一兩個小陰謀, 讓憨直的弟弟中計, 然後兩個人一起遭到爸媽罰站.
 
弟弟是個大咧咧的性格, 行動衝動毫不加思考, 但是觀察學習的能力特別強. 總是睜大眼睛看清楚狀況後, 義無反顧的往前衝起來. 即使是中了哥哥的小詭計, 也絲毫不在乎, 他好像也知道, 只要自己先哭, 父母親總是採取連座處罰的, 哥哥也跑不掉. 兩人還常常趁罰站時, 互扮鬼臉, 相視而笑, 讓爸媽覺得 [毫無悔意] 而加重處罰, 然後覺得委曲, 暗自哭泣, 久久才止, 想起來都覺得非常好笑.

 

兩兄弟體格也長得不一樣, 哥哥較纖細, 精實, 各種運動都喜歡, 已經學過游泳, 空手道, 足球等. 由於住在老廣的社區, 從幼兒班學會幾句廣東話, 非常得意. 最近學會西洋棋, 春節後我帶來象棋, 現在已經與爸爸一齊學下象棋, 雖然將士象車馬包, 一個字也不識得, 哈哈! 當年我們不也都是尚未上學, 就硬背起來的?

 

弟弟志宏一出生就長得比一般嬰兒健壯, 個頭大, 我們原都認為很快弟弟就不能再揀哥哥的衣服穿了, i3j/6jo4jp -6  可是一年多來弟弟呼吸器官較弱, 一直感冒不停, 好像沒有頭兩年長得快了? 可是哥哥學足球與游泳, 弟弟也開始參加, 家裡剛買了有泳池的房子後, 爸爸已經商請好教練, 一定要讓兩兄弟都學會自己游泳, 才能讓大人安心的搬進新家, 歡喜地居家過生活喔!

 

另外在人際關係上, 哥哥比較謹慎, 內向, 在幼兒園裡一直都很小心, 弟弟就我行我素, 很容易就交上朋友, 拉丁語也學會幾句, 只是上課不夠專心, 常常讓老師感到小小的傷腦筋, 請媽媽配合配合, 哈哈!   

這回我去加州, 他們的阿嬤買了一整個行李箱的 [學前練習簿], 中文, 算數, 英文習字, 遊戲迷宮等, 我看三個小傢伙, 暑假有得忙啦!

 

兒子媳婦家剛滿三足歲的芳硯是在洛郡 Pomona 醫院出生的, 住在南加州海天一色的聖地亞哥城半山腰方桌村, 五百戶人家, 管理良善的四十年老社區裡, 藍天綠地, 泳池, 林蔭, 溫水Spa, 安全, 寧靜, 舒適, 唯一的不足, 就是鄰居裡缺乏年齡相近的玩伴, 顯得有些落寞.

 

今年春節前, 兒子與媳婦帶著孫兒從聖城返鄉過年, 二月十五日星期日晚間抵達中正機場的班機, 午夜時分回到中壢住處, 打理好就寢, 已經是次日凌晨兩點. 孫兒急性子的阿嬤一早行程就排滿: 先是回故鄉陽光山林神明間, 向袁家歷代祖先上香請安並拍照, 接著轉赴八十七歲的岳母, 孫兒的阿太家拜早年問候.

 

豐盛的客家雞酒大餐後返回中壢, 年輕的爸媽已經累到睜不開眼睛, 但是芳硯卻精神飽滿? 於是就由我這位平日裡很少現身的阿公, 帶他去社區的兒童公園消磨體力與時間, 讓時差厲害的兒子媳婦午睡補眠.

 

沒想到社區六和兒童公園裡的蹺蹺板, 鞦韆, 四人旋轉輪, 小型爬山網繩滑梯, 三層高架溜滑梯, 樣樣都新奇, 種種都要嘗試上幾回才甘心, 最後芳硯是獨鍾於具有危險性的三層高架溜滑梯, 幾個年紀大三四歲的哥哥姊姊帶領下, 爬過架空的鋼圈蛇籠, 上到兩層樓, 可以溜下來; 但滑上兩回後, 看到年長的都爬上三層高的瞭望台後, 才從密閉S型紅色塑鋼滑道衝下, 相當刺激, 他也跟著上去擠熱鬧學硬漢. 原以為他爬不上必須靠手腳並用才上得去的高架瞭望台, 又以為上去也不敢從黑乎乎的洞口往下衝? 

 

可是沒摔過的, 根本不知道鼻青臉腫是何物? 好像也不明白, 從三層高架摔下來, 可是會流血受傷的? 只見他緊跟著哥哥姐姐們互動, 頻頻發出怪異的驚叫聲克服內心的恐懼? 很快就學會了與其他小朋友相處之道. 反而讓我驚出一身冷汗之後, 悟出些許育養小娃兒的道理來, 哈哈!

 

直到返鄉後的第二天夜裡十點, 小娃兒才精疲力竭的進入夢鄉 (直到第三天早上十點才醒來), 午後補足睡眠的年輕爸媽, 正好樂得放下重擔, 喘口氣, 急忙趕往一刻鐘腳程外的中壢夜市去大快朵頤, 一解鄉愁. 我與妻邊看小聲的電視, 邊分神去聽, 享受著, 門半掩, 小房間裡傳來, 小雷公般的均勻酣睡聲.

 

二月十七日除夕的前一天, 兒子與媳婦要上台北101參加夥伴公司的年終餐敘. 帶孫兒的挑戰, 就落到我這無敵阿公的身上. 上午的節目是先到社區裡的遊戲室, 遊戲間裡只有他一人獨自玩溜滑梯, 攀岩.  雖然也頗能勉強地自得其樂, 十次二十次地, 一再重複的滑著, 我都數到四十一次了, 絲毫不會累? 卻不經意地, 突然給二樓傳來, 住戶的沖水聲嚇呆了?

 

我猜想平日裡, 玩到夜深都不想睡時, 媽媽都會用 [外頭有黑摸摸] 來嚇唬他? 所以此刻才容易進入自己的異想世界, 超怕鬼怪?

 

他楞在一米直徑的溜滑梯頂頭, 遲遲不肯鑽進去溜, 怯怯地問:

[那是甚麼聲音? 那是甚麼聲音? … ! ! !]

當我冷靜地告訴孫兒, 樓上住的鄰居, 正在準備午餐, 那是洗水槽排水的聲音啦! 不是老鼠甚麼的二樓又傳下來移動家具桌椅的聲響與腳步聲? 儘管我又平靜地安撫他, 可是在最後一次, 勉強鑽進滑梯後, 就再也不肯待在遊戲室裡了. 儘管屋外有幾絲細雨, 祖孫倆還是再次來到了兒童公園的三層高架溜滑梯場, 讓小小的心靈, 再次充滿著因為挑戰刺激, 而喚回來的信心與快樂.

十七日下午, 祖孫兩人本想去新街溪尋奇的, 因為溪裡手掌大的吳郭魚擠滿河床, 雖然有些臭水溝的味道, 但是我相信是值得一看的. 可是當走過昔日漁市場那一站時, 我突然心血來潮, 搭國光號上台北吧? 於是抱起孫兒就跳上車了. 四五十分鐘的車程, 小娃兒開始非常興奮地, 斜倚在車窗上看風景, 與高速路上的車河, 沒多久就睡著了, 一直到台北西站才醒來.

 

睡眼迷濛中, 我抱著他來到台北地下商店街, 這也是完全新鮮的景色, 然而對小娃兒來說, 哪有 [地下街] 的概念? 與一般商店沒差別啦! 讓我稍感訝異得的是, 為他選在地下街, 一隻人形高的大兔前拍照時, 並無興奮的樣子, 只是勉強地露出微笑, 反而顯出濃厚的疏離感? 也許是爸爸媽媽沒有一起來吧?

 

我們轉進台北捷運站, 反而引起孫兒極大的興趣, 在遊樂區才能搭到的火車, 一直都是三個孫兒, 最喜歡的運輸工具. 跳上東門線, 看著車廂蛇一般地彎曲前進, 十幾分鐘就來到我家大嫂, 孫兒的大伯婆家, 小玲二伯母也放假在家, 只是小堂弟留在關西外婆家, 未能打上招呼. 她們都幾乎嚇一跳, 兩位平日恁想也連不起來的祖孫倆, 怎麼突然間就現身在家裡了呢? 三天來我並未電話預先稟告大嫂, 崇耀夫婦帶孩子回家過年.

 

四個人正在東門家裡熱切互動時, 我才想起該電話告知中壢家裡的阿嬤, 說已經到台北東門大伯婆家來玩了. 日英在電話中提醒, 擔心孫兒根本沒穿外套就出門, 也沒帶牛奶與水瓶, 晚上天涼肚飢可不好玩喔! 於是四點半不到, 就又告辭伯婆家, 鑽進信義路地鐵, 轉車回中壢. 祖孫倆完成一項 [壯舉] 相當的滿足喔!

 

這趟本不在計畫中的台北郊遊, 讓我認識到小孫兒奇妙的淡定, 在路上一定要自己走路, 過馬路才肯讓我牽手或抱起來過街. 甚麼地方都可以去, 即使不喜歡的地方, 也只是露出興味索然的樣子, 並不會使性子無理哭鬧, 這種個性很討人喜歡.

 

芳硯返鄉三日, 我試著記下幾則童言童語如下:

[媽媽呢? 媽媽呢? 我要媽媽….]

這是孫兒愛睏前的前奏曲, 或許是缺乏安全感? 明明睏極了, 卻不肯接受媽媽以外的人, 抱進懷裡入睡? 如果媽媽沒有即時現身, 他就寧願無神地瞪著卡通片, 一直讓眼皮子相互打架, 又左傾右斜地不斷搖船, 直到全身體力耗盡, 斜倒在疊高的沙發椅墊上, 又過了十分鐘, 等到完全熟睡之後, 才能讓我輕輕地抱到床上去睡.

 

[你走開! 你走開!...]

這是孫兒感受到委屈時, 最強烈的反應. 不想吃飯, 卻強迫他吃; 想要玩某玩具, 卻給強迫拒絕; 想要繼續看卡通, 卻給強迫中斷

[你不可以過來, 你不可以過來!...]

這是小娃兒明知理虧, 即將受罰前的 [絕望] 呼喊! 邊喊, 邊躲

[這是甚麼? 這是甚麼? … ! ! !]

孫兒對甚麼都好奇, 但有時候, 子己知道的, 也會考考大人, 是否知曉? 哈哈! 人小鬼大喔!

[不要! 不要! 不要!..]

跳腳般決裂的否定與厭惡, 這是孫兒表達最高分努的口吻.

 

幾天下來, 無法專注進食的 [習慣], 讓我很傷腦筋. 薯條一定要沾 Kejep 才肯入口, 漢堡吃不到三分之一就說飽了, 我一直擔心會有營養不足的晚餐. 睡前找媽媽, 不是每回都能用卡通片乎巄的, 有時就爆發狂亂的無奈, 讓我不忍嚇阻, 雖然久久之後, 仍獨自垂淚的孤傲, 十分讓我心疼, 只好生年輕爸媽想偷閒的無奈氣, 怎麼捨得不早些趕回家, 陪兒子睡覺呢? 外頭哪有甚麼好玩的啊?

 

這回在加州兩個多月, 卻因為左腳扭傷, 雖然機票已訂妥, 仍無法飛去舊金山與兩個孫兒共處, 雖然他們全家也開車過來聖地亞哥玩了一個周末, 到底與朝夕相處幾個禮拜不同, 未能記下互動的點滴.

做阿公的心願是:

[可愛動人的小孩啊, 怎樣才能讓你順順利利的成長呢?]

 

敬頌  健康快樂

嗣洋上  6/17/104 19:42 中壢書窗